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新疆唯一的满族村——苏拉宫

2012-11-26 22:29:17 作者:陈述芳 来源:天山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在伊宁市潘津乡一个名叫“苏拉宫”的村子里,世代居住着一群满族人的后代,它也是新疆境内唯一一座以满语命名的村子

 

  在伊宁市潘津乡一个名叫“苏拉宫”的村子里,世代居住着一群满族人的后代,它也是新疆境内唯一一座以满语命名的村子,据说二百年前,他们的先祖是从东北携带眷属,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来伊犁永久驻防、屯垦戍边的满营官兵。“苏拉”为满语,意为“没有当兵的闲散人员”。“宫”为“工”的音变,为清代兵屯的基层编制,是指有组织有领导的劳动群体,是“旗屯”的意思。5月18日,记者探访了这个离伊宁市仅十几公里的村子。
  
  200多年前的村落
  
  5月的苏拉宫村到处浸润着一片绿色,条条巷道笔直,高高的白杨树竖立在路边,农田里的各种农作物长势正旺。走在乡间小巷里,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字排开,清一色的本地维吾尔族建筑风格的民房,房前搭有葡萄架,建有牛羊牲畜棚圈,院里种有各种花卉、蔬菜和果树,甚至不少满族人家的房子外墙刷有维尔族喜欢的蓝色。在乡干部的陪同下,记者走进何桂芬的农家小院,干净整齐的院落里竞相盛开的各种花儿令人赏心悦目。女主人何桂芬58岁了,父母和爱人家里都是纯满族人,但她一口流利的汉语和维吾尔语却说得相当地道。此外,外貌和服饰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她告诉记者,到苏拉宫村她这一辈是第五代,算上孙子应该是第七辈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人认识和会说满语了。

\

满族村民何桂芬一家参加颁金节合影
\  

满族服饰
  

  据介绍,多少年来,很多满族人家都与不同的民族人通婚结成一家,并与左邻右舍朝夕相处,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村子里很多人都有亲戚关系,所以无论谁家有大事小事大家都会去帮忙,不分民族相互商量解决。一直以来,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维吾尔族名字,她们的生活习俗与维吾尔族无异,家家都有馕坑,已经习惯吃羊肉、抓饭、拉面、手抓肉、喝奶茶。
  
  唯一与当地维吾尔族不同的是,每年农历的二月二,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理发,这天满族人家则无一例外地保留了家家户户有吃双合饼的习俗,意为“天地合”,是用烫面做出来的两个薄薄的饼子,然后把菜夹在中间吃。代表了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何桂芬告诉记者,满族人其实也有一些传统食物如饽饽、三样饺子、包子、大饼、火锅她们都会做,只是过年过节或是来了客人,才露两手。
  
  颁金节里诉衷肠
  
  漫步在苏拉宫,你在这里丝毫看不到与本地文化相去甚远的满族文化迹象,只是村头路边矗立的一座有“苏拉宫村满族文化宫”字样的建筑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是满族人聚居的地方。这座文化宫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仅屋檐上保留了满族建筑的风格,这座文化宫建于1997年,是在满族文化研究者的努力下,依靠政府出资和满族同胞捐款,耗资30余万元修建而成的。每年的农历10月13日是满族人的颁金节,这里是全村最为热闹的地方。这一天,来自伊犁周边的满族人纷纷聚集在这里,穿着旗袍和民族服装,唱民间歌曲,跳民间传统舞蹈,准备奶茶、萨基玛、打糕等食品,庆祝这一传统的节日。2007年伊犁满族“颁金节”获得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居住在这座文化宫院后的满族后裔、颁金节文化传承人张秀全告诉记者,政府每年都会拨一定资金用于颁金节的文化活动。
  
  张秀全告诉记者,满族人的月月歌现在几乎没有人会唱了。早年就听上辈人说,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士们,来新疆后,与远在家乡的亲人失去了联系,战乱稍平时,开始思念家乡,每到夜深人静时,兵营里不时会传出一声声叹息,于是,有人开始在每个月中把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编成了歌,每月一首,唱给家乡的人。何桂芬告诉记者,几年前,村里组织学过月月歌,但由于不经常唱,很多歌词会忘记,现在最令她担心的就是满族“月月歌”几乎失传。
  
  张秀全说介绍,随着老一辈人的去世,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已经不知道过去的事情了,大家对于满族的记忆和印象大多只是停留在老辈人口头的故事里。一些满族人家里家族中惟一遗留下来的有纪念意义的满族老古董传了好几代,也因为当时没有意识到保留满族文化的重要性,几乎已被游客买走。
  
  为了让村里仅有的满族文化得以传承和保留,如今,村里有了满族服饰、美食、婚俗文化的传承人,何桂芬就是一个例子,她负责收集和保留满族服饰,当日她向记者展示了珍藏的数件满族服饰,有衣帽、领带、鞋。她说,以前父辈妇女都擅长刺绣,满族服饰中的图案都是亲手绣上去的,然而父辈传下来的一些古董和旗服已经在文革期间就没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当地满族居民与汉、哈萨克、维吾尔、回、锡伯等各民族的相互交融,会刺绣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这些具有满族特色的传统的手工艺品正逐渐不见了踪迹。现在衣柜中的这几件满族服饰也是通过网络在内地购买的,每逢节庆时一家人才拿出来穿。
  
  相关链接:先民自远方来
  
  1764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满旗一度处于和平环境中,乾隆皇帝提出:“屯垦戍边,令满州兵丁学习耕种”。至清嘉庆年间,满营八旗生齿繁衍已达4万余口。人口的增加,迫切需要屯垦农业有所发展。按照清政府对八旗官兵“出则为兵,入则为农,耕战两事,未尝偏废”的要求,满营于1809年又将一部分老年体弱的兵丁派去距宁远城(现伊宁市)不远的阿克土拜(维吾尔语“白色的荒地”之意)屯垦,定名为苏拉宫屯。1884年,清政府发布新疆建省上谕,军政中心迁至迪化(现乌鲁木齐市)。伊犁久经战乱,百废待兴,满营官兵仅靠微薄月饷难以养家胡口,便抽调兵丁前往原苏拉宫耕种历年荒废的屯田,以农业和畜牧业的收成资助官兵家庭生活,并修建了城墙、营盘、城堡及仓库。为长期屯垦,苏拉宫内还设立了学堂,教育旗人子弟读书识字。伊犁的满族学校还曾开设过俄罗斯语言教学。由于同各民族的广泛交往,这里的满族人大都通晓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伊犁的满族在同汉族的广泛接触中其俗渐染,伊犁汉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以及伊犁汉语方言(伊犁话)的形成,都与满族人民分不开。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取消八旗制度,停止旗人的粮饷供给。惠远城的满人除仍在衙门任职、做生意、当佣工外,其余大部分迁往苏拉宫务农。当时苏拉宫全是满族人,后来从南疆陆续迁来了维吾尔族农民。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经历了坎坷与沧桑,在苏拉宫生活的满族人和当地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长期休戚与共,相互融合。
  
  据介绍,苏拉宫的满族人最多时有1000多人,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农村一样,随着不断的生息与发展,很多人或上学或工作,苏拉宫满族后裔不少走出了“苏拉宫”,走向县、州、乌鲁木齐、北京和全国许多省区,一些人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现在的苏拉宫村1300余户人家中,满族人早已不足百户。
 

(编辑:阳希)
 


.

上一篇: 四川平武:探秘鲜为人知的白马藏族

下一篇: 藏谜之谜——喜马拉雅山的红雪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