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薅草锣鼓:愉快的劳动之歌

2009-02-18 16:25:02 作者:56china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又是一年绿满山。四川青川县乡村的田野间,阵阵铿锵的锣鼓伴随着旋律优美的山歌子响了起来,村民们踩着节奏欢快的鼓点,挥舞铁锄轻松愉快地薅着地头的杂草:
  
    “遍地黄花开,歌郎下山来,打动锣和鼓,惊动众客来;一二三四五,进地把人数;多则五十个,少则四十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九八七六五四,七六五四三二一;众位客们莫在意,听我说个古怪并稀奇;楼上哪有牛耕地,喂猪哪有人在骑;茅草开花结成米,鸭子下蛋孵成鸡……”

\


  
    “叫声小哥儿哟,我的人嘛;不做庄稼就不得行哟,五黄六月到还好嘛;十冬腊月就饿死人哟。”
  
    这种鼓手边敲锣鼓边唱山歌的音乐形式,就是在四川北部山区世代传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川北薅草锣鼓。它把民间文化与音乐融入艰苦的劳动中,是川北山区民众聪明智慧的结晶。
  
    薅草锣鼓又俗称“打锣鼓草”、“薅锣鼓草”或“撵锣鼓草”。
      
    每年的七八月份除玉米草、黄豆草时,当地的劳动者们集结在一起,一字型沿山坡地排开,一人敲着锣,一人击着鼓,有节奏地边敲边打边歌唱,为劳动者鼓舞士气,统一步调,消除疲劳。  
      
    敲锣打鼓者多为地方有知识、有威望的老者或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敲锣者称“歌郎”,打鼓者叫“联手”、“同路”。

\


       
    早上8点左右,锣声一响,就告知人们该出工了。锣手走在前面,其余人闻声跟在后面,在山间小道上逐渐连成一线,俗称“牵线子”。到达农活目的地,歌郎首先起歌头,在锣鼓齐鸣中高腔开场。接下来是“安五方”,有的歌郎拜东西南北中五方神灵,有的则直接拜天地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在一天劳动中占去大部分时间的是说正文。唱词内容既有成书的唱本,也有民间口头流传的有固定格式的七字文或十字文。劳动中,若发现有人落伍掉队了,歌郎就会来到其身后,用力敲锣打鼓,激励催促落伍者赶上来。
      
    歌郎引吭高歌、激情飞扬,劳动者快速除草、你追我赶,呈现出鼓乐喧天、欢歌笑语的热闹场面。
      
    薅草锣鼓不仅能保证除草的进度和质量,还可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笑声中变得轻松,让劳动者充分享受到劳动的愉悦。
 
    川北薅草锣鼓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四川北部山区农村的群众性民间文化,俗称“薅锣鼓草”、“撵锣鼓草”。一般在每年的六、七、八月份大伙在一起除玉米草、黄豆草时唱的一种山歌。薅锣鼓草不仅能保证除草的进度和质量,还可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笑声中变得轻松,让劳动者充分享受到劳动的愉悦和快乐。川北薅草锣鼓是川北山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先贤遗留下来的优秀民间音乐文化。据悉,青川县有关部门正在认真发掘、整理、保护川北薅草锣鼓。

\

  川北薅草锣鼓一般在二道苞谷草或锄黄豆草时进行,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唱歌与锣鼓交替进行,从早到晚不唱重歌,程序完整,歌郎在数十人的薅草队伍中起指挥作用。

  薅草锣鼓一天的过程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或排歌头)、安五方(或拜五方)、说正文、耍歌子、办交接。

  薅草锣鼓的锣鼓节拍主要有七排子、九排子、十二排子、花排子。

  曲调和唱词按字数分为七字谱、十字谱,此外还有五字谱等多种曲调及口授心传的传统唱词和即兴唱词等。演唱作品主要有《韩湘传》、《八仙图》、《鹦哥记》、《清官图》等,以及一些山歌如《二面麻柳叶》、《三月百草青》等。

  川北薅草锣鼓内容丰富,唱打方式真率、质朴,传承历史悠久,口头传唱歌词万余首,其曲调简约明快,独具特色,极富感染力,极大地丰富了大山深处群众的文化生活。保护和传承川北薅草锣鼓,必将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上一篇: 听!城里飘起原汁原味木洞山歌

下一篇: 回族传播花儿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
  • 游客

    民族音乐的重要形式!

    2009-06-14

  • 游客

    我是土生土长的青川孩子,我对我们青川的锣鼓草很感兴趣,我很希望能成为它的传承人.我愿为此出力.

    200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