生态环境与中国少数民族建筑

2009-10-27 21:38:13 作者:56china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5%。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却分布广泛,在全国总面积60%以上的地区都有分布。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五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等省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物质资源、科学技术都对建筑有所影响,从而形成了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吐峪沟村庄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吐峪沟村庄

一、生态环境与中国少数民族建筑材料

  各地的少数民族受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建造着自己的家园。

  东北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被称为“林木中的百姓”或“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充分利用森林中的资源,用桦木或柳木搭成窝棚,即“斜仁柱”或“撮罗子”,夏天用桦树皮覆盖,冬天则覆盖狍皮,住起来冬暖夏凉。

  草原上的生活的各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易于拆迁转移的毡账成为他们最方便的依据。这种圆形或圆锥形的毡房,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面盖有毛毡,用绳索勒住。顶的中央是圆形天窗。这种房子冬天可以防止大风和寒冷的袭击,夏季则可减少阳光的照射。也有的地方,冬季住在木房或土砖房中。如哈萨克族牧民春、夏、秋三季住毡房,冬季则住木屋。他们利用伊犁河流域丰富的林木资源,用圆木垒成墙,墙外覆土抹泥,室内挂毡毯,以避风雪、保暖。

  南方气候温热,雨量充沛,竹木繁盛。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就形成了以竹木为主、砖瓦石为辅的格局。

  布依族《殡凡经》中有个传说:“从前人们没有住所,后来用竹作柱子发明了房屋。”(3)而南方民族“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衙署上房,亦竹屋”(4)的说法则不仅是历史记录,也是真实的存在。

  在高温温热地区,要求房屋通风良好。用竹子编成的墙壁或地板,有很多缝隙,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而云南傣族利用竹子两面

—————————
(3)周国茂:《论布依族稻作文化》。

(4)【清】沈日霖:《粤西琐记》。

色泽的不同,编织成几何纹的竹席墙,既有装饰功能,也有功能。除竹子外,木板、树皮、树叶、茅草或稻草也被用作为建筑材料。

  在木材资源丰富的地区,木材就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如贵州、广西、湖南交界地区,盛产杉木,这些地方“木楼”随处可见。羌族生活的地方多高山,所以他们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石片和黄泥土。

  西北地区建筑材料的使用也受到地域的影响和限制,人们往往就地取材,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石头、黄土、麦草、树木等。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牧区放牧着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体大毛长。牧民就用牦牛毛编织的毛毡覆盖居住的毡房。而山区藏族因为居住地林木稀少、石材丰富,所以建筑多以石材为主,用石块砌成的依山势而高低错落的碉房,成为高原一道独特的景观。

 

吐鲁番民居

 

典型的吐鲁番民居。一层居住、二层是葡萄干晾房

  瓦的使用与汉文化影响有关。如西双版纳“贵州则盖瓦盖,人民不准覆瓦,阶级极严。瓦形扁平,不似内地之作,鞍形,长七八寸,宽二三寸,厚二三公分,一端有钩,以竹木作椽,瓦覆钩挂于上。”(5)

二、生态环境与中国少数民族建筑类型

  人们为了适应所生活地区的生态环境,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建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心甘情愿,受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和民族特征。如新疆气候干热少雨,昼夜温差大,那时房屋多开窗小,空气对流少。岭南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土地湿润,植被丰富。为了有效避免瘴气和毒蛇猛兽的袭击,人们经过不断探索,发明了离地的干栏式建筑。这种房屋不仅通风、干燥,而是可以免除瘴气、地面湿气和烈日的照晒,也可防止毒蛇猛兽的侵害。
  晋《博物志》所载的“南越巢居,北朔穴居”,大致可以概括中

—————————
(5)转引自杨美、征鹏:《西双版纳风物志》。1寸≈3.33厘米。

国中国南、北民居的特点。

  大自然中的各种洞穴,为早期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初的家。考古遗址发扬表明北方民族的住所经历了由块石垒砌矮墙的觉察到浅穴,并由浅穴向地面建筑过渡的过程。东北地区生活的古代肃慎、挹楼、勿吉――靺鞨、夫余、女真等人的住所,都有地穴、半地穴式建筑。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开始出现,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如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民族,充分利用这时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避立不易倒塌的特点,挖洞穴居住。到原始社会晚期,在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地区普遍的居住方式。而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窑洞式住宅,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也广泛出现。

  随着人类建筑经验的不断累积和技术的提高,穴居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完全被地面建筑所取代。而现在仍在黄土高原上存在的窑洞,说明它对环境的极端适应。

  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主要以穹庐式毡帐为居住之所。阴山岩画中的《穹庐图》,与今日蒙古族所居的蒙古包类似。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发现的辽墓中的石棺上绘有三座毡包,毡包为半圆形顶,南向开设半圆券顶状小门,白色居中间,两侧为黑色,用皮绳拴缚,颇类今天草原牧民的穹庐式毡包。这种土屋保留了蒙古包的外形,为土木结构。而完全定居从事农业生产的蒙古族,则采用了汉式房屋的样式。

  在树上构筑房屋谓之“巢居”,这大概是全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之一。《庄子?盗跖篇》说:“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干栏式建筑是全人类早期“巢居”的进步与发展,在中国南方广阔的地域内延续了数千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至今仍为傣族、侗族、水族、壮族、布依族、佤族、景颇族、德昂族等民族所采用。

  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约前5000-前3300)的住房特点。考古挖掘显示,这时盛行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在遗址各文化层,都发现了与这种建筑遗迹有关的圆桩、方桩、板桩、梁、柱、木板等木构件,共达数千件,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标志着当时木作技术的突出成就。

  云南晋宁石寨山发扬的青铜贮贝器上有干栏式建筑的模型。这是一座长方形楼房,高17.5厘米,四面无壁,以两圆柱撑之,前端置二梯,可以上下。屋顶的表面加铺长木条,竖行密排于两面坡上,木条顶端高出屋脊交叉成燕尾形。整个建筑下面架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约有半人的高度。

  在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汉代(前206-公元220)随葬器皿中也多有干栏式建筑样式。如在广州出土的汉代陶屋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陶屋底部有四或六根高出地面的底架。圆形陶屋的屋顶为穹庐式,类似贮藏粮食的谷围。长方形陶屋的屋顶为悬山式。四川、贵州等地发掘的陶屋模型,除保留桩上建筑的特征外,屋顶为悬山式,表明汉式建筑对于干栏式建筑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界建筑文化的影响,干栏式建筑如今有了不同的发展,出现了傣族竹楼、壮族麻栏、苗族吊脚楼及侗族宽廊型干栏等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干栏式民居。他们利用复杂多变的地形扩大空间,在干栏式民居中设宽敞的前廊,扩大了户外空间;楼层增建阁楼、望楼、抱厦,利用悬挑争取空间。这些方法不仅扩大了房屋使用面积,而且丰富了建筑造型。

  云贵高原地形错综复杂,西北高,向东南逐渐降低。从海拔2000多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到温热多雨终年如夏的河谷平坝,这样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使这一地区民居建筑类型丰富多彩。从原始“穴居”、“巢居”、简陋的杈杈房,到父系大家族共居共耕共食的“大房子”(或称“长屋”),从傣家竹楼到以木雕、泥塑、彩绘装饰的白族民居,不同层次的民居建筑,无不打上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烙印。

上一篇: 生态环境与中国少数民族建筑

下一篇: 各民族建筑艺术的交融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