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人物

“彝寨天使”韦琼英:彝乡里的索玛花

2012-12-29 11:12:30 作者:编 来源:四川新闻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韦琼英同志,女,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0年11月出生于乐山市五通桥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1年7月乐山卫校西医临床专业毕业后到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卫生院工作,一干就是18年,到2009年才调到县卫生局,现任县卫生局医政股股长。

  韦琼英同志始终怀着对医务工作的执着追求,扎根彝乡、以自已的一颗真诚的心为杨河乡彝族同胞的健康事业奉献着青春和热血。18年来,她始终牢记医生的神圣职责,满腔热情的为患者服务,以实际行动谱写着救死扶伤的感人篇章,赢得了彝汉群众的信任、尊敬和爱戴。18年来她勤勤恳恳扎根彝乡,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由普通医务工作者成长为优秀院长,在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中,忠实的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p>

  扎根彝乡洒真情</strong>

  韦琼英同志出生在农村,从小感受到农村人民群众生活的贫困和艰辛,听说民族地区群众看病很不方便,方圆十几里才有一个赤脚医生,“小病不去看,大病没钱医&rdquo;缺医少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淳朴善良的她立志要做一名好医生。1991年乐山卫校毕业后,20岁的她放弃了在老家五通桥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到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卫生院工作。杨河乡是一个边远的纯彝族乡,距离县城40余公里,到县城当时还没有公共汽车,有的只是山上拉木料的大汽车,当时的杨河乡卫生院只有几间破陋的平房,没有自来水,医院背负着几万元的债务,医生每月工资仅有97元,生活十分困难,加上语言不通,交流不便,医生走的走、换的换,仅留下3名彝族医生,工作任务相当重。即使是当地的彝族男同志,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工作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更何况是一个来自外乡的年轻汉族女同志!是走还是留?韦琼英同志也曾有过迷惘、有过动摇,但是领导的关怀、同志的帮助、彝族同胞殷切的需要,点燃了她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她没有退缩、没有害怕,更加坚定了信心、经受了考验,勇敢的接受了挑战&mdash;—留了下来,这就是她无悔的选择。为了更好地为当地彝族同胞服务,从那时起,她潜心学习彝语,很快地,她便能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完全融入了民族大家庭里。从那时起,韦琼英同志就离不开那里淳朴的彝族同胞,她至少放弃了5、6次离开杨河的机会,她总是在说:&ldquo;这里的乡亲离不开我,我要在这里为他们服务。&rdquo;这就是执着的韦琼英,彝乡的山山水水倾注着她的真情,她抛不下,彝乡的村村寨寨有她的亲人,她舍不得走了。</p>

  勤奋好学业务精</strong>

  在缺医少药的边远彝乡,韦琼英同志目睹了彝乡群众有病不就医的状况,目睹了彝乡群众因缺医少药、就医不及时或因医疗设施差,病人永远离开亲人的悲惨情景,她深深地感到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性。在学校学的书本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只有不断地钻研医疗技术,精于业务,才能更好地为彝汉群众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的痛苦,韦琼英同志边工作边学习,工作时认真实践、工作之余深入钻研,专业知识不断的丰富,业务水平迅速提高,2002年她参加四川省卫生干部管理学院脱产学习,主攻妇产科、儿科,2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回乡,很快由一名专职妇科医生成长为一名防病治病的“全科”医生,成为该院的业务骨干。远近闻名的业务能手。</p>

  救死扶伤医德高</strong>

  作为一名医生,获得患者的信任,不能凭广告、不能靠包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医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耳濡目染,一传十,十传百,逐渐赢得人们的信任,慢慢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她知道,要做一名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必须有高尚的医德。她常说:&ldquo;医者,先做人、后行医”。18年的行医生涯,她始终把群众当成亲人对待,总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每一次接诊,她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能够通过口服药治愈的,绝不要求患者打针;能够在门诊治愈的,绝不要求患者住院,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负担。有些群众困难,无钱拿药,她掏钱垫上,多年来为患者垫付医药费数千元。有的患者治愈后,给她送来“红包”,她婉言谢绝,诚心劝说病人把钱用在治病上,把身体养好。她常说:&ldquo;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是一名医生,我的全部使命就是为群众治好病,没有其他要求。&rdquo;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8年来如一日,她从没有推诿搪塞,也没有让患者失望,杨河乡的广袤热土可以为证,彝家的父老乡亲可以为证。</p>

  大爱无私献青春</strong>

  韦琼英同志在杨河乡一干就是18年,十八个春夏秋冬、十八个严寒酷暑,不论风霜雪雨,只要病人需要,她总会在第一时间送医送药到家,每年平均出诊100余次,有时要走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病人家中,路上只有几个土豆充饥,回家时,往往已是深更半夜。一年四季,田间地头,荒山野郊,风里来雨里去,一个年轻的身影在崎岖的山路上独行,一身泥、一身汗不知摔过多少次,划伤过多少次,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需要有多强的信念和责任心!彝乡的沟沟坎坎见证了一个亮丽青春的动人风采。18年来,她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没有给孩子做进一顿可口的饭菜;18年来,她没有时间关心丈夫,没有时间照顾父母,所能做的仅仅是电话里简短的话语和夜深人静时苦苦的思念!作为母亲、妻子、女儿,她亏欠孩子、丈夫、父母太多太多,无法补偿。18年来她把青春和热情奉献给了杨河乡人民,她诊治的病人达4万余人次,在死亡边缘挽回生命1000余人,许多妇女在她的照顾下安全生产,她接生的孩子中12个成了她的&ldquo;干儿子&rdquo;。如今韦琼英走在乡间,很多小孩尊称她为&ldquo;干妈”、&ldquo;阿么”(外婆),包含着人们对她的认同、感激和尊敬。18年来,她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勇气,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以一腔为民之心,默默奉献、服务群众,受到了彝汉老人的交口称赞。她就像一粒种子,在边远的彝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依靠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救死扶伤的赤子之心,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华美乐章。</p>

  注重管理出成效</strong>

  2005年,由于工作出色,韦琼英同志被任命为杨河乡卫生院院长,此时的卫生院债务沉重。临危受命的她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反复思考,积极探索,找到了一条让医院走出困境的办法,上任伊始,她提出了&ldquo;精诚团结、争创一流&rdquo;的工作目标,确定了&ldquo;两大”工作重心;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改善医疗和工作环境。制定了各种工作管理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传染病管理制度、会计工作制、药房管理制度、一次性用品管理制度、化验室工作制等四十多个工作制,并带头学习各项工作制度,不早退、不迟到,不擅自离岗窜岗,工作效率高,群众反映好,积极学习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全院职工学习“八荣八耻&rdquo;,并以公示的方式挂在医院大厅,时刻警示全院职工。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行为规范:如岗位责任制、岗位职责制、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不乱扔、不乱吐、不乱倒、不乱放,爱护公物,积极参加义务献血和救灾扶贫。经过两年的努力,杨河乡卫生院焕然一新,添置了生化设备、B超机等诊疗设备,彻底改变了卫生院的工作条件。杨河乡卫生院院被评为&ldquo;卫生单位”和&ldquo;文明单位”。</p>

  韦琼英,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一个不平凡的医务工作者,在边远彝乡的艰苦环境里,以病人为亲、以医院为家,任劳任怨、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青春和热血展示了&ldquo;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在彝乡大地上描绘了无私奉献的壮丽篇章。我们坚信,在推进民族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征程中,韦琼英同志与杨河乡卫生院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精彩、更加动人。</p>

  韦琼英同志始终怀着对医护工作的执着追求,抱着对民族同胞的热爱,扎根彝乡、医疗惠民,为民族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辛勤耕耘,奉献着青春和热血,挥洒着智慧和汗水。18年来,她始终牢记医生的神圣职责,满腔热情地为患者服务,以实际行动谱写着救死扶伤的感人篇章,赢得了彝汉群众的信任、尊敬和爱戴。18年来,她勤勤恳恳扎根彝乡,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由普通医务工作者成长为优秀院长,在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中忠实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听说民族地区群众看病很不方便,方圆十几里才有一个&ldquo;赤脚医生”,&ldquo;小病不去医、大病没钱医”,缺医少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难,淳朴善良的她立志扎根彝乡做一名好医生。</p>

  1991年乐山卫校毕业后,20岁的她放弃了在老家五通桥区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到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卫生院工作。杨河乡是一个边远的纯彝族乡,距县城40余公里,到县城需3个小时车程,仅有一趟公共汽车,非常偏僻。乡卫生院四面高山环绕,只有几间简陋的平房,条件十分艰苦。医院背负着几万元的债务,医生每月工资仅97元,生活十分困难。加上语言不通,交流不便,医生们走的走、换的换,仅留下3名彝族医生,工作任务非常重。即使是当地的彝族男同志,在这样的艰苦地区工作也面临严峻考验,何况来自外乡的年轻的汉族女同志!是走?是留?韦琼英同志有过迷惘、有过动摇,但是领导的关怀、同志们的帮助、彝族群众的需要,点燃了她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她没有退缩、没有害怕,坚定了信心、经受了考验,勇敢地接受了挑战&mdash;—留下来,这就是她无悔的选择。</p>

  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她从解决&ldquo;语言关&rdquo;入手,潜心学习彝语,很快掌握了日常用语,能够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仅2年的时间就能听懂60%的彝语,目前已能说一口标准的彝语,完全融入了民族大家庭。</p>

  韦琼英同志完全可以离开偏僻的杨河到更舒适的地方工作,可她却毅然放弃了三次进城的机会。1995年,其家人为她联系好了回家乡工作,热切期盼全家团圆,韦琼英同志哽咽着,&ldquo;当初说好的,我要永远留在彝乡”,她没有离开。1997年,县卫生局调她到县城医院工作,韦琼英同志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让我的病人一天看不到我&rdquo;,她留下了。2003年在成都学习,一家医院主动邀请她,给她发来了聘书,韦琼英同志婉言谢绝,&ldquo;我无法离开贫困而又淳朴的乡亲们,他们更需要我”,她回到了彝乡。彝乡的山山水水倾注着她的真情,她抛不下;彝乡的村村寨寨有她的亲人,她舍不了。</p>

  2005年担任院长以来,她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诚实守信,受到杨河乡人民群众的公认和拥护。医政、防疫、保健等方面工作在全县的评比都获得了奖项。同时,具有不断的开拓精神,工作中兢兢业业、成绩显著,做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业务知识方面我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和组织上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院无医疗事故的发生。在这期间还时刻不忘关心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提供很多方便,使职工能为了医院的事业而用心努力工作,做到爱院如家。</p>

  因为身处异乡,在条件艰苦的民族地区长期坚持工作、用心工作、尽心工作,与老百姓打成一遍,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上级组织的高度评价。她先后获得“四川省三八红旗手”、&ldquo;感动乐山人物”、&ldquo;乐山十大杰出青年”、&ldquo;乐山市民族团进步模范个人”、&ldquo;乐山市劳动模范&rdquo;、&ldquo;乐山市优秀党员”等称号。以韦琼英同志为原型,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中共乐山市委组织部和中央电视台及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联合拍摄的的党员教育电影《彝寨天使》,展现了韦琼英同志正确看待得与失、苦与乐、荣与辱等重大人生问题;展现了她不为虚名所累、不为金钱所困、不为权力所惑,始终保持平常的心态和高尚的情操;展现了她面对艰难困苦,不低头,不弯腰,不屈服,始终保持拼搏进取、锲而不舍、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p>

关键词:天使琼英乡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