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旅游动态

淳美门巴-雅鲁藏布江畔德兴村纪实

2012-12-25 13:55:28 作者:曾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德兴村可以说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发展起来的门巴村落的一个缩影,而杨生浩、杨明强父子可以说是为墨脱乃至西藏发展作出贡献的无数干部的缩影。</p>

  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主要分布在墨脱县、米林县境内。雅鲁藏布江绕过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南迦巴瓦峰后,一路南偏西直下。除达木、格当两乡外,墨脱县的其他诸乡都主要沿雅鲁藏布江分布,以县城为中点,分为甘登、加拉萨、旁辛上三乡和墨脱、德兴、背崩下三乡。德兴乡位于墨脱县城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对岸,相距不远。在墨脱赵东同志的陪同下,本报记者前往德兴乡采访、考察。</p>

  德兴村与德兴乡乡政府相邻,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一片较为平坦的台地上。一边是深深的V字形的雅江峡谷,一边是满目青翠的低山。德兴村杨明强书记向记者介绍了近年来德兴村发展的情况,他指着村委会后方山上一些树木稀少的地块说,那些都是当年“刀耕火种&rdquo;的痕迹。2003年,墨脱还有75%的人使用“刀耕火种&rdquo;的方法。现在,墨脱已经禁用这种方法,山上地块的植被也正在恢复中。德兴村广泛种植香蕉树,已经发展形成了成片的香蕉林。村尾正在对农田进行改造,种植水稻。全村根据西藏自治区民房改造总体部署,德兴村门巴老乡的老木屋大部分已经得到翻新改建。</p>

  走进德兴村第一位门巴族共产党员家</p>

  走在村子里,门巴老乡看到记者都很和善。这里的门巴长者一般只会门巴语,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都微笑着打招呼。门巴&ldquo;哥达”(门巴人对小伙子的称呼)次仁邀请记者进他家参观。这里的门巴房屋一般都是卧室和厨房分开为两个独立的木屋。厨房里摆设很简单。</p>

  木屋的女主人叫平措卓玛,是邻县米林县的藏族人,平措卓玛的公公高红(门巴名为欧珠多吉)是村里的老干部。老人只会说几句简单的汉语,在平措卓玛的翻译下,高红告诉记者,解放前这里生活很艰苦,解放军来了以后,还送来了盐巴、衣服等。不久后,高红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德兴乡最早一批门巴族共产党员,还当过村干部。高红还曾受邀去北京、延安参观过,对毛主席的记忆十分深刻,还曾受到周总理的接见。近几年,村里人生活越来越好,高红不禁感慨万千,他十分感谢国家给村民盖了木屋,修了马路,还装了太阳灶。临走前,高红找出党徽佩戴在胸口展示给记者看,可以看出,高红从心里珍惜这枚党徽。</p>

  拜访德兴村最年长老人扎西拉姆

  扎西拉姆,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83岁了。我们见到扎西拉姆时,她穿着白色套衫,腰前围一块青黑蓝粉四色相间的“帮典”,老奶奶听不太懂汉语普通话,只是一边摇动桌子上的转经筒,一边温和地看着我们。</p>

  扎西拉姆家是村里一个典型的门巴之家,由一组干栏式木屋建筑组成。厨房和卧室独立,不相联属。厨房里灶上摆着墨脱石锅,是墨脱人炖汤烧菜的器具。墨脱石锅是用雅鲁藏布江边特有的一种石头制造的,只有墨脱县少数几个地方出产的才正宗,所以叫墨脱石锅,在西藏非常有名,其制造工艺已经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p>

  扎西拉姆家的后园还有若干个分体式小木屋,分别为仓库、猪圈、厕所等,按地势分布。园内有一株高大的香蕉树,地里种着时令蔬菜。在园子栅栏上还挂着一张渔网,因为村下面就是雅鲁藏布江,可以到雅江打渔。屋檐下摆着一个广播电视卫星接收器,上面写着“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日党中央、国务院赠送&rdquo;的字样。</p>

  我们离开时,扎西拉姆握着记者的手用汉语说,“辛苦了,辛苦了。&rdquo;老奶奶一直送我们出来,抚着木屋的栏杆挥手告别。</p>

  “老墨脱&rdquo;杨生浩的一份珍贵口述资料</p>

  当地把长年在墨脱工作的同志称为&ldquo;老墨脱&rdquo;。赵东告诉记者,杨明强书记的父亲杨生浩就是一位&ldquo;老墨脱&rdquo;,曾担任副县长,在当地有很高的威信,对墨脱早些年的情况也很了解。</p>

  杨明强说,父亲退休后已经回老家甘肃省武威市生活。记者随即拨通了杨生浩的电话。杨生浩告诉记者,他生于1937年,1955年参加工作,参加工作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从敦煌到格尔木的青藏公路。也是在这一时期,由于工作需要,杨生浩学会了藏语。后来,杨生浩还陆续学会了门巴话,珞巴话他也大致能听懂。杨生浩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来到林芝工作。1962年,墨脱县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营联合从林芝进入墨脱,当时叫&ldquo;墨脱县营委&rdquo;。1966年,武装工作队进入墨脱,因为杨生浩懂藏语,对当地也比较了解,就随工作队进入墨脱。当时他们是从排龙沿雅鲁藏布江进入墨脱北部的上三乡。那时候的路况更为艰辛,可以说走的是&ldquo;猴子的路”,披荆斩棘,上山下岭,滑过溜索。1969年,土地改革结束,可以说,墨脱是西藏自治区最后一个完成土地改革的县。工作队的其他人都离开了墨脱,由于和当地门巴族、珞巴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群众强烈请求杨生浩留在墨脱工作。如今墨脱公路通车在即,杨生浩告诉记者,墨脱公路通车后墨脱一定会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等明年通车后我还要再回墨脱。</p>

  杨生浩说他一直在坚持写些回忆文章,只是进度很慢。一方面,墨脱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对墨脱解放初期的那段历史不是很了解;另一方面,有许多墨脱人对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也知之不多。杨生浩当年和很多&ldquo;老门巴&rdquo;、&ldquo;老珞巴&rdquo;接触过,他很想把自己知道的门巴族和珞巴族的历史情况记录下来,算是“作为一个&lsquo;老墨脱&rsquo;为墨脱留点东西&rdquo;。现在杨生浩的儿女们都留在西藏自治区工作,杨明强在墨脱也已经工作了20年,其中在德兴乡就工作了10年。</p>

  告别蕉林翠竹掩映的德兴村,重过德兴大桥,雅鲁藏布江依旧奔腾不息。德兴村可以说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发展起来的门巴村落的一个缩影,而杨生浩、杨明强父子可以说是为墨脱乃至西藏发展作出贡献的无数干部的缩影。</p>

  墨脱门巴族、珞巴族学术研究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少数民族发展,为贯彻党的政策,对西藏边疆少数民族展开调查,当时主要由部队和地方干部完成。1973年,中央民族学院派学者到西藏考察门巴族、珞巴族的民族情况,这是我国民族学工作者首次在该地区进行较为全面的社会调查,但是这次调查没能进入墨脱腹地。</p>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对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山地民族包括门巴族、珞巴族等进行了持续性的田野调查和系统性的学术研究。1976年,民族所姚兆麟、吴从众、张江华等多位学者先后到墨脱、察隅、米林等县,展开对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僜巴)的学术考察。1980年,民族所张江华、陈景源再次进入墨脱,进行了补充调查,并编印了《西藏墨脱县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等内部资料。2003年,张江华、揣振宇、陈景源、庞涛进入墨脱,完成民族所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关系研究”,出版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考察记》,并拍摄了相关影音资料。</p>

  1986年,西藏民族学院学者成功进入墨脱,开展田野调查。在于乃昌、陈立明等学者带领下,该院学者团队对墨脱门、珞民族文化进行了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完成了《珞巴族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观&mdash;—门巴族卷·珞巴族卷》、《走入喜玛拉雅丛林&mdash;—门巴族、珞巴族文化之旅》等相关成果。2003年,陈立明在四川大学完成博士论文《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运用了大量的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对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的民族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陈立明的指导下,该院硕士研究生2008年、2009年也进入墨脱开展田野调查工作。</p>

  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者也已经对墨脱及附近区域展开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墨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核心区域,1973年,中国科学院学者第一次深入雅鲁藏布大峡谷作科学考察,1998年,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组成的科学探险考察队实现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举,证实该峡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中国科学院的多次科学考察成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墨脱门、珞民族文化展开综合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p>

  墨脱至今还没有一部县志。多位在墨脱工作过的干部群众整理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冀文正在上世纪50年代早期就进入墨脱工作,离开墨脱后又多次返回,搜集了大量门巴、珞巴资料,撰写了多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作。据悉,多位“老墨脱&rdquo;都正在或计划撰写相关回忆录,这些资料将成为研究墨脱的重要材料。<br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