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媒体联盟

[中国民族报]

2010-08-16 20:39:0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有文化共识,才有文化发展

 
\
  近年,在学界、民间以及官方,拯救传统文化、复兴儒学的声势呈扩大趋势,有人提倡读经,有人发表宣言,有人召集座谈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需要构建一种相互适应、相互补充的新型关系。图为曲阜祭孔仪式上的鼓舞 资料图片

  随着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文化产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文化竞争力问题逐渐被各国重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其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自然资源。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正处于提升文化竞争力,促使中国经济由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文化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

 

 

  如何提升文化竞争力?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文化民族主义思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抗衡外来文化的冲击。持这种观念的人,把文化竞争力看成是文化战斗力,把提升文化竞争力等同于提升中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对抗水平。事实恰恰相反,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和军事竞争力的提升不是一个概念。</p>

 

  在&ldquo;经济全球化&rdquo;、&ldquo;数字地球”、&ldquo;地球村&rdquo;时代,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一样,是通过参与世界文化新格局的建构来实现的。今天,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孤悬于世界之外单独地发展经济。同样,文化的发展也不能闭门造车。地球村时代,经济和文化都必须在“贸易”中求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由此,在笔者看来,我们要对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念保持足够的警惕。一般说来,复兴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说法本身是不错的,但是,这种思路里常常包含着某种文化民族主义的成分。这些人认为,文化竞争力只能依靠民族传统、民族信念、民族智慧、民族根基,所谓提高文化竞争力就是提高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等等。</p>

  文化何以发展,&ldquo;取今复古,别立新宗&rdquo;,自己的根自然不能忘记,但是,更重要的是“取今”,从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他国的文化中汲取养分,才能革新传统文化、振兴当代文化,进而达到&ldquo;别立新宗”、开创文化新途的目的。发展文化并不只是复兴民族传统文化就能做到的,而走狭隘文化民族主义之路,更是要不得。</p>

  提升文化竞争力,我们会非常自然地想到文化多元主义,许多人认为文化多元主义是发展文化的必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一般说来,文化多元比文化一元好。近代之后,中国发生巨大变化,作为异质文化的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神经产生了刺激作用。&ldquo;民族”、&ldquo;科学”、&ldquo;进化”等词汇的引进,带来了中国文化的飞跃式发展。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被西化的过程。一方面,近代以降,我们所面对的&ldquo;西方文化”,实际上是融合了东方文化的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我们所面对的&ldquo;西方文化”,还是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文化现代化洗礼之后的西方文化,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史理解成西化史。文化本来就是在共生中共融,进而共进的过程,很难说,谁被谁同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只存在谁更开放,谁更愿意接受异质文化影响,进而完成自我更新的问题。</p>

 

 

  在文化引进,进而是文化多元的基础上,当下中国文化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是缺乏文化共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一直处于两难的困境中:传统文化不再占据统治地位,外来文化在中国又不能生根。在这种处境中,我们的文化一直是游移的、没有定性的,中国真正自生性的现代文化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建立起来。</p>

 

  20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处于某种文化转型的状态中,当下我们的文化的诸多特征都是转型期文化的特征:(1)国家意识形态文化与知识分子的意志形态文化、大众意象形态文化之间存在不亲和的问题。社会文化割裂为互相抵牾的3大块,知识分子没有充当意识形态和意象形态之间缓冲器、调停人角色,意识形态文化逻辑和意象形态文化逻辑脱节。(2)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脱节。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失去了固有的亲缘联系,经济上割裂为两个等级,文化上割裂成两个类型。(3)中、西文化之间存在鸿沟。西来文化浸染中国多年,但却无法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西来文化常常处于孤立独存的状态;东方文化又浮游飘零,不能为当代人真正坚守,两者互不理会,多元杂处,却不能融汇贯通。(4)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割裂。近年来各地风行形式上的祭孔尊儒,但是,真正的儒教精神却早已湮没无闻;另一方面,&ldquo;五四”以来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化却无法形成合力,现代文化内部矛盾丛生,处于割裂状态,不能以整合统一的面目与传统文化对话。以上种种,都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浑然杂处、万花缭乱,却不能融合交汇的特征。</p>

  凡此种种,都使笔者认定,中国当代文化的根本问题是多元杂处又不能融合交汇的问题,我们缺的不是多元文化,而是在文化多元之上的普遍共识——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共识。只有达成共识的文化才是有竞争力的文化,否则就是一盘散沙的文化。没有主导精神的文化,没有大众共同支撑的文化,一句话,没有共识的文化,就不可能形成凝聚效应,就不可能有竞争力。它只能导致分裂——文化价值观的分裂;导致虚伪——真正发生效用的底层文化形态和显层文化形态脱节;导致萎缩——文化因为分裂和虚伪而缺乏创造性,没有生命活力。</p>

  多元文化并不天然地能够带来文化竞争力。由于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以及短时期内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在大众心中成为十分严重迫切的问题,西来文化作为救命稻草为大众渴求。辛亥革命以后,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中国获得短暂喘息的机会,大众更是掀起实验各种主义和思想的热潮,可以说,西方的任何一种思想在当时的中国都可以找到代言人和信徒。一时间,军国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纷纷登场,中国社会成了各种主义的实验场,但是,&ldquo;五四”文化革命的结果是什么呢?&ldquo;五四”之后,中国社会处于内战和割裂状态,中国文化依旧凋敝。这充分说明,多元文化并不一定给民族带来福祉。&ldquo;五四”文化的真正问题是:有多元,却没有共识,多元反而成了文化的坏处。</p>

  一个没有共识的文化不可能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进而,一个没有文化共识的社会也就不会有大众的认同意识产生。难以想象,只有离心力没有向心力,只有离散力却没有凝聚力的文化会有竞争力。因此,笔者认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文化共识,文化需要多元的活力,同时也需要共识的向心力。</p>

 

 

  真正的人文精神其实就是在全球化、市场化、世俗化基础上形成的以大众为文化主体的,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共识”。只有确立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能接受的普世性文化理念,文化共识才有可能。可以预见,一个具有时代合理性的、为大众接受的、世俗化的共识文化的成型之日,方是新的人文精神得以建立之时。</p>

 

  建立文化共识,我们首先要树立由大众主导文化的意识。未来的共识文化一定是和大众日常生活亲和的世俗文化,它不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强加,也不是知识分子意志形态的教导,而是大众意象形态的自我型塑。世俗文化的建构,很难由某种单一政治力量主导,也不可能由某种精英意识主导,世俗文化的建构必须由世俗文化主体&mdash;—大众来实现,只有当大众成了文化建构的主体,才可能出现大众能接受的共识文化。实际上,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外部强加的,政治和精英的规训只能暂时起作用,真正的文化意识一定是自生性的、大众的、世俗的共识文化,一定要由大众主体来建构。建立文化共识,前提是树立大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尊重大众的文化意愿。</p>

  其次,市场经济时代,共识文化建构的途径应该是文化产业,文化建构应该通过市场行为来完成。我们不能一提起文化就觉得它是&ldquo;高高在上的,作用于人的灵魂的,是高标的,因而也是和市场对立的&rdquo;,这样想,我们就错了,真正的大众的文化一定是可消费的。不能消费的文化,可能是贵族的、脱离大众的、没落的文化。新的文化共识将以文化市场来建构:在文化消费的行为中,大众通过文化市场的消费行为参与文化建构。大众愿意付钱购买的文化产品渐渐地生存了下来,而那些脱离大众需要,不能给大众以真正的启迪和提升的产品则会失去市场和人心。这样,大众通过市场消费行为确立了自己的文化基准,也进而确立了文化共识。因此,建立文化共识,在当下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重要的途径是发展文化产业,通过产业化途径繁荣文化,而不能再走过去的政治推动的老路。我们要相信市场,市场不仅仅带来经济效益,也会带来精神效益。好莱坞电影是市场化的,但是,谁能说,好莱坞电影不是正面宣传美国精神、美国共识的典范呢?中国也一样,市场并不像一些人文学者想象得那样堕落,相反,市场有自己的高傲灵魂,有时候它比我们的知识分子精英要高傲得多。</p>

  第三,建立文化共识,要从整合社会资源开始,如果我们的社会被人为地割裂成城市和乡村、富人和穷人、官僚和贫民,文化共识就无从谈起。城市有城市的文化,乡村有乡村的文化,它们互不沟通,甚至彼此敌视,谈何共识?从根本上说,文化的问题根源于社会的问题,只有社会的问题解决好了,文化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p>

  第四,重视知识、提倡创造、维护版权,为文化创造提供外部制度环境。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有共识的文化,一定是在制度环境上提倡创造、保护创造的文化。当下,中国要以维护版权为中心,重视文学艺术等创造性劳动,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是知识经济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没有这样的制度环境,文化产业就不会有真正的保障,文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性发展。</p>

关键词:中国民族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