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濒临失传的木偶山羊舞

2012-12-30 12:36:59 作者:编 来源:天山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伊犁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艺术处处长叶尔江说:“富裕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的大繁荣让哈萨克族濒临消失的‘跳山羊’戏剧重新回到了牧民的生活中来

 

\

图为吐尔德别克表演“沃尔铁克”。

  11月14日,伊犁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艺术处处长叶尔江说:“富裕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的大繁荣让哈萨克族濒临消失的‘跳山羊’戏剧重新回到了牧民的生活中来。”

  据叶尔江介绍,“沃尔铁克”是指哈萨克族民间艺术“跳山羊”戏剧、“木偶山羊舞”,它是哈萨克族老人用木头和辅助材料羊皮或者马皮、牛皮制作的近似木偶的一种道具,用细线圈套在冬不拉弹奏者的手指上,并随演奏者的弹奏而牵动它一起舞动,曾是哈萨克族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种类,目前已濒临失传。

  11月9日,霍城县果子沟牧场妇联主席张洪玉说,牧业村牧业二队的残疾人吐尔德别克制作的木山羊能伴随冬不拉的弹奏翩翩起舞,该节目在牧场文艺表演中出类拔萃。

  牧业村党支部副书记巴哈提努尔说,在他40多年的生活中,翩翩起舞的木山羊似乎就是吐尔德别克独创出来的玩具,周围的人也从未听过、见过类似的东西。

  吐尔德别克夫妇的家距该牧场有7公里,他们靠夏季给人代牧、秋冬季干点零活来维持生计。

  走进吐尔德别克的家,卧室和餐厅内只有基本的生活用品,照明使用太阳能,冬天用马车拉煤取暖,一部小收音机是这个家庭了解外界的唯一媒介。女主人热情地拿出刚从集市上买回来的马肉招待客人。

  吐尔德别克的父母养育了3个儿子,长子因车祸失去了一只眼睛;次子吐尔德别克11岁从马背上摔下,落下残疾。

  生活的挫折让吐尔德别克更加豁达坚强。他说,父亲阿不都哈力克是果子沟牧场知名的歌手,在他15岁时,父亲给他讲述起人们制作的木头山羊会跳舞的故事,从此他就记在心间。

  经过30年的琢磨,吐尔德别克给木头山羊制作了一个舞台,在舞台上设置了一个外框,外框最上边的横木上钻一个小孔,垂下一条细绳。这条细绳固定在木头羊的背上,木头山羊的四肢灵活自如,双耳是用黑色软皮钉上去的,木头山羊的身上有蓝色钢笔画出的许多卷曲的线条,犹如羊毛。

  吐尔德别克自己没有冬不拉,朋友海拉提江将冬不拉借给他用了4年,终于让他完成了跳舞山羊的制作,并能自如表演。

  吐尔德别克先将细绳套在中指上,弹冬不拉时,木头山羊就开始翩翩起舞。慢慢地,他扬起歌喉唱起了牧歌。他的嗓音深厚低沉,音质纯朴真挚。那只在舞台上跳动的小山羊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左突右奔,似乎陷入困境难以突围,但是桀骜不驯的山羊始终不屈服,用长长的棕色弯角和白色身躯抗争着……它跳得越来越勇猛了。

  记者按下相机快门,拍下了吐尔德别克和他的“跳舞山羊”。州文化艺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那孜雅看到照片后介绍说,哈萨克族和蒙古族都有“跳山羊”艺术,哈萨克语称之为“沃尔铁克”。

  叶尔江说:“沃尔铁克”盛行期间,曾由多人同时演出,每人拉一只“跳舞山羊”。那木制的山羊还可以用油漆绘制成红色、绿色、黑色,有的甚至可以制作成大型的木山羊。“沃尔铁克”流行于50年前农牧区的各类节日庆典和比赛场合,为没有广播和电视的牧区生活增添了很多欢乐。

 

上一篇: 走进西藏最古老的舞蹈之一米纳羌姆

下一篇: 临武傩戏:源自千年古村的“戏剧活化石”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