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艺工艺知识

尼西:黑陶的诱惑

2009-09-20 21:20:13 作者:56china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黑陶艺人的非凡手艺 
     中甸尼西有四宝,黑陶、木碗、矮鸡和辣椒。特别是藏族传统生活用品的黑陶和木碗,因其产量少,外国游客打着“飞的”来买,还要排队呢。 这些诞生在泥土、木料、土漆和火焰中的器皿,沉稳而朴拙,没有一

黑陶艺人的非凡手艺


     中甸尼西有四宝,黑陶、木碗、矮鸡和辣椒。特别是藏族传统生活用品的黑陶和木碗,因其产量少,外国游客打着“飞的”来买,还要排队呢。 这些诞生在泥土、木料、土漆和火焰中的器皿,沉稳而朴拙,没有一件是纯粹的装饰品,但拥有它们的人,都感到一种穿越时空的诱惑...


     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靠近公路,乘车一路驶来,远远就见到十多个村民正在建一座传统的藏族民居。他们站在土墙头上,手里拿着约长两米、 一头像桨,一头像平顶锤子的木制工具,有节奏地一下下捶着脚下的土墙,这叫“打墙”。香格里拉藏区那些点缀在绿草甸上的美丽白房子就是这样建成的, 房上精美的木雕、鲜艳的彩画,在城市是奢侈,在这里却司空见惯。


\

     在这个因黑陶而出名的小村,本以为会听到水盘的鸣叫、看到土窑的烟囱,可一进村口,我们就沉浸在一片宁静中了,只有狗在吠、还有身后打墙的声音。 幸好,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孙诺七林家很好找,别家是木雕和彩画,他家檐下有一道红色和白色瓷砖镶嵌的花边,这在村里是独一无二的。


\

     爬上窄窄的木楼梯,一眼看见一个小伙子正盘腿坐在窗下捏泥巴。没有水盘、没有电动马达,就是在三块叠在一起的锥形木盘子上转着捏泥巴, 转着转着,就捏出一个圆圆的瓶口,然后再用木片把壶口处的泥巴拍平。奇怪的是,尼西黑陶是黝黑颜色的,而这些泥胚却是再普通不过的土黄色。 见有人来,小伙子却头也不抬一下,一副任你参观,他自专心做陶的样子。他是孙诺七林的大儿子。


     与儿子一墙之隔,孙诺七林在里间做陶,一样的坐姿、一样的工具。去年,我在昆明见过关于他做黑陶的电视片,那是他大儿子自己拍摄的。 片中的一家人一边做活一边往镜头这边看,还与初次使用摄像机的大儿子开玩笑。几个村里的孩子躲在旁边吃吃地笑,孙诺七林教他们捏泥、 拉胚,一张一张地看孩子们画的黑陶写生。


\

     那时我想,在一间客厅里如果在适当的位置安放一个黑陶壶,也许会有震撼心灵的力量,使人觉得凝重安适,因为它的审美效果不是满堂生辉, 而是宁静致远,它的审美品格不是优美,而是壮美和崇高。在挟着经济大潮滚滚而来的物质文化飞跃发展的现代家庭里,如果有一两件黑陶做伴, 一定会获得一份朴实的宁静。在没有来到汤堆村之前,这些仅限于合理的逻辑和想象。等见到孙诺七林和实在的尼西土陶, 我才明白其实这一切根本不需要想象,而是让人一望便知的事实。


     孙诺七林说,这些黑陶的原料是用两公里外一种特殊的泥土,加上其他两种泥土混合而成,在制作中不断地捏、锤、敲、打,使之成型, 最后架起松柴点火烧30分钟左右,再在木渣堆里闷上30分钟,黄褐色的泥土就魔术般地变成了黑色。
黑陶是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结晶,兴起于公元前2500年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这种纯手工制作的黑陶制品,其特点是黑、薄、光。纯手工拉坯、 人工抛光、雕刻、烧制等程序制造的黑陶产品,坚硬光亮,胚质细腻、图案新颖,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紫、靛、银等色泽,有“黑如漆、光如玉”的美誉。


\

     尼西土陶自古有两个特点,一是经久耐用,二是没有一件纯装饰品。到孙诺七林这里,又发展出许多新的样式,他好琢磨, 如在土陶上镶嵌白色碎瓷片和动物形状的陶器,都是他的独创。


     村里那48家做陶的藏民,都是孙诺七林的徒子徒孙。做陶,他每天只做两个;收徒弟,他每年只收3、4个。他说,黑陶不是工业生产, 不能太多;同样,学做陶也不是人人可以,虽然从入门到出师只要一个月时间,但做出耐用有卖相的商品,却至少还要一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