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汉族历史

知性的哲学家 荀子(图)_中国网

2013-01-31 19:26:13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知性的哲学家 荀子(图)_中国网

先秦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荀子像

  荀子,发展了先秦的儒家学说,使之从不切实践的形态走了出来。荀子,是儒家的发展,法家的开拓,开创秦朝以法治国的先声。汉以后的“独尊”的儒学,实质是荀学。如此说荀子既是法家的鼻祖,又在儒家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的政治历史实践中影响深远,如何从根本精神上理解荀学的意旨,确定其思想类型及价值?这是本文关注的中心问题。

  一、荀子继承《大学》《中庸》和稷下道家的思路

  本文采用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的看法,认为以孟子、荀子为转折,儒家从极端的伦常主义转向突出个人(个人的知性和德性);从重君权到民本主义;从儒家仅关注外界向关注人的心理。

  《大学》《中庸》二书的要点:(一)、方法。大学说“大学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之”之道“博学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但行的范围,是限于“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第也,朋友之交也。”与《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略相同。(二)、个人之注重。把修身作为一切的根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修身的工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效果。这个身,就是个人,是一切伦理的中心。《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这修身就是个人的修化,因此可知知性的个人地位的重要;(三)、心理的研究。儒家到了《大学》《中庸》的时代,已从外务的儒学进入内观的儒学,最早期儒学只注重实际的伦理和政治,注重礼乐仪节,不讲究心理的内观。《大学》重心理学说,体现在已分别了心与意。心与意不同,心有所在便是意。《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箸其善。人之观己,如见其肺腑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行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可见,到了《大学》儒学已演变为“内观的儒学”。《大学》论正心,更是对心理的微妙的剖析。“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心。”《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其中的正、中、和已有了节制、适中的思想。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学》《中庸》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还是个人心理的研究。都是围绕着修身这个中心点,在个人心理、方法上展开。因此可说《大学》《中庸》关注中心在求知上。

  稷下道家属黄老之学。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称,黄老之学“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虚无”即道,指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人事当奉此道为根本原则,做到“因循为用”,适应自然规律。如此,内可以养身,使形神相和,身体健康,外可以治国,使君臣相和,以“无为”的手段实现“无不为”的目标。可代表黄老之学基本精神的是,《管子》的《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文。这四文的基本内容:一是道的观念,二是虚静的观念。前者旨在为养身和治国确定一个理论根据,后者旨在为养身和治国确定基本原则,都是鲜明的求知方法的探索。

  稷下道家,取老子关于道的宇宙论的意义,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及其运行规律,所谓“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内业》)。《白心》“说天之道,虚其无形”“地之道静”。显然,道是宇宙本原及运行规律。由此可见,稷下道家的心思重在外物及其运行规律。这都属知识形态的学问。

  稷下道家依据道的规律义,把虚静确定为养身的根本方法。老子首倡虚静,提出“致虚级,守静笃”,主张化解物欲执为心,使心灵虚静空明,无执无为。这一方面是成圣的工夫,追求精神的自由。另一方面,从生理和心理层面理解为养身之方,为学之方。稷下道家极重视老子虚静以为学这层含义,主张虚静,使心“无藏”“无求”“无设”“无虑”“无为”。不为忧乐喜怒欲利所困。否则,心不能虚静则躁,躁则失去精气。失去生命思想的依据。“气通则生,生乃思,思乃知”。以虚静养精神,则“四肢坚固,耳目聪明”身体健康了,认识能力也强了。由此可见,稷下道家是以虚静的方法,养人心神、生命,旨在培养一种优良的求知状态。

  人们长说,老子之学为“帝王之术”。严格讲,老子之学只是演化为黄老之才具有了这样的实践功能。“心术上”强调君主把虚静作为行为的准则,“虚者无藏”,无藏则“无形”,君主心无成见,无主观好恶,亦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好恶,深藏不露,犹可以虚控实,谴御臣下。“心术者,无为而治也”(《心术下》)虚静之道,成了君主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术。《心术上》又把治国工具具体列为“义”“礼”“法”。义,是“各处其义”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个守其职;礼,是使“贵贱有等,亲疏有体”,把君臣、父子等人伦关系制度化。法以“杀戮禁诛”使“简物大小一道”,以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统一起来。这些治国具体方法的论述,都是探求国家社会的现实问题,属知识形态的学问。

  由以上可知,《大学》《中庸》和稷下道家都贯穿着一种鲜明的知性精神,把认知现象、社会现象作为反思对象。荀子继承《大学》《中庸》的儒家传统和稷下道下知性的思维方式,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石,在认知心理、认知本身的探讨中,以“正名”学说的知识论方式论证社会伦理规范体系。这使荀子在儒家中很独特。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