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麻江县龙山乡瑶族--绕家人

2016-02-15 13:47:25 作者:阳希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居住在贵州省麻江县境内龙山乡河坝地区的瑶族,于明洪武年间几经迁徙而来,因“所居深山”,长期封闭,使他们的服饰打扮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且与其他地区的瑶族相比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居住在贵州省麻江县境内龙山乡河坝地区的瑶族,于明洪武年间几经迁徙而来,因“所居深山”,长期封闭,使他们的服饰打扮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且与其他地区的瑶族相比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瑶族服饰相较其他民族服饰,色彩并不鲜艳,主要是用黯淡、偏远的色调来显现拙朴、凝重,蕴含瑶家人内敛的审美取向,体现瑶家人在宁静中追寻生命意义和心灵源泉的精神诉求,折射出独具光彩的文化韵味。

     在贵州省麻江县,有一个特殊的族群----绕家人,因其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自然环境中,长期不为外界所不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集体从哪里来,也曾一度为自己的族群归属感而困惑,是彝族、仡佬族、苗族、瑶族还是又一个未知族群,至今仍未有一个完全的答案。但是这一特殊族群在“多彩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方面确有其独特之处,史书从明代开始对这一族群有所记载,为夭家或夭苗,其来源,迁徙路线至今任由争议,但由于在明尤其是清、民国时期,贵州的很多少数民族都归结于苗族或其分支,诸如《百苗图》里所载的许多少数民族今日都被识别在苗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笔者也曾经在其集聚区域龙山乡河坝村进行过关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之一的“绕家过冬节”的田野考察,故而撰成下文,(仪式过程中的图片由麻江县文物管理所聂凯华所长所拍摄并提供)。希望有更多人研究者对这一独特的族群文化进行进一步研究。
\
(一)河坝瑶族概况
河坝瑶族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少数民族共同体[1],长期处于未识别民族状态,较少受到外界关注,直到1992年,才被官方正式认定为是瑶族的一支。近年来,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在地方的开展,仅2008年,河坝瑶族就有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国家文化部进行申报(分别是河坝瑶族“隔冬”仪式和河坝瑶族“枫脂染”的蜡染工艺,后者成功入选)和“多彩贵州”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才艺的发掘、整理,这一族群才逐渐为外界所知。其聚居地河坝地区,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麻江县,在龙山乡西南部,清水江上游,面积24平方公里,距县城32公里。河坝瑶族村民跨河谷两岸,依山傍水而居。计有河坝中心村(原为河坝乡,是该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后撤乡并镇降为河坝中心村,但仍保留乡村集市贸易制度定期赶集)下辖30个自然村寨,每一个村寨都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干栏式建筑群,居住格局较为简单,基本上是一姓一个村寨,如岩脚寨和平寨为龙姓、白岩寨为杨姓、团坡寨为曹姓、共846户,人口达3450人。
\

瑶族占88.38%,其余为苗族、畲族、仫佬族、汉族等它民族,是贵州省较为典型的多民族共生共居地和贵州省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
(二)文化生境
“布依住水边、水苗在中间、瑶族在山岭”这是一句反映贵州少数民族地理分布格局的民谚,它体现了在贵州这样一个山地面积占绝对优势(民间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区域内,瑶族仍处于山地的中心地带(高原腹地)。它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清水江上游,属武陵山脉余脉、苗岭北部山麓、雷公山西部环绕地带。“深林密箐,跬步皆山”,自然生态景观五彩缤纷,拥有河谷、山脉、台地丘陵等不同的地貌类型。平均海拔9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265mm,年平均气温在16.2度,历年最低温在8.4度,最高温在38.1度,日照平均时数为1800小时,无霜期296天[2]。河坝之名据该村张主任介绍,因山麓之间有一条弯曲的小河(清水江上游支流) 穿寨而过及其冲击而成的小坝子故而得名。在河坝瑶族这样一个与山相伴、与水为邻的山地族群在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为维持本族群的生存与发展,只得“生深山重溪中” 、“居山谷间” 、“皆栖止山岩”,在崇山峻岭和河谷之间开辟出一条求生发展之路,创造出独具族群特色的山地经济文化。


“隔冬”仪式源流和基本结构
人类学视野下的“祭祀仪式是一种文化地建构起来的象征交流的体系,它是有一系列模式化和序列化的言语和行为组成,其内容和排列特征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礼仪性的习俗,具有立体的特征(刚性)、凝聚的(融合)和累赘的(重要特征)”[3]。虽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种祭祀仪式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有消失的趋势。但这种祭祀仪式却还在河坝瑶族地区保存得比较完好,这种人类社会早期的祭祀仪式能流传至今而未发生较大变异不能不说是一种独特性使然,以下是对“隔冬”仪式考察所作一个民族志材料的文本描述:

瑶族隔冬又称“河坝瑶年”或“绕家过冬节”,定在每年十一月的第一个虎场天。在近三年内,谁家有老人去世,就要在“过冬”之前举行隔冬仪式,以祭祀去世的老人。“隔冬”基本上以“房”进行,如这一房三年内有多位老人去世,就在不同的一天分别进行隔冬,每天只能祭祀一位老人,在老人去世后的三年内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形式和内容都差不多,但是第三年最为隆重。

“隔冬”这天,亲朋好友寨邻、全家族都要到场,就像平常办酒席一样,主人要宴请三天。前来参加的人不能送现金,只能送鸡(去世老人是男性的送公鸡,是女性的送母鸡)、酒、糯米饭、肉、香纸、烛等。主要活动仪式有:扫墓、杀猪、打糍粑、开田捉鱼等。

隔冬仪式由保卦公主持。午饭后先将客人送来的鸡全部杀掉,整个煮好,取12条鱼煮好,并且不能剖开,煮酸菜汤一锅。糍粑打好后,捏成桃状,粘在一枝桃树枝上,挂在堂屋左边壁上(第一年7个,第二年9个,第三年11个)。将左右亲友送来的香烛堆放于大门外,滴上少许鸡血,又一位老者将其全部烧完。在堂屋内,包括保卦公在内的寨中12为男性长者分两边坐好,面前各摆放酒一碗,鱼一条,糍粑一个,豆腐一条,熟糯米饭各一些,均分别用采叶盛着。用一大盆将煮好的整个鸡盛于中央,在神翕前放置一双高粱竿做的筷子,供祖先使用。

仪式开始,保卦公点燃香纸烛并念口语,每念完一节,就向地上掷卦,要掷出顺卦为止,然后12个人各呼“老人得去了”,就各取面前祭物少许,丢在地上。如此反复共12次,仪式方完毕。保卦公所念口语内容大意为:今天,我们为您进行隔冬,请您老人来享用丰盛的食物,您在上天之灵要保佑我们远离鬼邪,并为我们送来钱米和子孙……仪式完毕,要取祭品各一份送至保卦公家中。由保卦公过后享用。下午,主人宴请宾客,席上,亲友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划拳、唱歌、跳板凳舞,闹得越欢主人越高兴。家族中的女性还要依次向客人敬酒。如有人要返家,寨中妇女要一路歌唱敬酒,送出寨外。第二天,没了祭祖仪式,只是吃喝玩乐,上午有吃已出嫁的女儿拿来的东西,下午则吃每户寨邻煮好拿来的酒菜,以示寨邻的团结。第三天上午,主人再次宴请宾客,亲友陆续返家,主人要将一些糯米饭和肉等赠与亲友带回。至此,“隔冬”仪式正式结束,人们又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
(二)习惯法保障:族群社会的良性运行
“隔冬”仪式中禁忌是与本民族习惯法相辅相成,共同约束本族群成员的个人与社会行为方式:一是图腾崇拜与禁忌:河坝瑶族是不吃狗肉的,瑶族神话里因为狗(盘王)对瑶族人有恩,对中央王朝立有功劳,因而与中央王朝定有免徭役与自由开发山林的契约《过山榜》与特权。“神话既不是骗子,也不是无谓想象的产物”、“神话是保存关于过去的回忆的宝库,若非如此,这种回忆便会永远付之遗忘。”[8]所以才使瑶族在历史上有“莫瑶”(莫徭)的民族自豪感。河坝瑶族村民一生中至少要向盘王还愿一次,还愿即“还祖宗愿”或“还子孙愿”。有特定的仪式空间---盘王殿专供祭祀;二是内婚禁忌与互惠,长期以来实行族内婚制,同宗不婚,不与汉、苗等外族通婚,稳定族群自身的繁衍及其族群意识。婚礼一般在“隔冬”仪式之后的特定时间举行(一般相当于汉族春节的正月初一至初七这段时间),须历时四天,婚宴食品由“房”各户自己出。这种“房”组织与前面参加“隔冬”仪式的“房”性质上一致性的;三是父子连名制,虽然现在河坝瑶族地区由于上学、外出务工、政府人口统计等原因多采用汉姓、汉名,部分家庭甚而有类似汉族的家族谱系字辈,但是父子连名制作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历史时期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现亦较为罕见,而在河坝瑶族地区至今仍然传承着这一特殊的族群亲属制度,如在山脚寨一户龙姓村民仍采用父子连名制,按辈分顺序为龙阿报—龙银报—龙祥银—龙关祥—龙东关—龙景保东—龙妹景保。与苗族同类文化事项相比,河坝瑶族的宗族观念则更为浓厚,保存更为完整。而周边苗族更明显的表现为民族认同观念,这与河坝瑶族长期作为一个弱小民族的身份而生活在周围汉族、苗族民族的强势文化包围中,为保持自己族群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以其基本社会组织单位“房”来强化族群生存与发展意识。
\
(三)原生性宗教遗存:祖先崇拜与天人合一
祖先崇拜的基础是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并相信死者的灵魂继续与活在世上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人们对亲属的亡灵既尊敬又畏惧:既祈望祖先神灵能帮助活着的亲属,又害怕得不到抚慰而更加害后人。因此人们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祭祀仪式。河坝瑶族地区的“隔冬”仪式定期在每年的十一月的第一个虎场天。而原始宗教的精髓不是信仰而是行动,信仰宗教的判断标准不是同意信条而是参加祭祀活动,正如卡西尔所强调:“我们寻求的不是结果的统一性,而是活动的统一性;不是产品的统一性,而是创造过程的统一性”[9]。河坝瑶族居民崇拜的不是动植物而是人类本身。被崇拜的对象又往往是自己部落的氏族的祖先,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追寻的深处记忆,祖先们不断迁徙的历史过程中,生活环境之艰难、生存之不易,是后世子孙在安定的社会中无法想象的,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样也是祖先们的艰辛历程中的奋斗所换来的。这种仪式过程在于祖先的互动中强化了对于祖先的历史记忆。
仪式举行的特定时空场域也强化了本族群成员对于祖先的认同意识,在虎日这个特定的时间上进行,也是某种意念使然,河坝瑶族先民在其长期的狩猎过程中,对虎既崇拜又敬畏:敬畏的是个人在虎面前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崇拜的是渴望自己拥有像虎一样勇猛的力量。在群体共同狩猎的长期活动中,意识到群体的力量可以获得像虎一样勇猛的力量,解除虎等兽类对自己生命的威胁。这种把早期对虎的崇拜、敬畏与祖先崇拜相结合的宗教意识,更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与环境的生存能力。祖先崇拜与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是河坝瑶族先民留给子孙的重要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保证了其族群的生生不息。汉族古谚:“佑启后人万代昌”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河坝瑶族仪式过程中保卦公所念祀词(译为汉语大意):“今天我们为您进行“隔冬”,请您老人家来享用丰盛的食物,您在上天之灵要保佑我们远离鬼邪,并为我们送来钱米和子孙……。”

\

(四)变异中的稳定: “桃”文化的族群象征
   在整个仪式场域中,除了祖先之外,始终伴随“桃”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在仪式所用物品中,除了鸡肉、鱼、糯米饭、香、纸烛等普通的祭祀用品外,较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桃树枝及桃状糍粑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可桃树在当地却并不常见。对于笔者的这一疑惑,报道人的解释是:“当年被官兵围剿逃难的时候,在路上以桃为生,因此在相对定居的环境中为了报答对桃的救命之恩,在仪式中与祭祀祖先相并立。”对报道人的这一解释,笔者认为应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自然的行动是通过文化来展开,或者说是它不是通过它自身的形式而是作为意义才出现的形式,这也不仅仅使一种话语,转译的过程,它采取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作为象征化了的事实存在,其文化衍生与结果受制于其文化维度与其它类似意义的关系,而不是受制于其自然维度与其它类似事实的关系。当然,所有的这些都是在物质限制范围之内”,[10]这也揭示了我们在进行田野研究时的真正限制,原始事实从来都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他们都是被建构起来的。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可知,《明实录.成化实录》卷一八零载:“贵州陈蒙烂土(治今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长官司张镛奏,夭坝千贼贲果,自正统以来,侵占土地无已,臣尝七疏请兵,而三司委官不为处决,乞调兵于今秋抚剿之”;民国《三合县志略》卷十三说:夭家营,在城(今三都县城)北四十五里普屯街对岸,昔为夭坝土司之族盘踞其上,故谓夭家营”;[夭]读若绕。民国《麻江县志》卷五说“夭家(既扰家,仡佬之别称)…..岁首,夭家以子月首寅日。

     这些文献记载与河坝瑶族村民历史记忆的口述,再与绕家人的另一聚居地---都匀市绕河地区联系起来,在地图上可以看出河坝瑶族先民有一条自都柳江流域向清水江流域方向迁徙的历史路线。同时也可看出河坝瑶族祖先为维系其族群的生存与发展,其迁徙路线之漫长与艰辛。


从以上族群文化的自观与他观的跨文化比较中,我们可以认为用桃作为祭品仅仅停留在曾经以桃为食物的层面上,是较为浅显的理解。通过对其族群迁徙史的分析, “桃”在河坝瑶族人的心中,并不仅仅是谋食的对象, 而是族群历史记忆的主要象征物,具有重要的族群象征意义。在漫长的历史迁徙进程中,河坝瑶族先民也不断受到当时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复合型文化)的影响,在通过接触这种复合型文化的过程中,又与本民族的传统民族教育方式相结合,形成一种交互融合的新型文化发展状态,在这一文化互动过程中,弱势文化往往在文化的外部结构上服从于强势文化的影响,以求得本族群文化的生存。但在文化的内核结构中,本族群文化仍占主导地位,并通过“隔冬”仪式这样一个特定场域彰显出来,在漂泊不定的迁徙生活中,儒家、道家、释家文化为主的它族群文化,渐渐的与本族群文化进行融合。并深深的影响到后者的发展。而“桃”的象征符号也印证出这种仪式文化不是族群产生之初就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其经历了不断的迁徙,漂泊生活之后,所拥有的稳定环境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缅怀祖先逃难时的艰辛并力图保持与传承自己族群文化一种独特方式,由于文化的动态性和互融性,我们所能看到的民族文化现象,都是在与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发展的结果。因而也就为河坝瑶族这样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族群的社会文化教化与传承,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互动平台。

枫染、刺绣,见证了绕家人的历史
绕家人的传统手工艺很有特色,尤其是枫染和刺绣。
\

枫染,在这里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绕家人迁徙生活的写照。所以,第二天早上,我们先到了寨子里“世袭染匠”杨勋勇的家里。
\

寨子里现在只有他一个染匠,“从种棉花、纺纱、织布、磨布、绘图、上枫油、染布、刮去枫油,整个枫染过程需要1年,我负责的是染布这个环节,手艺是从我父亲那里学来的”杨勋勇一边给大家介绍枫染,一边就演示起来。

寨子里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染匠,必须是由上一辈的染匠亲自指定。杨勋勇的手艺就是从父亲那里承袭的,当我们问他什么时候传给他的儿子,他却一脸无奈,说没这个必要了。后来他告诉我们,因为没多少收入,所以村里已经没多少人从事枫染。在随后去到的一些村民家中,许多家里的卷布机都闲置了。

除了枫染,刺绣也是绕家人的一个特色。龙四妹今年39岁,是村里有名的刺绣能手,有20多年的绕家手工艺刺绣的制作经验,对自己绣品上的图案和花纹都能一一说出寓意。在龙四妹展示的头巾、背扇上,我们看到许多类似蛇、鱼鳅菜、鸡、绕家花的图案,绣工相当精致。“这些纹样里有很多绕家花,我们绕家话叫‘o ou nie(音)’和‘o mei ban’。”据杨支书介绍,因为绕家人在迁徙的苦难过程中,多以吃这种野菜根充饥,所以很多服饰上都有这样的图案。

离开龙四妹家,吃过午饭,这次的绕家文化之旅也将告一段落。和来到这个小村寨的时候一样,寨子里的老老少少又端上米酒,送别我们。

\
\
  
 




分享更多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知识

中华民族文化网 http://www.56china.com  

民族元素网上商城http://www.sinofolk.com

(欢迎关注民族文化网 希望有更多热爱民族文化共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媒体平台,面向全国有奖征集优秀稿件,定制民族文化产品,请联系电话或微信交流 18001299866)

\
请长按加关注

关注民族文化服务号

公众微信号:cn_56china

\
请长按加关注

关注民族文化风情订阅号

公众微信:china_56china

关于我们

中华民族文化网www.56china.com是国家民委下属单位中国民族博物馆建立的合作成员网单位之一,是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博物文化专业委员会为专业指导单位,是面向社会传播推广民族文化的门户网站平台;隶属北京今日龙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技术指导运营单位,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精神,是为向全球传播中华民族文化而设立的大型综合门户网站;同时也是为传播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经济、招商、人物、非遗、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服务的网络平台。进一步利用网络媒体、网络视频媒体优势宣传中国民族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网络平台。


上一篇: 羌族与白马藏族文化比较研究

下一篇: 从日食一词看古汉语与阿尔泰语关系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