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返回首页

8551110535的个人空间 http://www.56china.com/bbs/?19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古佛山:永历皇帝的最后归宿

已有 945 次阅读 2009-10-24 03:15 |个人分类:苗岭风云 |

 
 
 

如果不能正常播放,请下载   Windows Media Player 9

古佛山:永历皇帝的最后归宿

  在贵州省施秉县的西北部,有一个叫做古佛山佛教胜地,这几年名声大了起来。说是因为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把这里作为了最后的归宿。这可令历史学家跌破了眼睛。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何以让人信服?《南明史》中明显记载,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皇帝朱由榔不是被吴三桂绞死于云南昆明金蝉寺吗?还说其小骨葬于金蝉寺后山呢。带着定好奇,我还真的走访了一次古佛山。
  古佛山,因山上建有古佛寺而得名,当地老百姓叫它古垴屯、巴茅冲,海拔高度828米,东北面崖壁险峻,西南面与丘陵地带相连,地形较为平缓。我们是从牛大场的铜鼓村进山的,这是一条宽三尺的古道,道路是因当地村民在原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修复,还算宽阔。道路两边虽说看不到多少的古树老木,但植被还算完好。我们是在林荫道上行走的。进山有三道卡门,据说原是用石头砌成的,由于解放后,当地老百姓在此取下了卡门的石头烧石灰去了。但墙体依希能看得出当时的峻峭。进入古佛山顶,此时让人赫然开朗,几万平方米的庙宇遗址,上百亩的荒芜田园,让你确实感到古佛山当时的盛况。在田畴的一隅,我们见到了两所古墓,立有石碑,碑上记载开发古佛山最早时期,说明古佛山原系明代屯兵处所。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稳定西南,先是进行“调北征南”,派兵收服大西南,为了稳定军心,又用强制性的手段从内地抽调以军人家属,各种艺人,商人等为主的大量人群迁入黔地,与当地驻军一起,聚族而居,依人数的多少,以及分工的不同,分别命名为屯,堡,营,盘,铺,哨等。平时商人行商,艺人卖艺,战事一起,则人人皆兵。这就是“军屯”。从碑上看到古佛山是由明代驻军最先开发的。古佛山在历史上属于黄平州(即今黄平县旧州镇)属地,但由于其地处偏远,加上兵灾匪患连年不断,其州衙无暇顾及。但由于“距城过远,州人罕到,今所游览者唯余庆人为极胜”,于是黄平、余庆的史志上便有了其“地属黄平,景属余庆”之说。到民国三十年将黄平县的大金(今牛大场)、金坑和余庆县的满溪等地划归施秉县后,古佛山才随之并入施秉县的行政区域。在历史上,古佛山曾有古佛松荫、古佛钟声两个景名,它与分布于周围山上的千松拥翠、马城放鹤、望楼舒月、经台说法、绝顶清泉、狮象回澜、古洞朝阳等古景,并称为余庆八大景观,亦列为黄平州十六大景观之一。史志载,该山顶“多松柏,蔚然森秀”,“皆苍松古柏,蔽日干霄”,四周山谷石壑中有的地方至今人迹罕至,其间条梁耸翠,溪涧流瀑,有着无路塘、三脚鼓、云天石笋、虹卧天沟、猛虎镇山、海豹望月等景点。不过最让人可叹的是古佛山上的舍利塔林。这里有佛家舍利塔十余坐,其中一坐类似小佛乘教的居然达七级,这在贵州乃至西南十分罕见。 
  少林寺塔林是我国最大的一座古塔建筑群,保存下来的古塔大约有240多座,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书法雕刻、宗教传承、武术历史等等的综合性实物资料。 塔林里面的塔都可以称做墓塔,也就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圆寂之后的墓地。塔的种类很多,有花瓶形、有四角形、有抛物线形、有砖砌、有石雕,可以说保留了历朝历代各个时期建筑的特点;塔的高低大小也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僧人如果在塔林建塔,原则上少林寺是不动用公款的,经费来自自己的遗产和弟子的捐献,所以高低大小就代表了他生前的地位高低、功德大小、弟子多寡、经济状况;但是即使有再大的功德、地位再高、再有钱,其建塔的层数也不能超过七层,佛教有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就是佛塔,所以为纪念哪个人所建的墓塔是不能超过七级的,只有佛塔才可以在七级以上;另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些塔全是单层数,只有一层、三层、五层、七层,没有二、四、六层,这一方面是我国古代的建筑习惯,以单数来代表阳刚,另一方面是暗喻僧人们为追求六根清净不主张成家的意思。
  古佛山的舍利塔全都署名“藏塔”,其中以“开山传律第二代省持和尚塔最大。塔高7米,宽8米。下有地宫,呈正方形,长宽各有1.1丈,高0.72丈,顶部用清条石拱卷而成,四壁用青石料堆砌。整个形状如说小乘佛教的金钟式,有明显的南亚艺术风格。(南亚艺术风格 净藏塔) 地宫中央置有石轿子一乘,但已被人打垮散乱在宫中。据当地人介绍,地下宫还没有被破坏的时候,有两个石将军把守宫门,石轿子由四个人抬着。它分明不是一座简单意义上的和尚佛教塔。石像生是古代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又称"翁仲"。翁仲历史上确有其人。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唐宋时期的石象有等级规定,明清时代对石象生的使用制度更有严格的规制。例如清代规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四、五品官准立石马、石虎各一对,六品官以下则一律不准立石兽。 所以,石象生又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明嘉靖皇帝帝陵中有石将军,这是古代帝陵中唯一的。古佛山有石将军和四抬大轿子石象生说明不是普通人。纯属于一幅“天子出游”的架势,这种架势我想只有帝王才有,说明古佛山佛塔是有“品”的。那么,古佛山佛塔真是帝王的陵墓吗?那么会是哪位帝王的陵墓呢?我们真不敢想象。一位姓程的当地农民经过十多年的考证,他认为那就是明代南明永历皇帝的陵墓。这真叫人大为惊骇。
  南明永曆帝朱由榔(1623年-1662年),南明皇帝(1646年—1662年在位),在位16年。朱由榔是明神宗的孙子,明思宗的堂弟。父桂王朱常瀛,是明神宗第七子,封湖南衡阳,天启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就藩,弘光元年十一月初四日病死于梧州。第三子安仁王朱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