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阿坝)建设成果展”在北京举办

2017-05-18 12:03:54 作者:阳希编辑 来源:中国56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5.12汶川地震9周年之际: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阿坝)建设成果展”
\
主办方: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顺清致辞。

    2017年5月12日,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阿坝)建设成果展在北京中华民族园启幕。
    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现有羌族人口30多万人,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羌”字就出现在甲古文中,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民族以羊为图腾。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羌族文化遭到严重破坏。2008年10月,文化部正式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纳入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民族整体文化为保护对象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成果展开幕式上,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顺清介绍,实验区的建立,为灾后重建,抢救和保护濒危羌族文化生态提供了重大机遇,对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顺清称,阿坝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基本范围是:以茂县、汶川、理县为主体,兼及毗邻的松潘县和黑水县共54个乡镇、412个村。保护区面积约14169平方公里,总人口40.13万人,其中羌族人口15.38万人。他表示,在文化部、省文化厅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阿坝州保护区建设成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全州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个、省级66个、州级410个,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名、省级82名、州级322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32个点、省级62处,国家级传统村落36个、省级传统村落17个,“藏、羌碉楼与村寨”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此次成果展,汇集了丰富多样的羌族传统文化种类。羌族剪纸、羌笛制作、羌族服饰制作、羌族羊皮鼓、“羌绣”等等,均极具羌族民族特色。


\
协办方代表: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朱联根讲话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朱联根说:院方愿意搭建平台,和各民族地区经常做文化交流,让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在首都北京宣传和传承。羌族博物馆馆长余步勇说:我们弘羌文化交流团和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华民族博物院是首都展示各民族的文化窗口,是游客认识民族地区的旅游平台,也是培养少数民族青年热爱家乡,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羌族博物馆通过多年的活动,已经成为了在京羌族的形象窗口。汶川地震9周年之际: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总局 在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羌族博物馆举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阿坝)建设成果展,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和展示阿坝地区在党的领导及全国人民支持下,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地震灾难以后,在羌族地区所取得的建设成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阿坝州在民族特色旅游方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


\
羌族非遗传承人展示羌族刺绣与羌族服饰

\
羌族非遗传承人展示剪纸

\
 
\

\

\

\

\

\
举行了精彩的羌族歌舞表演

\
部份嘉宾合影
 

上一篇: 刘瀚锴一行应邀赴江苏、浙江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下一篇: 中央民族大学大礼堂庆祝“第36届在京苗族同胞欢度“四月八”节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