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上“正本清源”,回归中国气魄、中国情怀,在现实运作中主张运用多种手段振兴民族艺术产业,都贯穿了龙瑞热爱中国文化、并为其殚精竭虑的这条精神主线。
在一个冬日的上午,中关村杂志社一行三人走进了北京西三环的中国国家画院。穿过曲折的长廊,路过错落的假山,在一个楼道的尽头的房间里,我们见到了一位相貌敦厚,身材挺拔的长者——他就是原国家画院院长龙瑞。龙瑞先生谈起艺术和艺术市场来,立场鲜明、思路清晰,让来访者深受启发。
在艺术上的“正本清源”
虽然有着国家画家院长、博士生导师、《美术观察》主编、全国政协委员等头衔,我们仍然愿意把龙瑞首先看作是一个山水画名家。龙瑞自己介绍,他最早是学工艺美术的,对设计、构成的抽象意识比一般的中国画家要敏感一些。开始搞山水画创作时,他在画面上用了一些构成的方法。搞了几年之后,发现用毛笔和水墨画进行几何设计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于是开始转向对前辈大师的学习与研究,回归到李可染和黄宾虹。李可染先生是他攻读山水画研究生时的导师,因此他很自然地受到李先生画风的影响。李家山水强调造型,画面各要素的统一和谐性在中国山水画传统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对山水造型的强化和提炼,其笔墨的深厚意蕴以及时隐时见的内美,尤其他所营造的肃穆庄严的境象,都对龙瑞有极大的启示和引导。但龙瑞在经过尝试后,发现自己在气质上和黄宾虹更接近还是黄宾虹,“黄宾虹走的不是北宗渐修渐悟的苦修而取正果的路子,他是‘一超便入如来境’。他少年时期便以笔法为作画的核心,笔法随他的学养和道德、人格修养一起成长。他在自然山川、社会景物、评画、碑帖中悟到的全是笔墨,而笔墨对他而言,又是宇宙的本质——道的显现。所以,只有他能喊出 ‘中国绘画舍笔墨无它’的口号。”这点足以让龙瑞倾慕。
于是,龙瑞从黄宾虹在“幽居燕市”时期的作品入手,潜心学习。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黄宾虹完全可以和李可染衔接起来,龙瑞可以在“李家山水”之中把双手伸向“黄家山水”。这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但这种回归不是简单的复古,或者无原则地对传统的捍卫,而是在经历不断试验和探索后对中国文化艺术本体的进一步体认。这种回归,也不是机械式的回归,而是带着新鲜的印记去拥抱自己的精神家园。
艺术怎么和市场结合
毫无疑问,不管是近来风起云涌的艺术拍卖会,还是前不久北京召开的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都昭示着一个文化艺术大产业时代的来临。对于中国山水画及其它民族艺术的发展走向问题,我们也请教了龙瑞先生。
作为中国山水画举足轻重的人物,龙瑞对国内外的艺术市场关切颇深,对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走向也关怀颇深。前几年,龙瑞去欧洲区转了一圈,看到有些大企业把艺术当作一个产业来运作,并进行长期的投入,这和目前中国在文化艺术产业方面的急功近利截然不同,让他十分感慨。他认为,中西方文化艺术产业不同现状的部分原因是:国外往往有大财团、基金会等进行长期的运作,国内却很少有。国内虽然也有基金会的形式,但基本还是政府出资的,很少有企业真正参与进来。这固然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但也和我国的配套政策环境有关,比如西方企业出资支持艺术事业,可能会获得税收减免的优待,而中国还缺乏类似的配套措施。
龙瑞坦诚在艺术品的发展是需要市场运作和包装的,凡高的作品在其生前缺乏运作,就是卖不掉,现在他的画少的卖上千万美元,多则卖一亿美元。西方现在的一些做法则值得我们借鉴。西方人投入资金、采用市场化手段运作艺术文化产业已经获得先发优势,近几年,西方的资本对我国文化艺术市场的渗透比较厉害,如果不是这次金融危机,这两年西方尤其是欧美国家对我们的文化市场的占领可能会更多。龙瑞认为,近年在美术上,特别是当代艺术作品的市场繁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外国的资金在里头支持,798艺术区等在市场运营方面都比较成功。对于国内而言,中国大连的万达也做得不错,他们也做艺术品,先做吴冠中的作品,投资几千万,一直做,做到国内的价格比较高,他们基本能保证艺术品不断升值。
龙瑞还指出艺术品市场运营的还存在一个选项问题,实际上,美术(艺术品),在西方的艺术产业中是最大的一个门类,我们国家一谈到文化艺术,则常常联想到演出之类的内容,即唱歌跳舞等,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过去老把文化和宣传挂在一起,以唱歌跳舞的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个当然无可厚非,但无形中忽视了美术等艺术品在艺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民族文化生命力需要延续
在国外游历的时候,龙瑞看到,在美国、欧洲,日本也好,很多大财团、大银行的总裁办公,董事会办公室等地方,简直就是艺术馆,这说明人家很重视这个事情。我们现在的文化则有些乱象,有些企业老板投资艺术品只是把它当作纯粹的用来赚取升值差价的商品,而不愿意去真正去了解艺术和艺术家。而从艺术成就来说,民国时期我们产生过很多大师级的人物,现在我们改革开放30年,好像没有出现可以和那些大师们比肩的人物。龙瑞坦言我们现在的文化领域出现一定的乱象,缺乏一个核心的东西。尽管从政府的政策导向上来说,是鼓励民族文化复兴的,但在艺术上,我们对民族文化缺乏一个整体的观照,没有一个宣示,在很多时候文化只是仅仅作为一个符号而存在。
说起目前我国艺术市场的流行趣味与倾向,龙瑞颇感担忧。在国外展出的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展,暴露了一些中国的负面的形象,价值取向上似乎出现了一定问题。而在与此同时,在现在中国国力日益强盛的情况下,中国文化怎么走向世界,却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形式,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本土文化艺术,并愿意广为传播,我们出去的时候有时就拿不出什么东西来,或者拿不出有真正有代表性的东西来,这是当前某些主管部门最困扰的。龙瑞坦言,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政府,光靠艺术界也不行,也应该包括企业界,这特别重要。
龙瑞认为艺术和文化不像科学那样具有精确性。而正因为其“模糊”,我们反而需要一个旗号。“你要鼓吹什么,打造什么,鼓荡什么,应该旗帜鲜明。”龙瑞强调,“不是说我们完全要复古,也不是反对西方的艺术,它们是各有各的领域。我们在这个时候要从本土文化上,特别是从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文化上,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拿它作为我们前进的基本坐标。”
在艺术上“正本清源”,回归中国气魄、中国情怀,在现实运作中主张运用多种手段振兴民族艺术产业,都贯穿了龙瑞热爱中国文化、并为其殚精竭虑的这条精神主线。因此,他既潜心艺术,又关注市场,看似矛盾,实为一体,延续中国文化命脉的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龙瑞简介
龙瑞,1946年生,四川成都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为李可染先生研究生。历任中国画研究院专业创作人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国家画院院长等职。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于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京西宾馆、香港特区政府等处展示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