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村镇之美-施秉县黄古苗寨

2015-08-14 11:00:02 作者:吴安明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从小在乡间长大,对乡间情有独钟。要说乡间最美的时节,当数“人间四月天”了。此时,也是踏青的好机会。你没必要顾及什么,不要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烦恼。背着行囊,一个人旅行去。

从小在乡间长大,对乡间情有独钟。要说乡间最美的时节,当数“人间四月天”了。此时,也是踏青的好机会。你没必要顾及什么,不要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烦恼。背着行囊,一个人旅行去。一路有超乎想象的景致随行,有蓝天和白云的相伴——那怕路上有太多的坎坷,太多的曲折。

这次要去的地方是施秉一个边远的村落之一——黄古苗寨。而去的时候也并不孤独,一辆皮卡车,四、五个大男人堆挤着,也便上路了。

桐树花开了


\

\

\

\


黄古苗寨,位于施秉县南端,距县城80多公里。与镇远县、剑河县接壤、台江县隔河相望、也是三穗县的邻居,是个有四县相交的村子。黄古村是个典型的苗族村寨,寨子里唯一的汉族是一个年轻的媳妇,她从沿海嫁过来的。1986年我到这里工作时,进村公路是没有通的,现在入村的路是前几年才修的毛坯路。说是旅行当然也算,但主要是做民族文化调查的。因为州里有关部门要民族村寨普查,我们就选择了该村作为普查对象。

我对于黄古苗寨印象是深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是以一个“扶贫”的身份来到这里的。说是扶贫,其实什么都在做,计划生育、嗺粮嗺款、推广“两杂”……。记得那时粮食还很困难,“双杂”水稻开始出现,我们带着种子入一家一家的进村子里去发动。到秋天粮食有了收入,产量大增,算是我们扶贫队员的最大功劳。可是,当百姓吃到新米时,好像有很多人并不感谢我们,他们说,粮食是收入了,因为太好吃了,吃得太多,等于不增粮,还是老苞谷等杂粮好吃——让我们目瞪口呆。直到再后来的日子里,大家有了一点钱,可以买到肉吃时,粮食不再多吃时,我才真正理解他们的真正含义。

因为路不好,我们的车到了马号乡之后,又改用皮卡车。近几年因修筑“贵广高速铁路”,马号到六合的路因大卡车的碾压而显得十分的破烂,皮卡车底盘高,行走起来才方便。一路上,我时常提起扶贫时的点滴故事给同行的人听。是的,那时虽然马号到六合通了路,六合那时还是个行政乡,乡里没有车。我们从马号到六合如果遇这到船,你得行走三十多里的路程。有一次,我从施秉带去了六十多本《党员必读》,坐车到了双井之后改乘水路坐船,到了马号之后船到站了,再也没有去六合的船只,我只得挑着那六十本书沿毛坯公路行走,到乡里时已是晚上十一点钟。人累了不说,但晚了,吃饭的地方没有了,只好等到第二天赶早饭了。

这次去六合至少有车坐,总比没车的好。车到六合后,我们又沿一条小溪向东溯流而行。溪水还是那么清澈,时不时能看到牛群和羊群。山还是那么青翠,桐树、杉木、松香仍旧是山的主题。正值春深,桐树的花开得最艳。微风吹佛之下,桐花迎风招展,婀娜多姿!有的轻盈地散落在树下,给这山野带来了风分的妩媚。

桐树是这里的最多的树种之一,桐油是这一带的特产。这种带干性的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因为沿江,船是当地主要的交通工具。当新船打制好了之后,当地人就用当地产的桐油来粉刷,以提高木船期的坚固性。据说,明清时期,这里就生产桐油了。在以河流为交通枢纽的古代,对桐油十分的依赖。于是六合一带的桐油成了那个时候的对外贸易商品。他们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用桐油去湖南洪江换回食盐和白银。食盐当然是用来吃的,而白银则是用来给苗家姑娘打制银饰物的。

村子全是吊脚楼


\

\

\


\

\


\

\

\


去黄古的路坑洼多,也很窄狭,有的地方两台小车相遇也让不开路。驾车的是马号乡龙副乡长,长期在这种山地,其驾车技术十分好。可那一转一刹动作也时常叫我这个胆小的人挤出汗来。车过十多道湾,一片临溪的田园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知道黄古村到了。入村的路已经硬化,它是去年由村里组织修建设的。沿小道入村,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几棵很大的古树。有一棵已干枯,主干还屹立在那里。而另外几棵则长得十分的茂盛,以至于将路封得看不到天空去。古树是榉木,属榆科,落叶乔木,高数丈,树皮坚硬,灰褐色,有粗皱纹及小突起。是一种南方的名贵树种。明清传统家具中,尤其在民间,使用极广。在这里,这种树是神树了,苗族人认为,它有护寨的功能,又是子孙灵魂的居住地,每个人对它十分的敬畏,从它成为“神树”的那一天起,没有人去动它的。

在古树的村道旁,一个妇女正在晾晒布匹。太阳光下,布匹闪着光芒,黑色的染汁还在下滴。我用苗话向她招呼,她则笑容满面地回答:“我以为是个嘎兰角(汉族干部)呢,原来是个苗家。”接着路坎上又有人答话了:“现在是汉是苗哪个认识,衣服都一样的。”寻声走去,坎上的吊脚楼下的围栏里,几个老婆婆正在那里刺绣。问年龄,得知她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有两个还没带老花镜呢。于是与他们聊了起来。她们说,刺绣是为了孙女,有的说是为媳妇,而有的是为她们自己。原以为在这个时代,大家都穿机织衣了,哪知道这里的人还恪守着古训,以穿自己制作的衣物为荣。而她们的后代会缝制苗衣吗?回答都不正面,只是说小的读书去了,儿媳去打工了。但愿我们苗族的传统制衣工艺还在,还有更多的传承人。

说话间,我爬上了吊脚楼。打东一望,黄古苗寨尽收眼底。黄古村落地处半山坡之上,大大小小的吊脚楼层层叠,错落有致。看到我在举起相机,有的“美人靠”边还见到女子探出头来向我微笑。

黄古地处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地较少,而且都作了耕地,地基只能选择塝山了。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不宜起居。因此,当地人历来建房都是依山建房,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吊脚楼。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九根,即五柱四瓜,有的还有七柱五瓜的。这里的每幢木楼,多是三层的,也有两层的。二层之上的“美人靠”。如果建三层楼房的,最下层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木楼多有木梯与楼上下层相接,设有一米多宽的走廊通道。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据该村的万支书介绍,黄古村有四个自然寨,其中以黄古下寨和上寨最大。全村626户人家全都是吊脚楼。它也是施秉保持最完好的吊脚楼村落了。

黄古有一种高脚粮仓,这可能是该村最有特色的建筑了。我走过的地方不少,其中以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的水上粮仓最有特色。具有防火、防鼠、防虫蚁三大功用。而这里的粮仓则以起点高,离地有两米以上。防鼠、防潮是最大的优势。同时,黄古坪地少,下层可以堆放挞斗、犁铧、晒席之类的杂物。让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樱桃是这里最大的特产


\


\

\


我在村中穿梭时,一个女孩从寨子的下方走来,右手提着一笆篓红彤彤的樱桃。“妹:有这么多樱桃呀?送给我的吗?”我开玩笑的对她说。那女孩不惧生:“哥,是呀!就是给你吃的。”说着,顺手将那篓樱桃送到了我的身边来。我受宠若惊——都五十岁了,居然还能得个小姑娘叫“哥”,这让我这个有点虚荣心人打心底的高兴。要知道,象她这样的小姑娘看到我这样的样子,至少都叫“公”或“大伯”之类的了。我满脸堆笑,顺手抓了一把,放进了嘴里。象猪八戒吃人生果一样,味道不知道是什么,又重抓了一把,谢过了她。后来,我在寨子上的停车场里看到她。原来她打的樱桃是用来卖的,那停车场里有外地人收樱桃外运,她要打樱桃卖了才有钱去马号中读书。外地人收的樱桃价格比较便宜,只五块钱一斤,而他们运到市场上则卖十五块钱一斤,真坑人。我怎么就不直接给她买了呢?为了“哥”那一称呼,忘确了她还是一个纯朴的中学生。

黄古村樱桃是很有名的,当年我在这里下乡,就吃到过这种水果。这里土地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土壤酸碱适度,光照良好,很适合栽种樱桃。这种樱桃属本地品种,虽小如珍珠,但色泽红艳光洁,玲珑如玛瑙宝石一样,味道甘甜而微酸,既可鲜食,又可腌制或作为其他菜肴食品的点缀,备受青睐。这种樱桃营养丰富,具有调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风湿身痛等均有益处。经常食用樱桃能养颜驻容,使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樱桃的含铁量特别高,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上世纪八十年代,六合乡政府曾将其作为脱贫致富的项目加以扶持和发展,现种植面积达五百亩以上,年产量在十万斤以上。但由于交通不便,而这种水果保鲜时间比较短,不耐运输,销售渠道不畅通,所以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我随万支书到寨子的对门山观寨,一路上都是樱桃树。樱桃十分的结果,漫山都是红的。万支书介绍说,他们村已将樱桃作为重点棵林发展了,计划发展两千亩以上。只要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当天的樱桃就可以在凯里及贵阳上市。

在路上,我们遇到了来这里讨樱桃的报京妇女,虽然她们属镇远县,但离这里不远。每到黄古的樱桃成熟时,她们都要成群结队到这里来讨樱桃。讨樱桃是假,其实她们是借“讨樱桃”为名,来这里走亲交流感情的。她们是侗族,黄古的人则是苗族,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则十分的融洽。三月报京过“讨葱节”,黄古人吹起芦笙到那边去过节。而黄古的樱桃成熟时,那边的人也要过这边来讨樱桃。“樱桃节”好像没有,但那边的侗族朋友来了,也同样要摆长桌宴,高兴时还吹芦笙,踩木鼓舞。我在想: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在这里办一个“讨樱桃”节呢?如果有那么一个节日,名声出去了,樱桃不就好卖了吗?

除樱桃之外,黄古当地还是杨梅出产地。果圆如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杨梅成熟时,刺也渐渐软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当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同时,嘴唇上舌头上也都沾满了鲜红的汁水。可惜我们来的不是季节。

芦笙也分公母


\

\

\

\


黄古村建寨子于何时,我们不是而知。有人说有四五百年了,而有的说来了二十八代了。从姓氏角度进行研究,也许能多少得到一点信息,但也不那么准确。黄古居住有邰、万、张、潘、朱、廖等姓氏。村里都承认邰姓是创寨先锋。邰姓一部分迁于六合上寨,另一部分又从这里随母迁于剑河县岑松镇塘脚大寨;张姓迁于台江县老屯乡;潘姓迁于六合中寨;朱姓,迁于镇远县报京张松柏河大寨;杨家原为施秉前江长官司之后。黄古算得上是个五姓八族的村寨了。中国的邰姓始于平卢郡,现在河北省阳县。据《姓氏考略》记载,后稷为尧大司农,因有功封于邰,其子孙以国名为姓。这说的是汉族的邰姓,这里的苗族邰姓是不是有关联不得而知。如果是由汉变苗的,那就应该是明初来到清水江一带的。最早到黄古的邰氏到现在已十六代,也就是说黄古开寨至少在二百年以上了。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这些姓是不是汉语意义上的姓。据我考察,其廖姓和万姓当是苗族“柳支系”,是古代苗族中的一支,他们最早来到江南,后至榕江、雷山、剑河等地才进放施秉六合的。他们被汉书上写为“九股苗”。乾隆《镇远府志》(62页)载:“黑苗,在镇远之清江(剑河)、台拱(台江)、胜秉(明时施秉县城驻地)皆是。其山居者,曰山苗,曰高坡苗。近河者曰洞苗。中有土司者为熟苗。无管者为生苗。衣服皆尚黑,故曰黑苗。妇人绾长簪,耳垂大环,银项圈。”又曰“九股苗,与施秉之黑苗同类,地广而族夥,其衣服、饮食、婚姻,丧祭,概与八寨、丹江等同,而性尤剽悍,头顶铁盔。”在清雍正之前,黄古所处的地方是“化外之地”。1726年(清雍正四年),清政府认为苗岭山区“广袤二三千里,户口十余万,不隶版图”,当地无土司管理,决定开辟苗疆,大举进剿生苗。苗民抗清失败后,清政府将之纳入版图。苗族有名无姓,而这些姓可能就是清朝政府开辟苗疆之后,才实行汉姓的。黄古是清末时期蓝翎千总邰鹏飞的故乡。清朝末期,清军团在苗疆招募兵勇,邰鹏飞入了清营。1855年黔东南苗族起义后,邰鹏飞因镇压苗族义军有功,赏给六品军功顶戴,并担任千总。黄古也是苗族义军陈老七和久大别的根据地。在苗族起义后期,清军到这一带会剿义军时,当席宝田军队进攻六合一带时,陈大六、久大别在这里积极组织义军抵抗。1868年,陈老七于五月被俘并被杀害。十一月,清兵破了黄古屯,九大别遁走,起义失败。这里的苗族具有顽强的反抗精神,其业绩无论在苗族历史或贵州历史上都有着光辉的地位。

黄古村是个典型的苗族聚居区,苗族风情浓郁,除传统节日春节以外,民族节日较多,比较大的节日有十三年一度的藏鼓节、正月姑妈节、二月十五姊妹节,三月九根节、五月二十七独木龙舟节、六月吃新米节、六月黑糯米饭节、七月十三南瓜节、九月新糍粑节等。每到节日时,这里还有苗族不仅要跳木鼓舞,还要吹芦笙。在施秉,一般芦笙只是在杨柳塘一带,南部苗族区以踩鼓为主。但黄古不仅有踩鼓,还有芦笙。这种芦笙成套有十只,其中划分出公母芦笙,这彰显了该村地方声乐文化的独特性。

这里虽是边远苗乡,而这里在清末就开办私塾的,是施秉开办民间教育最早的乡村之一。朱崇智的祖辈是镇远松柏洞人,道光年间到黄古开办私塾。而他的爷爷是个民间草药医生。朱崇智从小随爷爷学医,学会了治疗疑难杂病。霉毒、淋病、烂尾炎、结核病、麻疹等等,受到乡民的喜爱。

黄古是一个神秘的苗族村落。

 
\

\

\



0一四年五月十七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会  吴安明(紫夏)



分享更多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知识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服务号:cn_56china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订阅号:com_56china
中华民族文化网 http://www.56china.com
中国元素民族产品http://www.sinofolk.com
(欢迎订购民族服饰,民族产品,民族特色产品,民族中医药,可以定制 18001299866)

\

关注公众微信服务号:cn_56china

\

关注公众微信订阅号:com_56china

 

上一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助重点项目提速

下一篇: 独自旅行 - 贵州篇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