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汉族历史

汉族学术思想 名家的逻辑学_中国网

2013-01-31 19:26:13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汉族学术思想 名家的逻辑学_中国网

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那个年代礼崩乐坏,有识之士纷纷起而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治国之道。一时百家争鸣,诚如庄子所言"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是社会构成对比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各诸侯、新兴势力崛起,其内外矛盾在不同程度上激化,传统士大夫阶层利益受到威胁。社会动荡使得礼治、德治、法治成为学术争论的焦点之一,而名家思想就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名家思想渊源主要有二,一为儒家,一为墨家。此外,先秦时期的法家和道家也对名学的产生有所影响。早期法家如子产等人的实践是名家思想产生的先决条件。他们顺应历史潮流,纷纷在各国制定并公布新的成文法,从实践上影响了名家的学术思想。而道家特别是庄子主张的"无名"、"非辩",也从反面为名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材料。

名是名称名称是指物而有。如果物代表一种实体的概念则对名称的探讨则为一种分析概念的认识论课题。在先秦哲学思想的探讨中对于"物"的意涵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伦理的及政治的其二是指形上的与逻辑的。对于前者从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道家的老庄法家的所有人物都有其不同的主张其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实的定义各有不同有从道德上着眼有从职分上着眼有从能力上着眼也有从感官所及的事物上着眼;但其大要皆不脱以此辨析作为其学说主张在方法学上的出发点所谓"正名"思想的广义解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

如果要谈到纯粹的方法学研究或专门从事概念分析试图建立思维法则的共通原理那就非狭义所谓"名家"莫属了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正就是以这种逻辑及形上学的命题之研究为其理论兴趣发展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学派。简言之惠施的名辨思想较具形上学特色其著名的"历物十事"涉及探讨万物的本质与关系宇宙与空间大小与同异相对与绝对等问题反映出纯智性的思想体系。公孙龙子的名辩思想相对而言更着重于认识论上经常探讨的问题如认识能力的恰当应用认识作用的可能条件认识对象的详细分析认识范围的明确界定等使得他的学术思辨的纯粹度要高于惠施而其成就也超过惠施远甚。

基本上以概念本身的分析及思维结构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名家在传统中国学术阵营里地位并不高其影响也十分有限即使如公孙龙子的逻辑探索及概念分析成就不下于西方早期的逻辑发展但终究未能在过于重视学为实用的中国思想史上获得重视影响所及则为国人的概念性思维不能发展图象式实用性及服务性的思想方式则主导中国人的思想习惯久久不能改变对于认识论的研究甚至纯科学理论的发展都造成一定的阻碍未尝不是一种可叹的损失。

重要哲学家

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他最有名的辩论是"白马非马"的假说。一天,他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或说,他还是不得出关)。公孙龙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公孙龙的话大意是说:"马"指的是马的形态,"白马"指的是马的颜色,而形态不等于颜色,所以白马不是马。

这在逻辑学上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的例子。他把"白马"和"马"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用在了一个问题里来进行论证,并作为同等意义上的概念来分析。在哲学上,这是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混淆了。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