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返回首页

8551110535的个人空间 http://www.56china.com/bbs/?19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跟随雷艳下苗乡

已有 926 次阅读 2016-4-11 22:57



 

    说实话,我对于雷艳确实不熟。早在很多年前,当她以一首《刺梨花》获得“贵州新人新歌电视大赛”二等奖之后,我才知道家乡原来有这么一个人。听说再到后来,她被挑选担当大型歌舞诗“多彩贵州风”的主演之一,并伴随着这股“多彩贵州风”,巡遍了全国30多个省市,还走向了诸如加拿大、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际城市。不过,对于歌,我是外行,在乎的并不多。当《家乡的味道》从央视里唱出来之后,我真激动了,因为她唱响了中国。加之这首歌词是玉蜀儿写的,玉蜀儿是才女,这个千年的“白狐”,因《白狐》窜红网络,被誉为“现代版李清照”。我在贵州民族报工作时,就曾采访过她,她赠了我一本《千年白狐》一书。再之后词集《我在贵州等你》出来了,“家乡的味道”由两个才女演绎得淋漓尽致。“家乡”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中华大地。

    奉力是个民族文化的热心人,是个入偏三十五年,怎么也学不会施秉话而又容易邂逅美丽的人。他说,雷艳要回施秉一下,要我陪同去走村窜寨。也罢,我习惯于乡间行走,这对于我算不了难事,更何况有美女同行,何乐而不为。

    雷艳,城西施家冲人,施家冲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落,这里因于清末出了被晚清国学大师俞樾(章太炎的老师、俞平伯的祖父)誉为晚清“中兴名将”的罗大春而名声在外。 

    在舞台上,我们所见到的形象似乎“高大”一点,而此站在我身旁的人则小巧得多。一件黑色的外衣,围着一条方格的围巾,素颜出行,你无法相信这就是站在舞台上星光璀璨的歌星。

    陪同她一起来的有贵州大学的刘锋博士——这是一个教博士的博士。还有刘博士的夫人吴小花博士,以及随行的媒体记者。

    她们此行的目的是回来了解传统村落文化的。雷艳说:“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的省份,我们施秉的屯上历史悠久,是刻道文化的发源地,我在(全国)两会期间,倡议了一个‘9+1’帮扶计划,对传统村落进行帮扶,首选了施秉县杨柳塘镇屯上、高塘等苗寨。这次调研就是看看具体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希望与大家一起沟通,掌握更多一手资料,为传统苗族村落的保护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此行正值一年一度巴梭芦笙会举办的日子,雷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她说这是个好机会,我终于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唱歌了。是的,她回施秉多是在县城或重大节日的集会上唱过歌,而真正进入这片苗乡并在节日上唱歌那还是第一次。

    天公不作美,前日还是阳光灿烂,经过一晚的雾来水往,此时的巴梭芦笙会活动点已泥泞不净。好在泥泞挡不住“芦笙情”,人们遁迹着那千年不变的规矩,仍旧要跑到这里来。

    从乡村公路进芦笙场地,有一公里之遥,按理这算不长的距离,可田坎经过一夜的润泽,滑腻得利害,稍不注意就会滚得一身的泥巴或跌入水田之中。我对他们说,你们感受到巴梭人的艰辛了吧,巴梭芦笙会是黔东南最大的几个芦笙会之一,而这芦笙坪可能是全国最差的芦笙坪了,你们得想想办法呀?我想,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想,但我知道雷艳的心里是酸楚的,一个全国名人,她故乡的芦笙坪则是这样一种境况,让人何不纠心?让人心碎?是的,这得靠大家努力,雷艳也是这样说的。

    芦笙会设有表演台,主要是用于人们上台展示技艺的场地。巴梭人并不傻,他们借用田寮的高坎搭建了一个芦笙展演台,并配着彩色的背景。为了尊重,也为了让乡里人能一睹雷艳的风彩,组织人推迟了开幕的时间。

    雷艳一身的苗族盛装,走到台上,掌声也便想起来。没有配音,那一首《家乡的味道》也就如期而至。此时此景何曾不是家乡的味道——高高的山梁,它静静睡着,  在梦里远眺。古老的飞歌,  唱满秋夜春晓。烟袋留着阿爸的味道,花带绣着阿妈的味道,米酒飘着丰收的味道,飞歌唱着家乡的好……

    来了一曲又一曲,半生不熟的苗语,既有情感,也有韵味。能让乡里人听到,油然浮生自豪与荣耀。家乡长出的“刺梨花”,亦然香漂“家乡的味道”。能说什么,乡人知足了。巫务是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她问:她真是个苗族姑娘吗?我作了肯定的回答。老人茫然,甚感几多的失望:现在芦笙场不再有苗歌的声音,台上多是唱“迪哒”歌,更听不到游方的声音,现在苗歌消失了,有人来唱苗歌,好好!!

    屯上是一个大大的苗寨,古树环绕着整个村落,地处巴梭苗寨的中心,是个美丽的苗寨。这里的人喜爱《刻道》古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道》的传席基地。在这里,我们还能见到十多个《刻道》文化传承人。这是雷艳必须考察的村落。当舞台的歌展示之后,我们去了屯上。

    吴清华是屯上村的支书,也是个民族文化爱好者,他的情歌唱得好,他的芦笙吹得漂亮。听说雷艳要去考察,他前一晚上都不能入睡,早早就起来杀鸡杀鸭了。找来了几个帮手,在大门上挂起了牛角酒杯。红蛋也染了一大堆,用棕叶子串了起来,挂在屋檐之下——谁都知道,这是有贵客的象征。

    吴清华家的大门口,长着一棵杏子树,淡黄色的芽孢里现出花蕊,余香漂荡着。从芦笙场到屯上要爬很高的山路,雷艳、刘锋等一行人上到这高原村落时,并没有看到一丝豪的疲惫,或许是兴奋,疲惫已消失了。

    客人一到,苗歌荡起,把守住大门的牛角酒手已控制了进屋的大门。吃牛角酒是苗族的一种迎宾形式,表示对客人的满腔热情。苗族人民自古以来,郊把拼牛当作家中的宝贝。因为牛每年娜要为人耕田种地。他为给人类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当牛死了之后,仍旧有着至高无尚的地位,用牛角敬酒,对客人表示尊重,对牛表示敬重。因此,苗族人总把俊男比作牛角,牛角也就成了礼义的象征。能喝上牛角酒,是客人的荣耀。

    同是苗族,又见这样的礼遇,雷艳、刘锋等人也倍感荣幸。刘锋半推半就,一咕噜下了肚。雷艳则又是飞歌,又是古歌,“折腾”了半天才入席。

    宴席,是长桌宴,宾主对坐,两排四行,将堂屋挤得水泄不通。鸡鸭肉自不在话下,几寻酒下肚,大家便热络起来。先是祝辞歌,后入席酒歌。《刻道》是屯上必唱的古歌,吴通贤是“刻道”传承人,他知道这是他的“工作”,手上早备了一根歌词棒。既然来到屯上,了解《刻道》是雷艳必做的课题。她象一个学生一样,虚心地听吴通贤歌师的解读。她说,我是有名的歌手,可我对我自己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传统的古歌要传承,但让自己的民歌走向世界,还得要认真的研究,能否寻找另外一种可演绎的平台,让这样的古歌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她说,传统村落、民族村落有着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之称,如果没有了自身的文化作为载体,保护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她在今天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村落的议案”,此行,就是要履行这一代表的职责。并与民族文化传承人及有关人士探讨刻道文化的保存和传承问题。

    雷艳说,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的省份,在(全国)两会期间,倡议了一个“9+1”帮扶计划,对传统村落进行帮扶。据了解,众筹“9+1”保护传统村落是指邀请由文化学者、建筑专家等方面的9人,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同时,通过向社会公开众筹,参加文化公益众筹项目的网友和支持者可选择从9元、99元、999元、9999元直到999995个不同的资金支持。用“9+1”的方式参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让无数个“9”的力量参与到传统村落这个“1”中,通过“9+1”众筹,推动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和民族民间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发扬。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谢过了主人,脸上打上了花猫,挂上了红蛋……我们回城了。

 

相关链接: 雷艳,中国苗族民族歌手,贵州省歌舞团独唱演员,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城施家冲人,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毕业,20072月当选黔东南州第十届政协常委,2008年被团中央等单位授予 “全国十大青春梦想者称号,2010年被评为中国绿色宝贝环保大使。 全国人大代表。

 

                          0一六年四六日于施秉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苗学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