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博客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媒体联盟

[中国文化报电子版]

2010-08-16 20:06:2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保护好民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即将进入21世纪的整个旅游业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因为保护好最富有文化内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等诸多景观,不仅关系到遗产自身区域旅游发展的面貌和状况,而且还关乎着遗产地所在国能否肩负起保护好这些遗产的责任与义务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所在国的政府是否有能力保护这些遗产的等一系列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23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了联合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且还有4处遗产在今年底也将被列入其中。中国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文物大国,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加强我国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学术研究,不仅对其他遗产所在国的学术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促进遗产地所在的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首届“八达岭长城世界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为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8月13日至15日的3天研讨中,来自印度、埃及和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所在地10余位代表和1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保护与利用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并草拟了一份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一封建议书。研讨中,代表与专家们热爱遗产、关心遗产利用的拳拳之情和富有前瞻意识的真知灼见,使整个会议热烈扎实。他们的观点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和理解文化旅游的内涵和对我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都有一定启示价值和警示作用。

    面临的问题

    与会的代表和专家在研讨中一致认为,在一些欠发达的国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对不可再生的世界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致使急功近利的欲望膨胀,不能对这些遗产的利用进行一种科学的规划和研究,没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由此导致对文化和自然遗产被超负荷地利用,保护不够,有的甚至遭到破坏和毁灭。
    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专题性学术研究缺乏系统,特别是对这些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诸多内涵缺乏应有的社会舆论宣传,致使广大民众缺乏保护的观念和意识,乃至于盗窃走私文物的行为仍屡有发生。文物保护意识的强弱,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对此,欠发达国家更要予以重视。
    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所在地的旅游景区,商业气息过于浓重。这不仅破坏了景区所应具有的文化气息,而且影响和破坏了游客对景区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感悟,旅游景区陶冶人们心灵的社会效应也就无从谈起。
    在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缺乏科学的专业研究,如自然灾害的风沙和工业污染的酸雨文物的破坏作用正在加大,对此文保部门要加强研究。

    基本对策与建议

    第一,对文化和自然遗产利用,一定要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策略。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主任乔雨,在会议总结性的发言中,根据世界通行的关于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界定和八达岭长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实践,对此作了阐述。他说,“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个定义,与专家们提出“保护愈好,利用愈久,效益愈丰”的观点,是我们保护和利用世界人类遗产的基本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和谐状态,而是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必须考虑资源开发、投资取向,技术发展导向及制度变迁等因素,使现在和未来的需要达到和谐一致”。因此八达岭旅游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第一,在资源的占有利用上要处理好今人与后人的关系。任何人对资源的占有和利用都不能采取掠夺的、破坏的方式,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有意或无意地剥夺后人对资源的享用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立足长远,要多为后人着想。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通过开发创新产品与配套增殖服务来发展旅游业。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同高科技、知识经济相结合,有创新意识。唯有此,才能达到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八达岭长城大博物馆建设战略和残长城景区开发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而形成的。与会的专家对八达岭长城这些举措和把八达岭长城建设成大博物馆的构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长城学会副会长,著名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先生,结合世界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情况,对中国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景区的保护情况作了介绍。他提出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淡化景区商业气氛、加强规划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埃及金字塔代表介绍了埃及拟建的高速公路要远离金字塔5公里的情况,阐述了建立文物保护区范围的重要性。印度代表莎尔玛在介绍泰姬陵保护情况的同时,阐述了加强生态保护和开发旅游要慎重的观点,特别是对旅游景区的旅游容量要有科学评估和对旅游景区不能搞免费日开放的观点,也得到了与会者肯定和赞同。
    第二,正是在上述研讨的基础上,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吉人先生,从加强世界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本身研究的角度,初拟了一份致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建议书,后经与会专家讨论后,确定了该建议书的框架内容。建议如下:
    一、建议各国各地区政府、把保护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整体规划结合起来。确定保护项目,规定保护指标,提出保护措施,规范保护程序,建立和健全保护机构,增加保护投入。世界遗产委员会要定期派员进行考察监督。
    二、各国根据自己保护遗产的工作基础情况,建立和完善保护遗产的法律,并成立保护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特别法庭。对于毁灭、破坏、掠夺和走私文物的要依法治罪。各国联合制定公约,共同打击文物犯罪。对于以战争和其他暴力行为毁灭遗产的,应追究其罪责;对于掠夺他国他民族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或走私文物的,国与国应联合行动,进行侦破,并建立引渡罪犯和追回文物的公约。
    三、世界遗产委员会还应设国际文物保护奖,奖励为保护人类遗产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四、建议各国政府要组织专家对发展旅游与保护人类遗产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既能保护好人类遗产,又能发展旅游的科学措施和办法,并针对各种情况、各种矛盾、各种难题,制定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细则”,使人类遗产的保护工作和旅游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各国还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防止自然灾害造成的对人类遗产毁坏的先进科学技术。要定期召开世界遗产研讨会。
    五、国际和各国政府都要大力资助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从科学理论、技术和经济上予以援助。《中国文化报》,2000年08月21日 (崔成泉)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