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缺憾”成就另一种完美

2013-01-27 21:27:49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张帆:“缺憾”成就另一种完美

《走进蓝色》

《广藿香》

《乳香》

《丁香》

 

7岁启蒙的张帆,曾师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黄金生学习西方绘画,此后考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书法、国画。1989年,张帆旅居澳大利亚,学习西方绘画。虽然在国外生活10多年,但从小在东西方艺术中游走的他,一直想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方绘画语言。谈及创作,张帆在自己创作的几十幅作品中,偏爱有“缺憾”的作品,在他看来离完美只差一步的才是真正的完美。

商报:被称为“新文化染色体”类型的作品,有怎样的创作初衷?

张帆:这一类型的作品有些像涂鸦,在画面上刻意画出浮雕感和厚重感。实际上,创作“新文化染色体”类型的作品出于我内心对绘画的感觉。该类型最初成型的作品名为《金银藤的故事》,这幅作品讲述的就是我对生活的一种记忆。

出国前,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里有一株金银藤,当时我经常和爷爷一起照顾它。2004年回国后,看见那株金银藤还在,便想用一幅画体现这种记忆。画中金银藤的影子还在,但在画面上融入了很多中国画手法在其中。

商报:此后的五幅“精油”系列作品,在创作中是否更加体现“染色体”的概念?

张帆:是的,“精油”系列是我在找寻“新文化染色体”概念中的一些体会,其中《丁香》、《乳香》、《广藿香》三幅作品都是通过嗅觉对精油散发出的香气的感觉创作而成的。我认为,作品名称只是代表我创作时的一种感觉,对于观众来说,应该给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可能在观众眼中,会给出这三幅作品另一种解释。

商报:您如何解读“新文化染色体”这一概念?

张帆:我认为能够被称为“新文化染色体”类型的第一张作品是《迷墙》。这张作品摆脱了理性的创作,从创作之初选材料开始,我就不想受平面绘画的限制,在加入中国书法元素的同时,更想在其中加入一种基因型元素。从此前写实风格到现在通过嗅觉、听觉等感官体会创作作品,我完成了创作的转变。

同时,我的作品中有很多中国书法元素,平时我喜欢练书法,在创作中也加入了草书的笔法和水墨的感觉。

商报:在您创作时,是否会为作品预设名称?

张帆:是的,我会在创作之初为作品预设名称,但往往在创作过程中会给作品改名字,因为创作之初与创作过程中对画面的感觉是不同的。

同时,我认为作品名称有利有弊。作品名称对观众是一种限制,如果没有作品名称,观众可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也能给观众一种启迪。而设置作品名称会让观众寻找与艺术家的共同点,可以和观众产生共鸣。

商报:作品《书法版本》,从作品名称上看,已经脱离了西方绘画。

张帆:实际上这幅作品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与西方绘画已经没有太大关系。如果说有关,也只是运用了西方绘画材料。在创作过程中,我是在写书法,即便用油画材料创作,也要做到有张有弛。

商报:在“梦境里的灰”系列作品创作中,您曾提到有时创作不需要太完美。

张帆:是的,“梦境里的灰”系列是几幅大作品,大幅作品在颜色上不好控制,但在创作中我体会到,一幅作品不需要太完美,一点缺憾正是艺术家想要把握的“度”,有时完美的作品会背离艺术家真正的感觉。

商报:您的创作是否是一种中国画的传承?

张帆:我认为,无论创作任何类型的作品,首先要传承,尤其是生活在当下的艺术家。我非常喜欢中国传统艺术,虽然我在国外生活十几年,在国外期间创作的也是西方绘画,但回国后,我用半年时间练习书法和篆刻,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传承下来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拓展自己的创作。

(记者 刘洋)

张帆

澳大利亚黑色艺术中心北京办事处艺术总监。1989年旅居澳大利亚,并在塔斯马尼亚大学艺术系学习油画、版画、工艺饰品、陶瓷艺术、架上雕塑、城市雕塑等课程。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1999年回国,进一步学习、研究中国书法、篆刻及国画、水墨画。并在水墨抽象绘画探索中,进行了多种尝试。2005年,以职业画家身份定居北京。

上一篇: 孙晓斌:写意画情境高于物境

下一篇: 中国山水画家李宝林:画家对待艺术要有使命感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