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北京话:烟花 洋火儿 桂花糖 当家的

2009-12-31 21:22:03 作者:56china 来源:北京电视台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主持人】您还记得2006年春节晚会里的那句经典吗?“那是相当的好。”小品里是用东北话说的,我不太会学;另外还记得电影《手机》里面那句流行语吗?“做人要厚道”,这是用四川话说的;现在新生代说“我”,不念“我”,要念“偶”,这是网络语言;那些小资白领或者中产到商场买东西不说“逛逛商场”,说“烧饼”,这来自英语里的“SHOPPING”,可是,咱北京人原来那些生动的词汇,却不知不觉中没了!

  【解说】烟花、洋火儿、桂花糖,当家的、窝脖儿、剃头挑子,这些北京的方言,现在几乎很少有年轻人再说了,而如果回忆,也只能在老舍的《骆驼祥子》里见到吧。

  【电影《骆祥祥子》】今一天我就看见三倒卧,这三里头,有一个穿马褂的没有啊?我打两点到这会儿,水米没打牙。我从前门到平子门,我拉三来回,这个天儿,把屁眼儿都冻裂了。

  【京城叫卖大王 臧鸿】北京人的说话,哟,今儿这儿天儿,你瞧,今儿这儿天儿,他不说今天,你看今儿这儿天儿,反正真够凉的,哦,对了,明儿可能就好点儿了。

  【电影《骆祥祥子》】照您这样攒钱,猴年马月才能买上车。

  【解说】明天不说明天,咱明儿见啊。明儿。有电影明星,没听说有电影明儿星的。说到北京话最大的特点,就不能不先说儿话音。

  【马季】冰棍儿,过去叫冰棍儿,现在人们当然叫雪糕了,名词上变了。上海叫冰棒了。这冰棍儿就不能用冰棍说,你没这儿话音你就不行啊。侯先生在舞台上都说这个。冰棍儿一听就凉凉快快儿的,小蹦儿溜丢儿的,甜蹦儿滋滋儿的,你来根冰棍,听着就害怕。

  【刘有年】机灵鬼儿,透亮杯儿,小精儿逗子,不吃亏儿。你看,机灵鬼儿,鬼,不用这儿话音就不好听了。机灵鬼、透亮杯、小精逗子,不吃亏。它就不好听,(生硬啊)它生硬。

  【廉春明】小不点儿,我们家老小儿,是吧,它就是加儿字。加儿字,显得特别亲切。

  【解说】现在的北京话是女真满洲人,向汉族满洲人学说汉语时用的口音。由于满族后来成为统治者,所以离得近的地区的权贵,都放弃自己的当地口音,说这种新的清朝官话,否则难免官途不顺,生意难做,久而久之,也就变成在北方应用广泛的普通话了。

  【解说】章学楷,满族正红旗,北京人,退休干部,幼年曾向弦师德润田先生学习岔曲,1942年拜赵俊亭先生为师入朝阳庵票房学习岔曲、快书等。

  【章学楷】我小时候啊,那时候呢,比如管父母吧,就跟现在不一样。一般管妈叫奶奶,那要是管奶奶呢,就叫太太,伯父是吧,就是叫大爷,伯母呢,大妈呢,叫大大。

  【解说】在章老的记忆里,因为满族人和汉人常时间的混杂居住在一起,语言基本上没什么大的区别了,而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北京人的客气。

  【电影《骆祥祥子》】四爷,哦,祥子,您还硬朗,我还成。

  【章学楷】那时候呢,北京人口语呢,也是一个尊称一个意思吧,彼此说话都是您您的,非常客气。

  【京城叫卖大王 臧鸿】跟人家说话,不能你、我、他、三。你,我,他,连你,三。这都不礼貌。还没有说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的,得说请一位,请两位,请三位,请各位,没有说请几个人的。这都不礼貌。所以说北京话里边,你虽然说土话吧,它有一定的礼貌存在的内涵。

  【解说】而我们现在说的所谓的北京话里,已经丢失了很多的北京土话。

  【祝肇隆】(北京话的融合)第一次辽金进紫禁城,第二次呢元大都进京,第三次呢满人进京,第四次咱们说朱棣皇帝进京,第五次解放干部进京,第六次是改革开放以后。

  【解说】祝肇隆,北京生北京长,自幼说着地道儿的北京土话。用他自己的话说,目前混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他觉得北京土话的变迁,都是随着每次大的社会变革进一步融合的。

  【祝肇隆】盛世就带来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的改观,精神面貌的改观它一定是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话说多了,没吃和喝的时候,关了灯,上床睡觉吧,说什么说?说满脑门子官司。不说了。心情愉悦的时候,喝两口小酒吧,喝杯茶吧,他就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古今中外一侃,这语言就开始交流,就彼此丰富了。

  【电影《我这一辈子》】我就这样挑上个巡警,上过操,受过训,我派在大石桥站岗,离我家不远。(另一个)没到啊,您到哪儿去,不是大石桥吗?不是大石桥,我是大六条。你不拉到我不给钱,哎,好了好了好了,都少说一句吧。兄弟,你多拉两步吧。大六条拐弯儿就到了,对不对?先生,回头您都给他斗两大枚,他也是苦人。这话对不对您呢?

  【刘有年】派出所,过去不叫派出所,大的来说,叫警格子,为什么呢?他因为他那个,派出所也好,巡警格子也好,那房子都是简易房,都是木板搭的。

  【主持人】北京人会用"宰人"来形容价格高得离谱的商品,仿佛卖货的就是个刽子手。当说一个人无知,办事没有把握的时候,北京人还会说他"不着调",这仿佛是在说,一个人连自己说话的调子都找不准,您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没辙"和"抓瞎"也是北京人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他的意思是说,事情很难办,没办法解决。仔细琢磨一下这两个词,你就能体会出这两词用得是多么的巧妙与贴切。您想想,"没辙"您怎么能驾驶着没有轮子的车行驶,"抓瞎"谁能瞎着眼睛抓住东西呢?

  【解说】细品北京话,第二个特点在于形象、悠然自得,天大的事儿也能够把它说得有一搭无一搭的,不经意中,透着一种懒散,但是那种智慧却又似乎无处不在。当傍晚来临,天刚刚黑下来的时候,远望天空似乎还有一丝亮光,随着悦耳的哨声,家鸽飞回了自己的窝棚,原本喧嚣的城市也即将迎来它安静的夜晚。面对如此的景色你会怎样表达呢?其实在北京人眼里,这就是天刚"擦黑儿"时的样子。

  【廉春明】说这人长的啊,这人长的,哎哟这人长的,你不知道,原来挺漂亮的,现在抽抽儿了。这抽抽儿特别形象,别人人家不懂咱们自己说,还得比划着,抽抽儿了。说那头发,都曲曲儿了。

  【路人】颠儿了,就是跑了的意思;抓了,就是办瞎了这事儿,就是抓了,抓瞎了就是;说鸡蛋不叫鸡蛋说我买鸡仔儿。

  【路人】比如说把院子吧,叫当院,当院就是现在等于就是院子里头;麻利儿的,麻利儿就是赶紧的意思,赶紧地办什么什么事儿去。

  【路人】这棒尖儿,现在都说叫棒尖儿棒尖儿,其实这棒尖儿这句话,咱们老北京早就有,早就有这个棒尖儿,就说的谁跟谁好棒尖儿,不见得说是男女同志的棒尖儿,棒尖儿俩男的也可以叫棒尖儿,就互相帮助,互相协助,互相,这么一个棒尖儿,现在给体会说成棒尖儿就是男女之间的棒尖儿。在过去老北京就是,这是我棒尖儿,棒尖儿就是互相帮助一些事情。

  【主持人】时过境迁,很多北京的老话、俗语,其实也已经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倒窖,就是翻扯旧事、回忆往事;甩片儿汤话,就是甩闲话;嘿(her)喽儿着,就是让小孩骑在自己的脖子上。当你做了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情,把事情弄得难以收拾的时候,北京人往往会感慨地说:“砸锅了吧”。锅对一个家庭里用来吃饭的物件,如今锅都砸了,也就意味着没饭吃了,这也就足见“砸锅”这件事情的糟糕。

  【徐德亮】北京土话的话,其实我觉得应该来分两个内容来说,一个内容就是他的音调,一个内容是词汇。就是我们现在提北京土话呢,好像大多数提的词汇。就是比方说取灯儿,老爷儿,取灯就是火柴,老爷儿就是太阳,什么卖单儿就是溜达。说的都是这种东西,把他给啃了,你们把它给打扫了,写出来你把它给打扫了,把剩菜给打扫了,实际上说是打扫。这是词汇的问题。

  【解说】徐德亮,北京德云社元老级人物,和那位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是师兄弟儿。这位有着北京大学中文专业背景的年轻人,对于保护北京土话有着自己的见解。

  【徐德亮】(北京话)他其实并不成体系,要保留要保存无从保存,你如果说我多录点儿象,把这些个东西保存,那不用咱们现在录象,很多80年代电影,尤其京味儿电影,已经保留了大批的东西。包括那天我看那个,从新看那个《二子开店》哥儿们你会下棋吗你?你臭棋漏子。就这种感觉已经很多了。但是我们现在人如果不这么说的话,你拍下再多东西是没用的。

  【电影《二子开店》】将!踹炮!哎,我说胖哥,这棋不能那么走,你听我的,这棋不能那么走。你怎么那么烦人啊。小赵,哪儿都有你的,走走走开会了啊,你个臭棋漏子,你会下棋吗?

  【徐德亮】词是点,线是什么呢,是语调,是腔调。我失去这些腔调的话去说这些个点,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电影《二子开店》】咱哥们现在日子都不好过,家里家外受人挤兑。说的是啊,与其这么受人挤兑,咱还不如把店开起来,咱也自己挣自己吃啊。给。行,豁出去了。咱就这一锤子买卖了。哎,这不结了。我说二子,你来当这经理,我呢给你敲边鼓。我怎么能当经理。哎,这可是老马说的。好歹就你这么一个没长的,你就别玩假招子了。谁跟你假招子,我来就我来啊。这还差不多,哥们,怎么着,发话了。发什么话啊?现在怎么着啊?那还用问啊?赶快上办事处回话去吧,抢在那个姓张的前头啊。哎,对对对。哎呀,快点儿吧,撒丫子快跑吧。走了!

  【解说】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北京土话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被一些文雅时髦的话代替,而对于北京土话,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解说】老魏,北京海淀区六郎庄人,从退休到现在,一直从事收集北京土话的工作。

  【老魏】说这个语言有两种东西,一种是语言环境,说大家都说,还有一种是语境。

  【解说】这两年老魏不辞辛苦,走街串巷,足足搜集了近两万条老北京土话。而对于每一条收集来的土话,老魏也会细细琢磨一下为什么这么说。

  【老魏】呛食,就说这人爱吃东西不挑食。说过去养猪啊,就说这猪不呛食,叫呛食。就说给什么吃什么。说这孩子你看长的多胖啊,不呛食。

  【主持人】搜集土语的时间越长,老魏愈发的感觉到北京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的愿望就是能够将北京土语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刚刚离开我们的马季先生,对保留语言文化的遗产,还专门对我们的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把这段话播出来,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北京话该如何发展?】

  【马季】首都要面向全世界,所以他的语言应该非常规范的,应该按照国家规范的那种。

  【北京话该保留哪些?】

  【马季】把北京应该保留的,并且非常俏皮的,非常被人们喜欢用的那些个方言,给他保留下来。

  【北京话该如何保留?】

  【马季】把北京味儿留下,把北京人那个风格留下,把北京人的精神风貌留下。

  【主持人】过去,语言的保留只能靠自然的传承,而现在,其实太有条件了,先进的、成本很低的采集声音的办法多了去了,比如说简便灵巧的录音笔,比方说MP3。所以,像老魏这样的北京人真的很可贵。他给我们提了个醒儿,咱们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语言博物馆呢?我觉得应该。因为保留和研究北京方言,就是对民族遗产的珍存。否则,时间长了,也许我们就会忘记和丢掉好多有价值的东西。


 

上一篇: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 追寻贵州屯堡庙会的江南血脉(图)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
  • 游客

    央仁承認識字眼睛勺子女兒女子彈簧以前后悔悟出版稅卡通知己方才力學者。!,,,。。。。!!!???

    201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