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家生活里的艺术:访麻江瑶族枫脂染

2016-02-15 13:25:03 作者:阳希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在黔东南麻江县的河坝村,流传着最古老的染织艺术:瑶族枫脂染。于是我选择了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专程探访了这个瑶族山寨古朴神秘的民间艺术
 \

瑶家妇女在河里漂洗蜡染土布

\
 
栩栩如生、寓意深远的瑶族枫脂染 

  早就听说,在黔东南麻江县的河坝村,流传着最古老的染织艺术:瑶族枫脂染。于是我选择了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专程探访了这个瑶族山寨古朴神秘的民间艺术……

  枫脂染是瑶族世代传承的一种蜡染手工艺品,主要分布在河坝村,该村瑶族占88.98%,是麻江县最大的瑶族居住地。枫脂染被广泛应用到瑶家生活中,染成被面、头巾、背带、童装花衣、盛装、便装等。它做工精巧,图纹朴素,对比强烈,是瑶族手工艺品中的精品。  

    独特的民间工艺

  走进瑶族山寨,一幕幕优美风景,朴实纯真的原生态生活景象映入眼帘。在河岸边,身着瑶族服饰的妇女们正用竹签、木签作点蜡刀,用枫树脂作点花蜡料,在自织的土布上绘制精美的图案。另外的一些妇女则站在河里有节奏、有秩序地漂洗蜡染土布,河岸边的竹竿上挂满了古朴典雅、粗犷豪放、靓丽美观的蜡花图案和蜡染服饰,目睹制作的程序犹如观赏一出优美的舞蹈……

  河坝瑶族自元朝起开始有文字记载,距今700多年。相传当年瑶族祖先,选择在此定居,就是因为这里有枫树,枫树的油可以用来做枫脂染。过去,河坝瑶族同胞全都居住在未通公路、信息闭塞的山寨,当地的群众与外界的交流活动很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蜡染工艺便被当地的妇女和姑娘们巧妙地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成为当地群众生活中的必备装饰品。

  枫脂染的图案多是栩栩如生、寓意深远的瑶族民俗题材和极具美学价值的传统“瑶家花”,当地的妇女和姑娘们都热衷于此技艺。她们告诉我,点蜡绘画可三五人同作,也可单人独作。只要有空闲时间,就点制各种各样的蜡花图案,以备浸染、脱蜡、漂洗、缝制等之用。这也成为瑶族妇女们交流的一个平台,在瑶族民间流传的歌谣中就这样唱道:“兄弟姐妹情深深,在家闲着没事做,邀请姐妹进家来,一同拿笔点蜡花,染成放入闺深处,等到乡里芦笙场,妹才穿出给哥看……”由此可见,蜡染艺术在过去的瑶族同胞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老的织染艺术

  瑶族枫脂染世代传承,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麻江瑶族的独特手艺,她们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服饰仍保留着清朝之前的风格。她们没有集体手工作坊,至今沿用的是古老的染织方法,工艺制作流程相当复杂。当地老人描述了瑶族蜡染的工艺流程:先在自织的土布上绘上精美的图案,然后将枫脂和牛油按比例混合(代替蜡),装在土碗里,置于盆装的热草木灰上,灰中埋上少许红炭火,以保恒温。待两种油缓慢融合后,用竹制小蜡刀蘸油复涂于画好的图案纹络上,待蜡干后,然后经浸染、漂洗、去蜡、阴干工序后,便可出现青底白花,蓝底白花,或青底蓝花等不同色彩的对比鲜明的花纹图案。

  由于瑶族枫脂染采用枫树油脂来勾画图案,在漂染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像蜡染的那种漂染裂纹,因而图案细密完整,更加美丽,题材多以花、草、虫、鸟、鱼等为主,间以几何纹、雷纹、云纹、锯齿纹等等。风格是粗中有细,布局饱满而不杂,多采用变形、夸张手法,图案生动,变化多样,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据村民说,有很多来自省内外的蜡染厂家、学者及外国友人都纷纷慕名前来该村考察,都对河坝村形迥各异的蜡染图案和精美的蜡染制品赞不绝口,并对其进行收藏。

  1991年国家博物馆曾到该地收藏蜡染、刺绣和民族服饰等工艺品40多件。之后,在贵州省文化厅公布的第四批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5个中,河坝瑶族枫脂染名列其中,枫脂染现已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上一篇: 水书,水族的文字

下一篇: 扶绥县壮族村屯名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