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9331|回复: 0

太极拳的养生之道

[复制链接]

360

主题

139

帖子

250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03
QQ
yhj902 发表于 2010-1-1 23: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乃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之功法。外动形活如龙虎,内养身安似云风。龙无云、虎无风、则威风尽失。只练拳、不养生,必损其根源。缘此,太极拳爱好者不可不知养生之道。     中国古代道家养生方法众彩纷呈,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一导引,即以俯仰屈伸,抻筋拔骨为主的肢体运动。
    二吐纳,是以借助呼吸来吐故纳新,从而调节体内真气运行。
    三膳食,通过食用各种营养品来滋补脏腑器官而达到相互平衡。
    上面三种方法虽然各有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气血通畅。预防疾病,提高体质,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溯源寻根,自伏羲画卦,阐明阴阳,即将太极之理寓于其中。嗣后更命阴康作大舞,以宜导湮郁。广成子传道于黄帝,黄帝作内经,其导引之诸法,均本于太极之理,为理念和无形之运动。华佗本庄子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作五禽经,以授吴普,是时已开姿势运动之先河。
    太极以阴阳互根为基础,抱阳而负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平衡和谐。古人创太极拳法而不留个人之名,是因历代先师淡泊名利,没有偏见。它是宇宙和谐运动之表象。
    中国的医学基本理论,就是阴阳学说。它认为人体内部不外阴阳两种因素,阴阳和调,就能维持健康:偏盛偏衰,就要致于疾病。这种学说在古代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阐述很多,例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为万物之能始”,“人有形,不离阴阳”。“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这些都是说明宇宙间的事物和人类的身体,都是由阴阳两种因素构成的。
    内经认为,凡人身体内,必须阴阳和谐,才能健康无病。它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居处安静”。“阴阳平匀,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日平人”。“血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由于阴阳对人体非常重要,古代擅长养生之士都善于调理阴阳,祛病延年。内经里称这些人为“至人”,“真人”,“贤人”,说他们能“把握阴阳”,“和于阴阳”,“逆从阴阳”。又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同,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聪目明,气立如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别于阳者,知病从来,知病处也,知病起时;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调气之方,必别阴阳。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根据上述理论,“太极拳”就是以调整人体内部阴阳血气的方法,来达到血气调和,阴阳平衡的目的。
    阴阳学说,并不含有任何神秘性质,乃是一种朴素的辩证的而且属于唯物观点的理论,是任何事物的相对平衡论点。阴阳二字,可以这样来解释:凡是一切活动的,积极的,有力的,进行性的,机能亢进的,属于阳。凡是一切沉静的,消极的,柔弱的,退行性的,机能衰弱的,属于阴。两者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是“动”,一个是“静”。“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太极乃宇宙之别称。宇宙包罗万象,星罗棋布,孕育万物,生克相约,演化万千。它数亿万年变化而牛堂再造,无穷无尽。
    太极拳无论在形式上或意义上,都和其他体育运动及拳术完全不同。由于“太极”以一个圆的形象存在,太极拳就是一套圆形的运动。它是一个网圈演变为无数个圆圈连贯而成的一种运动。所有一举手,一投足,甚至四肢百骸,不动则已,动就离不开圆圈,离开网圈弧形运动,就违背了太极拳的原理。
    太极拳的操练方法,是以躯干腰腹为重心,如车之有轴;以手足四肢为辅翼,如车之四轮;所有动作,都发源于躯干腰腹,以躯干腰腹为主宰而推动四肢:任何部分一动,全身各部分随之而动,各个动作,都是连贯起来绵绵不断的,成为一个整体的运动,而不是一个个孤立起来的单独的运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种形式的运动,正是“太极拳”的唯一特点,而和其他体育形式(包括其他外家拳术)断续的,枝节的,局部的运动,有所区别。
    太极拳的运动,必须缓慢柔和,呼吸平匀,全身松散,纯任自然,丝毫不使用气力,而是以意志来控制,巧妙地掌握了动作的阴阳虚实。还要摒绝思虑。气沉丹田(脐下),体内无有分毫拙劲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这样就能虚实分明,阴阳调和,变化轻灵,圆转自如,连绵贯串,一气呵成。这和内经所说的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之无端的意义是十分相近的。
    太极拳论在这方面说得很详细,如“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之虚实。处处均有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耳。”“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由此可见,不懂阴阳者难知太极之奥秘。
    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必须做到“虚灵”、“顶劲”、“含胸”、“拔背”、“塌腰”、“沉肩”、“坠肘”,这就是一个“松”字,松是太极拳的唯一妙诀。太极拳中,松的和缓状态,和其他外家拳术颦眉努目,挺胸凹腹的紧张状态,基本上是不相同的。
    练习太极拳有三要点,必须注意掌握,即是“体要松,气要固,神要凝”。
    到底什么是“体松”呢?体松就是身体肌肉松散,筋骨微带劲,不尚用力气,而尚用意;力大则拙,用气则滞。体松后排除杂念,心平气和,则血气流畅,百脉和顺,以养精神。
    何为“气固”?气固就是气要沉在腹部,不要浮在胸部,所谓心虚腹实。老子说的“虚其心,实其腹”就是这个意义,腹实自然气固,气固则身体便有重心,无论手足如何动作,重心总在腹部,动作自然运用自如。从养生角度讲,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体内精气充足,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气是推动血液流动的重要物质,不但要固守,而且要充盈。
    那么什么是“神凝”呢?神凝就是内外相合,身心一致。所谓内外相合,是指躯体各肢节运动的协调性与相对平衡,就是上下,左右,高低,进退,对拉拔长。在形式上,要做到动作一致,上下成为一个整体;从心神和意志上,要内外相兼,心气平和,意神乃敛,配合肢节运动。太极拳重在气势,而不在架势,非此不得练拳要领。内经里“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人极拳做到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就能起到血气流畅、功力增长的作用,从而强壮身体,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总体来说,太极拳是以阴、阳、虚、实、静、动、分、合八大纲领为基础,运用和缓柔软,连绵不断的方法,完成一种整体运动,因而发生调整人体阴阳血气的疗效作用。这和中罔的古老医学以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大纲领,作为辩证施治的方法,完成一种整体治疗,因而起到调整人体阴阳血气的疗效,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太极拳最终目的是运动养生,祛病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