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开阔 境界高远

2017-12-01 16:11:31 作者:冰洁 来源:网易 浏览次数:0

诗人这一桂冠,须以不同的型号、不同的理由加诸那些用语言表诉心灵风景的歌者的头上。这意味着诗人与诗人之间在才华、想象方式、创造力及成、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优化民族语言等方面

——序《最美的守候》

◇冰洁

诗人这一桂冠,须以不同的型号、不同的理由加诸那些用语言表诉心灵风景的歌者的头上。这意味着诗人与诗人之间在才华、想象方式、创造力及成就、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优化民族语言等方面,存在着距离和差异。在普遍意义上,无论是哪种“型号”的诗人,称号的本身应当是一种荣誉,因为它所承担的崇高职责在于:看守人类精神家园——为民立言、为社会吁求。
  两位湘籍诗人向明与孙传胜是一直积极借助诗歌语言的操作方式扮演着这种令人羡慕的角色并乐此不疲。在他们的诗歌里,两位诗人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目光聚集贫瘠但充满神奇的乡村背景和美好时代,对乡村的山川风物与时代的沧桑巨变着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些诗歌,也因之关注民生疾苦、讴歌时代而使其境界极其高远。这其中向明的写作方式虽多少受了孙传胜直接或间接的熏陶,表达方式也较为接近,但字里行间所透露的内涵还是各具特色,向明的诗歌作品以细腻优美、含蓄流畅的风格取胜,孙传胜的诗歌作品以深沉凝重、饱满激越的风格见长。
  向明与孙传胜的诗歌作品,既传统又现代。他们常常自觉继承“感物咏志”的传统,更着意创新,力求别开生面、新颖别致。两位诗人都是目光敏锐、心理能量极为丰富的人,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把握、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存价值的体认,往往不明说而是给情感或思想以形体;借此言彼,利用事物的相似性,运用象征、隐喻、比拟、暗示等手法,以实写虚,以虚写实,曲折而对应地把事理说得富有意味,将意义体系隐藏在形象体系背后,作者从而在想像和思维的双轨运行中完成创造,而读者则通过“还原”语言形象的双重意指和再造,获得一种审美的快感:语浅味浓,能濡染心灵;多义别趣,可澡雪精神。如向明的《雨中百合》:“一颗硕大的雨滴/打在了百合的唇上/她的头/轻轻地荡了荡//接着是/两滴、三滴、五滴/……无数滴//她的头/就这样/荡来荡去//这样的清晨/我却看不见半缕忧伤/只看见,一缕生命的阳光”。这首诗采用的拟人手法增强了作品的亲切感,并且把诗歌形象转化成了一种象征或隐喻。而隐喻在这里又可以是反方向的,即“雨中百合”是对人的拟写。再者因这首诗从独特的角度让新颖的诗思进入吟咏对象,使象征超越普通的实物升华了人格精神。
  诗歌作品情感丰富、真挚,是《最美的守候》一书的一大亮点。诗的本质在于抒情。这作品里的情感元素密集,底色纯净,真实可信,不矫揉,不造作,不媚俗,纯属自然流露,一针可见血,一触能及本质。这些情感常常被附丽于景,赋物言情,虚实相生,笔墨入化,有神无迹。这些情感有“小我”之情与“大我”之情之分,涵盖社会各个领域。“小我”之情,常常体现在吟咏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内涵上。如,诗人向明的《吻》、《姑娘,姑娘》、《相思》等,孙传胜的《钥匙》、《致红》等。“大我”之情体现在为社会底层的胼手胝足的劳苦大众的不幸遭遇而忧戚于怀,如向明写《父亲的手》:“父亲的手在岁月的岩石上/磨练成一把利斧/向生活劈去,向人生劈去/劈碎痛苦与忧伤/劈出甜美与幸福//多么伟大/父亲的手,将黑夜变成白天/多么伟大/父亲的手,将日子抹上朱红”。 孙传胜写《深山挑夫》:“当你爬上曲折的山路/攀登的一生便有了第一串音符/山径是祖祖辈辈深情的藤/你是一片绿叶不愿凝固/为摘取太阳果/你挑一担艰辛和痛苦//这山是你挑高的么/这生活是你挑绿的么/为高山更高你化作山上那堆黄土/为生活更绿你坟上长一棵嫩嫩的葱郁”。他们以与生俱来的超乎常人的内在悟性,对时代进行激情澎湃、直抒胸臆的讴歌,如:向明的《祖国啊,祖国》:“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也你挺拔的脊梁/我自豪你的飞跃/您用自己的激情和执着开拓美好未来”;孙传胜的《金鸟巢》:“鸟巢本身就是一个金牌/当奥运会写在历史和人们的记忆里/鸟巢依然在每天的阳光里闪烁美丽光芒”。这些诗歌都是大题材,大手笔,高格调,紧扣时代脉搏,视野开阔,境界高远,抒情角度巧妙。这些诗歌在主题意向和艺术处理方式上十分相近,“小我”与“大我”契合为一,个性与共性相互辉映,内容与形式较好统一。
  语言形象生动,清美婉丽;写景摹物,虚实相映,情景相生。这些特色除了荡漾在上述的诗歌题材中,更在向明与孙传胜创作的歌词作品中兴起并得到维持。歌词文学作品在《最美的守候》一书里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作者仍以独特的山川风物、社会观察、内心情感勾勒出审美心理最初的轮廓,静态的作为写作素材和半径背景,动态的作为创造艺术世界的欲望和契机。这些作品自始至终稳定出现着两个“叙述”层面:以“我”为视点的感受层,和以“山川风物、社会观察、内心情感”为对象的观察层。此外,他们的灵魂深处所隐含的古代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及现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在这些作品中,又得到了相应的锤炼和升华。
  细读作品集《最美的守候》,发现两位诗人各种题材的创作得到了较为平衡的发展,我由衷欣喜他们的创作才能。我相信,以他们的活力和投入的专注,可以预期,在漫长的创作道路上,将会有更加丰硕的成果。
  是为序。

上一篇: 2017第四届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

下一篇: 如歌的祭奠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