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返回首页

8551110535的个人空间 http://www.56china.com/bbs/?19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走进黎平古城

已有 812 次阅读 2009-10-24 01:52 |个人分类:行走天下 |

 
 
 


 我的朋友,现在让我们到黎平去,那可是侗族同胞的重要家园。黎平古城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为它的来头不小。说到厚重当然不过。地质专家考证说,黎平一带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算“古”了的吧?黎平古城秦、汉时代为苗族部落聚居区,称为五垴寨,先秦时代,隶属于黔中郡。后来,我们的侗族及其它少数民族陆续迁入。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设福禄永从长官司,属诚州,诚南宋理宗宝亦右年间(公元1253年-1258年),设潭溪、八舟等军民长官司,境内始有建置。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设上黎平军民长官司,黎平从此得名,“德凤”一名,系公元1939年将城区五会、双凤、南泉、成德四镇合为一镇,取承德的德字,双凤的凤,名“德凤”。
历史老人说,旧时的德凤古镇,象一座庞大的城堡,石头城墙严严实实地环围着。据说有五座城楼,并于东、南、西、北和东南方分别开设了五道城门。不信你看现在青一色的明清建筑物木瓦结构,封火墙把一座座院落镶嵌成端庄墩厚的,汉人叫做“印子房”的就是证据。不过你别忘了点缀其间的侗族鼓楼,侗族杆栏式吊脚木楼等经典的民族特色建筑物,确充满着侗族民族文化特色。那荷塘,那古井,那庭院,那鹅卵石步道,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让你着实感到侗族同胞的文化韵味。
  说到黎平古城就不得不提起来就得说翘街。翘街,又称东门街,此街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如翘起的扁担,所以叫“翘街”。它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一公里余。街道两旁,如雄鹰展翅般的风火墙翼角飞翘,一排排欲展翅高飞,古韵浓厚。封火墙把一座座院落镶嵌成端庄厚实的“印子屋”,四合院、封火墙、垂花门楼,建筑风格集南北技艺于一城,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翘街历史也够长的了,它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经过明清时期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历史街区风貌。明清时期的黎平城,寺庙林立,牌坊巍峨,官署森严。街巷纵横交错,著名的有张家巷、刘家巷、马家巷、左所坡、双井街、大井街、姚家巷、宋家巷等,车水马龙,店铺旌幌迎风招展,商贾云集,市井繁华,昼夜无暇,真可谓五方杂处,人文荟萃,文化昌明的了。 翘街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两湖会馆”,始建于1797年,馆内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清朝嘉庆14年至民国10年的匾额楹联43件,完好的匾额书法艺术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光彩。何绍基题书的“绩着平成”和石成藻题书的“诞敷文德”匾,已收入《中华名匾大全》一书。馆内还存有树龄1400多年、埋藏4000年之久的阴沉木,是迄今世界出土保存树体最大,埋藏年代最久的杉木遗体,获世界之最。
黎平是一座光荣的古城。史料记载,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这座古城翘街胡荣顺商号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李德(列席),会议激烈争论红军的进军方向问题,周恩来因愤怒拍案而起震熄了马灯。最后政治局采纳了毛泽东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汇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腹地进军的主张,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即《战略方针之决定》,实现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黎平转兵,为以后召开的遵义会议奠定了组织、思想和军事基础。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完成长篇巨著《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著名军旅作家魏巍为创作长篇巨著《地球上的红飘带》,红军老战士、将军作家陈靖为完成300万字的巨著,分别参观考察了黎平会议会址。2005年,张爱萍将军之女张小艾(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类生态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和以色列老战士、世界著名摄影家武大卫重走长征路,红色种子播下的黎平侗乡和这里古老原真的民族文化让他们深深的震撼! 黎平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尝试,是党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思想路线确立的起点和开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红军,在黎平会义精神的指导下,一路高歌猛进,克服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走向光明,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黎平古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红色城镇已名扬中外,同时又是座古泉城却鲜为人知。黎平古城区地貌特殊,地下喀斯特岩溶洞穴发育,储水量丰富。据说黎平开凿利用过的泉眼有数百之多,能直呼其名者就有七十二口。其中,最享盛誉的有神鱼井、大井、双井、螺蛳井、南泉井、鉴泉井、火焰山井、乌鸦井、林家井、杨家井、官来井、相思井、琵琶井、何家井、雷公井等28口。而这里的人们对每一口井都能讲述出一个既美妙动人的传说或故事,形成了黎平古城独特的井文化。

如果不能正常播放,请下载   Windows Media Player 9
想知道那动人的传说,到古城时,古城老人会为你娓娓道来……其中有一个故事就有一点仰阿沙的传说。很久以前,深居吊桶潭水晶宫黄、青、赤、白、黑五条龙,听说五脑寨(即今黎平县城,苗族人居住时叫五脑寨)有一位貌若天仙、心灵手巧的翠鹅姑娘居闺待嫁,便化成人身,衣着华丽,带着金银珠宝,一起上门去求婚。但翠鹅却看中与她青梅竹马的邻居邢三郎,并与其私奔他乡。翠鹅的突然失踪,被五龙知道,并相互猜疑、争执,继而大打出手。一场恶斗,天昏地暗,白浪滔天,五脑寨被洪水淹没,民房被水冲翻,不少人死于非命,井水也被五龙毒汁污染。玉帝得报,非常震怒,派看守银河的七十二仙螺下界,镇制五龙作孽,用铁链捆住五龙,并在五龙身上点5下,五龙即变成5座小山头不管多少年也不准动一下。五脑寨民众无水饮用,皇帝就命七十二仙螺变成七十二个泉水放在五脑寨内外,民众得到了泉水,准许她们每逢闰年腊月三十回天庭述职。从那以后,众仙螺就隐身在古城地下再也没有离开五脑寨,只有最小的一个仙螺因修练不到家,尾部至今仍暴露在天地之间,所以人们以其形状称之为螺蛳井。传说归传说,但从这些传说中,让我们悟出了黎平的“井”文化,井就成了黎平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虽说自来水给这种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可井文化依旧延伸着,铭记在黎平人的心中。 (紫夏2008-12-8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