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书画家

张志强的“漆画人生”(图)

2013-01-27 21:27:49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张志强的“漆画人生”(图)

——艰难守望中寻找“春天”

张志强正在介绍漆画 蒋振江摄  

中新网太仓2月28日电 题:“漆画人生”:艰难守望中寻找“春天”

作者:茅丽亚

“东方人发现了漆画,西方人发现了油画,这是东方与西方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对于漆画的文化价值,老艺术家胡一川赞誉有加。

但随着时代变迁,如今漆画的境遇却并不美好,甚至是在生存的困境中守望着明天。在中国漆艺家协会会员、太仓漆画领军人物张志强的心中,这更是一条不断摸索的坎坷道路,也曾因为生活压力想要放弃,但始终都被漆画的魅力所牵引,最后他给自己定位,这是“铁棒磨成针”的过程。

走近张志强,真是感觉他非常具有艺术家的气质,洒脱、超迈。但20余年的“漆画人生”让张志强深陷“爱与哀愁”中。

太仓的磨漆画是有历史的,1978年创办的太仓工艺美术厂,曾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那时,工艺美术厂最出名的就是磨漆画。磨漆画一度还走出太仓,名声在外。太仓浏河郑和纪念馆的磨漆画上过邮票,很出风头。

遗憾的是,工艺美术厂关掉后,磨漆画在太仓几乎销声匿迹,后继无人。但张志强对磨漆画仍然心心念念忘不了,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创作、研究,通过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法,不断开拓磨漆画的艺术空间,终于迎来了佳作频出。其漆画作品《时光》入选第二届全国漆画作品展、《水巷深深》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通古》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荣获优秀奖。他的作品纷纷被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外国友人所收藏。

漫步在张志强创办的太仓通古公司漆画展馆里,一幅幅江南漆画、创意漆画呈现在眼前,仿佛走进了千年时光的隧道。

“从小浸润在江南水乡的气息里,对江南水乡文化情有独钟。那些具有历史沧桑感与江南古韵的砖石片瓦,都激发着我的创作灵感,很自然地将其融入画面。”20余年来,张志强植根江南水乡,用古老的漆画元素,传递浓郁的东方神韵。他创作并获奖的《岁月交响曲》、《水巷深深》等作品,绝大多数是以水乡古镇为背景,选取古桥、老街、水岸、人物等为元素,生动再现江南文化的古朴、凝重和深邃。

著名民间文艺家冯骥才看了张志强创作的漆画作品后,称赞能看到这么专业的好东西很难得,鼓励张志强要坚持这种执着的精神,将漆画艺术传承发扬光大。

在展馆里,巨幅漆画《扬帆天下》夺人眼球。画中郑和宝船扑面而来、势不可挡,两侧船队远近不一、气势浩大,展现出海船扬帆出海、在大海中劈波斩浪的磅礴气势和宏大景象。张志强介绍说:“郑和是太仓的骄傲,他带领的远洋航海,为太仓留下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人文精神。这幅漆画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夜以继日赶制完成的,创作时郑和精神也激励着我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太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片众多,有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千年古镇沙溪、牛郎织女降生地等。张志强表示,他在创作中将江南水乡文化、郑和文化、七夕文化等太仓元素有机结合,把太仓文化底蕴展现给海内外。

漆路漫漫,在太仓,始终坚守的大概也只剩下张志强了。他说,尽管有着七千年的漆艺传统,可是现代漆画只能算是中国当代画坛上的一个新生画种。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漆艺家协会会员,张志强深切感受到传统与现代间的紧张和抗衡,感受到传统文脉、民族手工艺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

可喜的是,漆画的春天正在向张志强走来。2010年,太仓市创办科技文化产业园,张志强抓住这一契机,与人合伙成立通古公司,用“TG”字母创意图案注册商标。依托政府搭建的文化产业平台,张志强和他的公司首批入驻产业园,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发展。

去年7月,通古公司又与太仓健雄学院携手,联合创办了中国漆画人才培训基地。张志强告诉记者,建立这个基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国古老漆画艺术的精髓,基地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和引进中国漆画专业人才,在这里打造江南漆画艺术。

“弘扬漆画艺术,我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一起来,目前国内漆画艺术家队伍很单薄,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到漆画创作的队伍中来。”对此,张志强充满期待。(完)

上一篇: 郭敬明"御用"插画师:"风格就是心里想得到的梦"

下一篇: 任军:文明的自信在于选择“善”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