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遗产动态

活化传承,让建始“丝弦锣鼓”大放异彩

2012-11-07 16:48:11 作者:严奉江 张鹤林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长梁子,她地处在下坝与白云山间盆地之间,静静流淌了千年的后河、前河环绕着龙洞湾,养育着这里10万多勤劳、善良、智慧的土家族、苗族村民。山歌唱了一年又一年,丝弦锣鼓弹拨了一载又一载。传承、弘扬、发展、厚积薄发,活化传承,让建始“丝弦锣鼓”这一古老艺术大放异彩。</p>

    建始“丝弦锣鼓”是流传于长梁、业州、茅田等土家族地区的以本地薅草锣鼓、巫山的击乐器、耍锣鼓为基础,不断吸收外来音乐营养,逐步形成比较系统和完整的鼓吹乐和丝竹乐。它一共有200多个曲牌(已整理122个曲牌),由锣鼓曲、吹打乐曲、唢呐曲和唢呐吹戏等四种类型组成。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p>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建始县长梁乡从事丝弦锣鼓的民族民间艺人们,为了资源地的人们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传承 ,通过口传心授,运用工尺谱和开牌子等形式,利用农闲、田间地头、屋场、红白喜事,采取“门内师&rdquo;、&ldquo;烤转转火”、&ldquo;搂渣梓&rdquo;、&ldquo;参师”、&ldquo;跟师”等传承方式,一位师傅带一班徒弟,一位师傅带一个锣鼓班子,徒弟与徒弟之间,锣鼓班子与锣鼓班子之间切磋交流竞技,代代相传。&ldquo;三年学生,五年出门,十年成师”,诞生了李世高、以李德福为首的“老三娃&rdquo;(李德福、熊祖伦、向四凤)、以汤维兴为首的“少三娃&rdquo;(汤维兴、李直春、朱芳之)、以尹明河为首的“锣鼓三尹”(尹明河、尹明海、尹明洲)、以肖茂荣为代表、以肖远游、冉启樑为代表等六代丝弦锣鼓传人,至今长梁乡及其周边乡镇从事丝弦锣鼓的队伍达到208支,从事丝弦锣鼓的民族民间艺人达到2000多人,常年演奏在3500场左右,活动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影响和受益人口38万多人,直接经济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成为一枝绽放在湖北民族地区的民间艺术奇葩。</p>

    丝弦锣鼓艺人在学习之前,首先要选定师傅,然后再写&ldquo;投师帖&rdquo;,举行简单的拜师仪式,行叩头拜师之礼,并置办酒席认师。一旦收为徒弟,跟师学习三年。学习锣鼓的人数按乐队编制,一般为7人以上。且所学者都住得不远,解放前以保、甲为范围,解放后以生产队、村、组为范围。所学徒弟随师傅外出打锣鼓,伙食由东家供给,师傅和徒弟按人头计算领取工钱,第一年徒弟的工钱全由师傅领走,第二年徒弟的工钱三分之二由师傅领走,第三年徒弟的工钱三分之一由师傅领走,这个分配原则一直沿用到20世纪末。如今,师傅授徒报酬都是自行约定了,一般以教每个牌子50-100元不等计酬。现在的民间传承还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传承方式主要以群体教学,有仿于过去私熟教学,邀一班人,请一个师傅,一届一届的教,教一届时间最短的为七天,最长的为一个月。一班锣鼓学会,大多在七至十届左右。学徒们一般都是相互切磋在学习和实践中成才,届与届的间隔时间是根据农村农活忙闲、接受能力强弱而定,接受能力强的一年可学两届以上。</p>

    丝弦锣鼓的民间活化传承是丝弦锣鼓从无到有,直至现在蓬勃发展的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也是丝弦锣鼓爱好者自发的、最佳的传承方式。</p>

    “烤转转火”式传承:这是丝弦锣鼓在民间流传至今最主要的传承方式。交了拜师贴的一伙人为了学习丝弦锣鼓,他们一般选择农闲或者晚上,集中在一起把师傅请进家门授艺,在一个学习周期里,大家轮流供养生活开支一天,今天在张三家,明天在李四家,师傅们则每天换一家授艺,俗称“烤转转火”。这种传承方式之所以是主要的传承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对于学徒们来讲,负担不是很重,承担一天的生活开支就可以学习一个周期。对于师傅们来讲也比较乐意,每天有一班徒弟们烟酒侍奉,有新鞋穿(土家族对最尊贵的客人有纳鞋的风俗习惯),有大碗肉吃,实实在在的座上宾,偶尔还有红包,何乐而不为。</p>

    “搂渣梓&rdquo;式传承:这是丝弦锣鼓流传至今一种比较重要的传承方式,就是一个丝弦锣鼓班子在拜师学艺的过程中,有一批热爱丝弦锣鼓且无私奉献的人来组织艺人教班授徒,并承担一切必须的开支费用,包括器具、生活等等。任何事情由一个人搂底,俗称&ldquo;搂渣梓&rdquo;。 这批热心人中有的家境富裕,就自己买来乐器,把艺人师傅请到家里来,邀请喜爱锣鼓的邻里乡亲来到家里跟师傅学艺。有的却家境贫寒,但他们喜爱丝弦锣鼓,虽然买不起器乐,但他们还是把师傅请进门,并号召喜爱锣鼓的邻里乡亲自带器乐来到家中,确实没有乐器的时候,就用筷子在桌子边、板凳边敲打曲牌。这些人对丝弦锣鼓如痴如醉,就是自家已经揭不开锅了,也要支撑着把学锣鼓的艺人们的生活安排好。像建始县长梁乡龙洞湾的冉从右,为了丝弦锣鼓的发展,他清贫一生,把自己的家当培训基地,到解放初期30多年的时间,在他家培训锣鼓7、8班;像下坝的贺孝全,如今已80多岁,自家的锣鼓器具都打烂几套,只要附近有师傅教班授徒,他家就又成了打住点和“搂渣梓&rdquo;的地方,管师傅徒弟们吃喝、住宿。这些人并不会打锣鼓,目的就是一个:就是热爱这件事,想把跟前搞热闹些。由于他们的“搂渣滓&rdquo;,丝弦锣鼓在当地得到迅猛发展。在丝弦锣鼓史上,凡有这样&ldquo;搂渣梓&rdquo;的人的地方,就有一班或多班好锣鼓师傅。</p>

    “门内师&rdquo;式传承。这种传承方式局限于大姓家族中,也就是家族式的传承,在一个大家族中,通过有威望的的人物,推举一个技艺高超的、有威望的族人做师傅,(本家族没有师傅的,会选拔一个特别聪明、有音乐天赋的族人外出学艺),在本家族中建立自己的丝弦锣鼓队伍,首先是在本家族内选拔有音乐天赋及爱好的一批人,购置上好的乐器,由师傅进行教班授徒,器具、经费由族人共同承担。学成之后,该丝弦锣鼓队主要在家族内婚、丧、嫁、娶、祭祀等重大庆典中进行活动。</p>

    “跟师”式传承。&ldquo;跟师”也就是随时跟在师傅身边学艺。所有的民间师傅都希望自己的技艺能有接班人,所以对跟师学艺的徒弟特别看重,每当遇到好的苗子,就把他留在身边,形成了关门弟子,有的还把其认作干儿子,像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对待。平时在家,师傅就手把手、一对一进行多种器乐的技法传授,有活动外出时,就带着关门弟子一同赶场子,偶尔还让徒弟顶替自己露两手,让其在锣鼓现场中进行感受、学艺。一般这样教出来的弟子大都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般般技艺,样样精通,称之为&ldquo;全褂子&rdquo;。在师傅开始教班授徒时,关门弟子充当了既是大师兄,又是师傅的角色,好多本领都是关门弟子进行传授,师傅在一边进行观摩。像建始县长梁乡陇里镇杨国林师傅就是民间艺术大师肖茂荣的干儿子,跟随肖茂荣多年,直至肖茂荣大师去世,现在已经成为丝弦锣鼓的一代名师。</p>

    “参师”式传承。这里的“参师”,一是指部分师傅根据徒弟的悟性和为人处世,传授了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技法(也有部分师傅保留了自己的绝学),有意地让自己的徒弟到其他师傅门下学习取经,交流技法,从而逐步提高技艺。这样也就出现了一名艺人有多个师承的现象。二是指那种特别聪明而又对音乐极有天赋的人自学丝弦锣鼓的过程,这种人主要是靠自学成才,他们与民间艺人没有专门的师承关系,人相当机灵,有很好的人缘关系,每逢周边邻里红白喜事,这种人就出现在闹场上,给师傅们端茶奉水,在旁边看着师傅们演奏,手中用筷子或小棍棒敲着桌子随节奏练习,就这样耳闻目睹记下了演奏曲牌。在师傅们休息间隙虚心请教,每当缺少人手的时候,主动顶替上来帮着完成演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人逐渐成为一代名师,也是所有丝弦锣鼓班子愿意结交、都愿意邀请入伙的师傅了。</p>

    “烤转转火”、&ldquo;门内师&rdquo;、&ldquo;搂渣梓&rdquo;、&ldquo;参师”、&ldquo;跟师”式等活化传承方式是资源地的人们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传承的最佳选择,是建始县长梁乡丝弦锣鼓生存、发展、传承的主要方式。通过口传心授一代代延续下去,最大限度地维持其民族文化&ldquo;根&rdquo;的纯粹性,传承一种留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一种责任。2005年,建始县长梁乡被恩施州人民政府任命为&ldquo;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乡”;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1年被湖北省认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br />  



(编辑:阳希)





.
关键词:活化传承建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