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千年:黔南茶如何出山?

2015-10-26 11:39:40 作者:田高 来源:黔南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黔南是茶的故乡。如今,都匀毛尖在“世博名茶百年品牌”推动下,已通过方便快捷的路径飘香世界各地。但是,在古代交通极为不便、信息极度闭塞的贵州,黔南茶是怎样出山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再次采访了知名学者、黔南州茶叶协会会长刘世杰。

 

刘世杰说:以都匀毛尖为正源的贵州茶,见于文字记载已逾1500年。唐代茶圣陆羽《茶经》即称美黔茶,此后千余年间,对黔茶的称道又屡屡见诸历代文献。据统计,贵州茶到了明代,在向朝廷进贡的7个布政司和直隶州中,贵州每年均列第二。1936年贵州年产茶200担以上的县有17个,黔南州是都匀、独山、贵定、瓮安四县。1944年贵州茶叶年产量是11511担,到1949年上升为26466担,但这也只相当于历史最高年产量的一半。就是这些名目繁多的各色黔南茶,从青山间蜿蜓的驿道上运往码头、口岸,似潮水般涌往大江南北、东瀛和欧美……

 

\

 

据介绍,在都匀市区的西南部,团山、哨脚、哨上、黄河、打铁寨,一个个村寨首尾相接,由南向北迤逦而去,直奔斗蓬山。这里的居民以布依族为主,是古代都匀毛尖茶的原产地。在它的正西面,相距几十公里的云雾山下,簇拥着仰望、关口等十八个苗族村寨,是大名鼎鼎的云雾贡茶的家乡。与团山一带的布依族一样,仰望等地这些生活在高山上的苗族,也是世代以茶为业,以茶为生。

 

黔南的布依族和苗族,常常交错混居,彼此和睦友好,但各自的文化、风俗等并不相同,区别明显。在历史的记述中,布依族、苗族农耕文化发达,茶叶在他们各自的文化传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抛开没有文字记载、难以捉摸的历史,这两个地区还有一个共同之处:打开古代交通地图,人们会发现,一条古道由湖北、湖南逶迤而来,穿越贵州,连接川渝,进入云南,通达缅甸、印度和西亚诸国。它就是称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古驿道。在西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没有开通之前,这条道路承担着中国与西方商贸的重任。“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辟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这首写于明代朱元璋30万大军征南时的古联,道出了古道上的绝代风华。

 

\

 

在这条古道的贵州中段,还有另一条来自广西的古道与之相接。它沿着环江曲折而上,在广西到独山、荔波黎明关一段被称为“环江古汉道”。驿道经过都匀,穿过苗岭中段的黔南第一高峰斗蓬山,在贵定与川黔滇古道相汇。如今,古道上的片片青石已被历史的风雨打磨得光滑玉润,而千年前驮马留下的蹄痕却因此更加清晰可辨。

 

都匀毛尖茶产区和贵定云雾茶产区,并非偶然地坐落在这两条古代的“高速公路”上,商贸使得种茶能够成为一种生存方式最重要的支撑。借助于这两条古道,黔南山区迎来了叮当铃响的马帮,山民们将一袋一袋的茶叶放上马背,换取珍贵的食盐、棉线和锅瓢碗盏,黔南古代茶业因此得以兴盛、延续。

 

\

 

可以想见,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在云雾里渐渐消失,马帮载着同样珍贵的高山茶叶,西进滇缅、南下湘桂、北上巴蜀……蓦然回首,漫漫古道这株藤蔓上盛开的茶花,因此艳丽了几千年。

上一篇: 都匀毛尖是如何斩获“中国十大名茶”殊荣的?

下一篇: 文化名人与都匀毛尖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