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粑槽舞

2016-02-20 12:06:24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粑槽舞主要流传于麻江县杏山镇六堡村、营山村、中山村、仙鹅、坝寨、偿班、仰鼓以及宣威镇岩莺村、黄莺村等畲族聚居区。麻江县位于黔中腹地,清水江上游,县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
 

粑槽舞主要流传于麻江县杏山镇六堡村、营山村、中山村、仙鹅、坝寨、偿班、仰鼓以及宣威镇岩莺村、黄莺村等畲族聚居区。麻江县位于黔中腹地,清水江上游,县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自然景观秀丽,东部山峦叠峰,西部峰林连绵,北部群山巍巍。

 

粑槽舞在畲族人中流传已达400多年,源于一个悲壮的传说:畲族祖上有一位名叫代赖(音译)的人,因能征善战、武艺高强,当时的朝廷因惧怕畲人造反而设计将其诱杀。在其葬礼上,族人义愤填膺,将粑槽反扑在地,用木棍冲击粑槽,喻义要将朝廷颠覆并进行冲击(在南方语言中“槽”“朝”是一个音)。从此,冲粑槽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活动进而演化为一种丧葬舞蹈,跳舞时也不仅仅是冲击粑槽,还按照一定的节拍,用木棍与木棍相互击打,以示继承祖先的武艺。\

粑槽舞为畲族独有的一种丧葬舞蹈,集祭祀、娱乐为一体,一般只用在去世老人的葬礼上。在当地,凡年龄达三十六岁以上的人去世都可算是老人。活动时间为死者下葬的头天傍晚至下葬之前。畲族地区,家家门前都有一个小坝子,粑槽舞就在坝子里跳,而死者就用棺材陈殓在正堂中。

 

跳粑槽舞的程序由祭祖、跳舞和结束三部分组成,参加人员仅限男人六名,但具体谁跳并不固定,凡会跳或想学跳者均可轮换上场。开始跳舞前,先由一位巫师进行祭祖:在跳舞的场坝边上燃香三柱,烧纸三张,念祭词,然后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粑槽内,由巫师执棒将其连壳冲烂(当地人认为如不冲烂鸡蛋,则对跳舞者不利),最后将粑槽翻扑于地,跳舞开始。粑槽舞的分工为击木鼓、铜鼓各一人(多为老者),冲粑槽跳舞为四人(多为青壮年),必须在木鼓的指挥下进行,而打击木鼓有一套固定节拍,大多以口诀的形式代代相传,时而击鼓面,时而击鼓身。击鼓面时,跳舞者用木棍冲击粑槽底部,击鼓身时,跳舞者用木棍击打自己左或右跳舞者的木棍,往往有跟不上节拍的要被同伴用木棍打在身上,引来旁观者的一阵哄笑。整个舞蹈分为上下各12小节,在每一节终了时,要按其节次绕粑槽转圈,同时以棍相击。一般跳完一次需要一个半小时,所以一般体力不支或手脚不灵活者往往望而却步。跳舞一直要延续至深夜,有时甚至到天明,在送亡人上山前还需再跳一次。最后一次跳完,舞者需合力将粑槽翻回来,然后齐声说到:“公(太)得去了。”意为死者已带着祝愿随祖先而去。这时,死者方可被抬去下葬,整个过程结束。\

粑槽舞以生活器具粑槽作道具,击声古朴,舞姿粗犷。该舞虽然限定人员,但只要是男子均可轮流参与,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

 

畲族人没有文字,其历史变迁除了口传身授之外,多在粑槽舞等习俗上体现,因此,粑槽舞不仅是畲族人的精神纽带,而且还是畲族人精神、信仰、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畲族粑槽舞传承以口诀和身教传承为主,本族的人只要勤学,有悟性者均可学,多在聚居地内同族老少间传承。主要传承人有:六堡村:赵传亨、男、六堡村老圩头组村民;岩莺村:吴光台、男、岩莺村村民;吴光智、男、岩莺村村民;吴和方、男、岩莺村村民;吴和勇、男、岩莺村村民。

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和城市化、工业化一同兴盛的各类流行文化的渗入,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的转移,畲族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处于失传的边缘。目前较常跳粑槽舞的地区只有岩莺、营山、六堡三个村的某些村寨,而参加的人员大多是中老年人,传承链条已面临断裂的危险。

上一篇: 盘县“布依族盘歌”的内涵及传承发展

下一篇:无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