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返回首页

8551110535的个人空间 http://www.56china.com/bbs/?19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垮苗寨歌舞升平闹新春

已有 908 次阅读 2016-2-19 15:34


        中垮是施秉县杨柳塘镇高塘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子里的文书吴胜武对我说,他们要举办芦笙会,通知我一定要去看看。先前我并不在乎多少,因为一个仅两百户的村寨,要举办这样的大型活动确实不易——我表示怀疑。二月十号,也就是在春节后的第三天,当我把我的摄影队伍拉起去的时候,我才感觉他们的动作真大,阁楼式的寨门已兴建好,传统的建筑让人耳目一新,寨门之上悬挂着由老省长王朝文亲手题写的“中垮苗寨”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两排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在寨门两边站成两排,红色基调的衣服镶嵌着银饰物光亮夺目,芦笙吹响了,伴随着脆脆的板凳舞节奏响过山谷。当客人接过手中的牛角酒饮过之后,游行开始了。从寨门至村子的中心,一公里的路程挤得水泄不通。笑声、歌声、芦笙的吹奏声,以及银饰的叮当声,汇成了歌舞的海洋。客人来了,他们有黄平的,凯里的,镇远的……还有来自省城、京城的朋友,他们都是为这一节日活动而前来喝彩的。

        中垮,是个典型的苗族村寨,原为南洞,后改名为中垮。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建行政乡。这是由一支江南来的吴氏苗族创建的村寨。一直以来,这里就有吹芦笙的习俗,村子里一直保存有自己的芦笙队两支。一个叫耇几楼的人带着十多个人守候着这一传统文化。杨柳塘是施秉最大的苗族聚居区,每年二月中下旬都要举办芦笙会,而这一会期都是要在最后一天在中垮结束。据说,这一会期由于“文革”的影响,已有十多年不再举办了。当八十年代恢复这一会期之后,人们也不再到中垮掉来吹奏。于是人们似乎淡忘了“中垮”的存在。

        当中垮的水泥路进入了村庄之后,这里的年轻人重新提起了关于恢复芦笙会期的事。几年前,他们曾组织过几次,但很多外地人总觉得缺少什么,人气总不够。2015年,施秉县苗学研究会走近了这个村子,通过调查了解之后,觉得这村子有恢复“元气”的可能。苗学会的潘家相会长亲临村子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这村子不简单:村子里居然还有三十多人的《刻道》歌师,现存清代刻道棒四棵——这歌可是国家级非物遗产;这个村子一直保存着三支芦笙队,民国时期的奖旗也还存在。这个村子在民国时期,出现过三个私塾同时并存的局面,这不要说是苗寨了,就是在文化发达的汉族地区也很鲜见——就是现在,也还留存有民国时期的私塾课本。贵州省的老省长王朝文就是从这里的私塾走出去的。解放初期有人进入昆明军校,另外还有八个抗美援朝志愿兵,也是读私塾出去的。就是解放之后也还出现过十个县级干部;这个村子很美的,她犹如“井”字格局,建筑都排列有序,有纵有横,而且地基全是由岸岩浆石砌就。民国时分东、西、南、北四门。清代“武陵民居”建筑还保存完好;这是一个英雄的村寨,有明清古战场遗迹,雍正年间所植的倒栽柏杉就是历史见证。清代咸同年间出现过耇九博龙、耇九博望这样的苗族义军首领,也就是徐家干《苗疆闻见录》中所提到“白洗酋九博龙、九博望”。在而这个村子民风确很好,有“夜不闭户”之说。这里还出现过“乞丐乞讨救贫民”的故事,乞丐所居的石马洞还存遗址。这里有一湾清水——小河河谷,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峰峦叠嶂,河水穿洞而过,洞中的瀑布,有天窗,有奇形独特的钟乳石,千丘田渠景观。小河集奇山、奇石、奇瀑、奇树、奇水为一体,两岸不仅有气势壮观的悬崖峭壁,而且还有猴群、野猪出没。河中有油鱼、剑鱼、娃娃鱼、螃蟹等。堪称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给人间的一块神奇绝景。

        时逢盛世,年轻一代中垮人满怀豪情,重拾壮志,书写作新的篇章。吴胜云是个退伍军人,他说他要和年轻的一代把中垮村建成美丽乡村。吴黔林是个养殖大户,他把自己养的娃娃鱼通过店商送到了城市的大饭店,如今又带领一群年轻人开始了养黄牛行当。吴胜武是个大学生村官,是村里的副村长兼文书。他说,现在农村“寡公子”多,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村寨建好。据他介绍:当听说村子在建民族文化村后,好多漂亮姑娘开始盯上我们这里,她们都穿着靓丽的衣服来村子里窜客了。他说,我们不能“等、靠、要”,我们要自己行动起来。村子的东寨门建设好了,他还要恢复西、南和北四大寨门,要建三座长亭,建立苗族古歌传习所,建二十亩荷花池,三公里杨柳依依河堤,步道具要修到小河河谷里去,让青山绿水发挥经济优势。耇保福是位八十六岁的老退伍军人,他说,好多年来,我以为我们看不到村子的希望了,如今年轻一代的年轻人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来建设家乡,他要努力地活过一百岁,让自己那一肚子的苗族古歌传承出来,让年轻一代传承下去。施秉县苗学会为配合村里建设美丽乡村这一小小的战略思路,会长潘家相将自己的“施秉刻道文化博物馆”迁进了村子,还在这里建立了“王朝文研究基地”。贵州大学“杨柳塘社会文化研究基地”将中垮村列入课题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基地。王朝文老省长更是信心满满,他说:“我是黄平人,可我也是施秉的中垮人,我是从那里走出来的,我要在有生之年去那里住一住。”激动时,他告诉施秉县苗学会会长潘家相:“感谢乡亲们还记得我这个人,我对那里一山一水都十分熟悉,门口那条河没有干吧?小河河谷的猴子还有吗?你们要保护好。我没有什么送的,我就题写几个字,送给家乡人。我老了,我的字不好,但只要家乡人记得起我这个苗族老省长就行了。”于是他用颤抖的手题写了寨名。石朝江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哲学、民族学。他听说这里成立“王朝文研究院”,自告奋勇当起这村子里的院长来。

        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从节会活动,到村子里人的精神面貌我们至少能读懂些什么。我祝愿中垮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0一六年二月十一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