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在舟曲召开 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6-08-25 15:16:28 作者:沈子函 来源:甘肃日报 浏览次数:0

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陪同下在我省迭部县法院、临夏州中级人民法院调研。
                                                                 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在舟曲召开

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三运致辞 刘慧讲话

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在舟曲召开 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陪同下在我省迭部县法院、临夏州中级人民法院调研。

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今天在国家法官学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训基地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致辞。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慧,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徐显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家新主持会议。

省领导泽巴足、李建华、路志强出席会议,梁明远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

周强在讲话中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方针政策,深化民族法制理论研究,促进民族法制文化繁荣发展,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审判工作水平,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周强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究的重大意义。加强民族法制文化研究,促进民族法制文化繁荣发展,是在民族工作中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各级法院要大力加强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究,积极推动民族法制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周强指出,民族法制文化凝聚着各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和生活经验,承载着本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发掘研究民族法制文化,以文化滋养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建设,有利于加快民族法制文化与现代法治文明的进一步融合,可以增进民族地区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同与信仰。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法制文化和司法实践研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法治文化,不断凝聚起践行司法为民、加强公正司法、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精神力量,促进民族地区的整体进步与社会和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周强指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需要民族法制理论支撑。当前,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法治建设,人民法院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地需要依靠司法手段来解决,同时,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期待越来越高。必须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依靠人大监督和政府、政协及各方面支持,推动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必须大力加强民族法制文化研究,以科学的理论推动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和审判执行工作。

周强强调,要大力加强民族法制文化建设,深化民族法制理论研究,推动司法实践发展。要始终坚持党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确保民族法制文化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突出民族法制文化研究的重点,紧紧围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正确处理民族宗教关系等开展深入研究,认真研究少数民族习惯对司法审判的影响,通过研究和传播民族法制文化,将少数民族习惯中的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司法解释、司法政策、裁判规则。要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民族法制理论研究,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真正使理论成果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推动民族法制文化建设蓬勃开展。

周强强调,各民族地区法院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提高做好民族地区司法审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要紧紧围绕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依法妥善处理好民族地区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审理涉及民族地区基础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教育医疗就业、环境资源保护等领域案件,积极探索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要充分发挥国家法官学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强双语法官培养培训工作。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数量充足的民汉双语法官队伍,为民族地区司法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需求,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法院信息化建设,促进法院信息化建设与民族语言的有机结合,探索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司法公开方式,充分宣传保障少数民族当事人诉讼权利典型案例,让少数民族群众通过见证司法、参与司法进而信赖司法,促进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王三运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2600万各族人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简要介绍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时期,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把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放在我省召开,充分体现了对甘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们进一步加强法治甘肃建设的鼓舞和鞭策。

王三运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把牢“一条红线”、贯彻“四个全面”、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抓好“五个最大”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实践中,我们凝心聚力抓脱贫攻坚,组织实施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行动,制定出台“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构建“4342”验收把关责任体系,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子,“十二五”期间全省贫困人口由842万减少到288.5万,贫困发生率由40.5%下降到13.9%;坚定不移抓深化改革,先后制定出台288个改革方案,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建立健全巡察制度等方面的一些特色做法,得到中央改革办等有关方面的肯定和推广;突出关键抓法治建设,抓好“关键少数”强化示范引领,建立干预司法活动记录追责制度、清理化解积案、司法双语人才培训培养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融入全局抓扩大开放,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精心筹备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努力拓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落实责任抓从严治党,构建和实施全面从严治党“3783”主体责任体系,用“866”重要标尺来检验评价主体责任落实的质量,深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省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改革有序推进、开放不断扩大、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王三运指出,民族法治建设是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始终把民族法治建设作为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和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强化法律保障,切实加强少数民族立法工作和司法应对;围绕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深化司法实践,着力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习惯;围绕提升法律实施效果培养双语人才,有力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律权益;围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民族法制文化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举办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是落实中央对民族工作新部署新要求的务实举措,是推进民族法制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我们将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委的部署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区的先进经验,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力推进民族法治建设,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内蒙古、吉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高级法院和民委有关负责同志,部分专家学者,部分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参加会议。

 

上一篇: 本土民族文化企业的创意代表——布特勒其走上国际大赛舞台

下一篇: 江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打造41个特色村寨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