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多声部合唱

2012-12-13 19:40:22 作者:编 来源:中国非物质遗产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尽管没有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在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上,并以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传达出来


 

\

羌族多声部民歌(四川省文化厅供图)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尽管没有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在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上,并以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传达出来,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民歌就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羌族的多声部民歌仅存于松潘县小姓乡与镇坪乡的少数羌族山寨。这里地处高山峡谷地带,仅临镇江关至毛尔盖的一条公路,交通闭塞,往来不便,构成了“羌族多声部民歌”赖以存留的特殊地理环境。

  羌族多声部民歌从其歌种与曲目的丰富、形态的稳定、结构的完整、歌唱的成熟和风格的古朴来看,无疑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因而羌族多声部民歌具有独特的历史、审美与研究价值;羌族多声部民歌所在的松潘县小姓乡与红原藏区毗邻,其生活已受到藏族文化的影响,从他们的服饰上就可看出这一点,这里的羌族有着一定藏羌融合文化的特征;同时,为研究其他藏缅语族多声部民歌提供了借鉴。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原生态唱腔,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上最古老的一种唱腔,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多以领唱与跟唱组成的二声部方式演唱,偶尔也会出 现三个以上的声部。歌唱时先由一个人起调,随之有人和音、补音,少则几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人,气势恢弘。古歌主旋律不变,随着人的情绪高低,补音与和音的旋律此起彼伏,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即兴之作。2008年6月“羌族多声部合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藏缅语族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的代表,其旋律多为五声性,两个声部一般采用领唱先起唱,跟唱声部相隔一拍或数拍与领唱声部重叠,句尾以同度相合的进行方式。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二声部频频出现四、五度及大二度音程的纵向结合;或跟唱声部超越领唱声部;以及我国其他地区少见的大幅度慢速颤音唱法,都在我国民间多声部音乐中有着鲜明而别致的特色,并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羌族多声部民歌均由二声部构成。羌族民歌具有典雅、朴实、优美、抒情的风格。其中“锅庄歌曲”则更为别具一格。依据不同的歌唱场合、社会功能及歌唱形式,可将羌族多声部民歌大体分为山歌、劳动歌、酒歌、风俗歌和舞歌五类。

  山歌,山野间唱的歌曲,主要有《哈依哈拉》和《哈拉哈依》两种。《哈依哈拉》以歌尾所用衬词得名,是当地传唱最广的山歌。《哈拉哈依》则为情歌。山歌的歌唱形式为同声合唱或男女群体对唱,歌词无具体含义,仅借以抒发内心情感。这类歌曲具有音调高亢、豪放、优美、婉转的特点,旋律进行中常出现大跳,节奏自由。抒情色彩十分浓郁。

  劳动歌,一般是指在不同劳动场合或劳动间歇时唱的歌曲。流传较广的主要有《哈卢拉依》和《萨姆》两种。《哈卢拉依》为劳动时所唱的歌曲,歌唱形式为同声合唱或男女群体对唱;《萨姆》为劳动间歇时所唱的歌曲,一般由男性歌唱。劳动歌的歌词由虚词构成,无具体含义,曲调铿锵有力,节拍规整,节奏鲜明。

  酒歌,是礼仪性或敬酒应酬的歌曲。羌族有“有酒必歌”的习俗。一般是在节日聚会中或在婚丧喜事时由男性歌唱,在歌唱过程中, 伴随着请客人喝“咂酒”。这类歌曲或典雅、优美,或朴实、圆润,音调激越、粗犷,节奏较为自由。演唱者在拖腔声中还附“ 哈哈”声调。这是羌族民歌中最古老的一种歌唱形式。据羌民介绍,这类有关婚礼、迎客的羌族多声部民歌,没有固定的名称,与一般的有上下声部高低音之分的“男声二重唱”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风俗歌,一般是指男女双方在嫁娶前夕或婚礼结束时,以及节日聚会、祭祀等各种风俗活动中唱的歌曲。歌唱场合和歌曲内容都与特定的风俗过程密切相关。主要有《礼仪歌》、《婚礼歌》和《尼萨》等。《礼仪歌》为寨中女人迎接男人从神山归来或迎接客人到来所唱。《婚礼歌》形式多样。《尼萨》则为喜庆场合以盘歌形式所唱的歌曲,歌唱人数不限,男问女答,并伴以简单的手势和碎步。这类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均带有喧叙的特点。表现人民赞美生活和歌唱爱情等。歌唱过程中, 有的还要敲着羊皮鼓和铜铃, 充满着欢快热烈的气氛。风俗歌的节奏平稳,曲调庄重而流畅。

  舞歌,或锅庄舞歌,是指在跳集体舞时歌唱的歌曲。一般是在大的喜事、丧事的集会时, 由数十人或上百人在一起跳舞时歌唱。歌舞的形式是男前女后围成圆圈或弧形,边舞边唱。歌唱形式为男女群体对唱。舞蹈节奏鲜明,歌唱节奏的强弱交替感明显。锅庄舞歌有旋律流畅、节奏明快, 保持了古老的载歌载舞的传统。


 

上一篇: 活化传承,让建始“丝弦锣鼓”大放异彩

下一篇: 云南洞经音乐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