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蒙古族人物

查干:融入北京的蒙古族音乐人

2010-01-21 18:11:31 作者:56china 来源:中国民族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沉浸在音乐世界中的查干。查干供图

\

  查干从内蒙古定做的工艺品——手扒羊肉锅。查干供图

  蒙古族青年作曲家查干来到北京的时间并不长。从小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的蒙古语学校读书,他的普通话带有浓浓的家乡口音。比起其他的“北漂”一族,查干算是起点比较高的,2004年买下房子,2007年正式安家北京。他对记者说:“我音乐的启蒙和事业的起点在内蒙古,但我今后事业的发展应该在北京。我知道后面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我不会离开这里。”

  坎坷求学路

  还是孩子时,查干就显露了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从记事起,他最喜欢参加的,就是当地的婚礼。那时的乌审旗虽然贫穷,但是牧民婚礼的喜庆氛围至今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祝福吉祥的歌曲不仅会唱上三天三夜,而且曲目不能重复。查干的母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民间艺人,他小小年纪,就随着母亲在扬琴、四胡、笛子、三弦这乐器“四大件”和众多合唱中获得音乐的启蒙。当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已经会唱50多首民歌,到后来,母亲在“没歌”时还会向他“讨歌”。

  查干小的时候,村子里有个绰号叫“巴老爷”的艺人,会制作二胡和三弦,他是查干的第一个恩师。“按现在的标准来看,他的演奏技巧很一般,但是很有感染力。他做的乐器,别人不许碰。”查干托三哥从旗里花不到四毛钱买来了笛子,又让“巴老爷”用罐头皮加牛皮做了把二胡,没过多久,查干居然比“巴老爷”吹拉得还好。“当时哪有笛膜,就是拿纸把孔盖上。‘巴老爷’指点一番,我就自己学着吹、学着拉。”他的灵气得到了“巴老爷”的夸奖,掌握两种乐器的技艺在身,查干也开始有了想法,他想去考乌兰牧骑。

  小学毕业,查干开始了投考乌兰牧骑和艺校的漫漫征程。“我酷爱音乐,可却被8次考试考伤了。很多老师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好像我并不存在。后来我有了心理障碍,一听艺校招生,就会非常恐惧。每次抱着一点点希望去考,结果却是考一次,碰一次壁。”

  1977年,查干到乌审旗刚刚建立的民族中学上高中。就在他一门心思读书考大学时,鄂尔多斯歌舞团来学校招生了。对查干来说,那是末日般的两天,考与不考在他心里痛苦地纠结。他在考场外一圈一圈地徘徊,在考试即将结束的时刻,他拿着笛子走进考场,一句话不说,吹起了《牧民新歌》,吹完鞠躬转身就要走。但是这次,他生平第一次被老师注意并留下。之后,他不仅通过了复试,还通过了3个月的集训。“30个人,3个月的集训,最后只留下3个人。当鄂尔多斯歌舞团团长让我把行李留下,过完年来上班时,苍天啊,那种自豪与快乐无以言表。我觉得后来的很多快乐,都不及那次彻底。”

  怀有感恩之心

  第一次看到钢琴,第一次看到管弦乐队,第一次看到民乐队——16岁的查干,在鄂尔多斯歌舞团3个月的集训里总算开了眼界:原来音乐的世界是如此丰富。

  很快,他被派到内蒙古歌舞团学双簧管。也许是天生和音乐没有陌生感,8个月的学习,查干进步得很快。回到鄂尔多斯歌舞团后,他就成为了双簧管的独奏演员,观众对他的演奏也非常认可。

  1982年和1985年,查干被鄂尔多斯歌舞团送到内蒙古歌舞团和天津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接受了现代音乐训练的他,在毕业后有了新的想法。“当时感觉鄂尔多斯是那么小,我要在外面打天下。”他开始和一些著名音乐人合作配器,在北京工作了3个月后南下广东。自以为是配流行音乐的一把好手,到了广州,查干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没入门。

  伴随着不间断地学习,查干又辗转到了海南,开始在舞厅、夜总会打工挣钱。当时崔健的摇滚乐开始被国人接受并火爆,查干于是改编了蒙古族的《好来宝》,用蒙古语演唱,一下子在海南打响。“其实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有点原生态的感觉。”通过自身的努力,查干成了当时令人羡慕的万元户。但是他的良心无时无刻不在遭受谴责,总是梦见团长在骂自己,他知道自己必须回去。1989年,不顾同伴的挽留,查干回到了故乡。

  那个时期,他的创作才情得到激发,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1991年,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在昆明举行。106个舞蹈中只有两个获得一等奖,查干的作品《牧人浪漫曲》便是其中之一。在此之前,内蒙古只有一位作曲家在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过三等奖。1992年底,查干调到内蒙古歌舞团,后来,又渐渐开始影视音乐的创作。到现在,查干已经写了20多部电影音乐。其中,2005年,凭借电影《赛音马吉克的儿子》获得了第25届金鸡最佳音乐奖提名。

  “目前我的工作关系还在内蒙古歌舞剧院。人要知道感恩,没有内蒙古对我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我每3年回去一次,带着我的创作。哪怕只是一首歌、一个舞蹈、一段交响诗,但一定是精品。家乡对我这么多年的培养,我会拿出最好的作品来报答。”

  身体力行推行蒙古族文化

  在查干看来,蒙古族文化无论如何都应该宣传出去。他曾策划过一台风情歌舞剧《蒙古婚礼》,为此利用3年的时间自费采风,走了8个省区。“蒙古族的婚俗非常丰富,舞台上呈现出来的一个道具、一个台词、一个动作、一个唱腔,甚至一个很短的表演方式都有它的特色。”该剧2006年公演,一年时间演出176场次,创造了内蒙古的奇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查干还笑谈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业内“黑色一分钟”的难题。《蒙古婚礼》共4幕,每次换幕时一分钟的等待被称为“黑色一分钟”。“第一个一分钟,我把蒙古族的服饰介绍给观众。第二个一分钟介绍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呼麦、潮尔、马头琴等。第三个一分钟,介绍蒙古族的饮食文化、酒文化。这样一来,观众既可以零距离感受蒙古族的传统民俗,又解决了‘黑色一分钟’的问题。”

  查干认为,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很好,但是没有包装,没有把原生态上升为能被更多人接受的音乐。他想将来在这方面有所尝试。“我们蒙古族文化,一直没有打入国际市场。按照我们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它的音乐应该被世界人民所关注。我的愿望是把蒙古族文化打造成国际文化。”他坦言,过去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方式方法,现在也在不断摸索。

  查干还有一个理想,就是创制蒙古族的“打击乐”。

  “蒙古族有打击乐吗?”一次在北京做电影音乐时,查干被一个录音师问住了。当时他开玩笑地说,我们是游牧民族,万马奔腾的蹄声就是我们的打击乐。玩笑归玩笑,但是查干从此就琢磨开了。直到2004年一次采风中,一个蒙古大汉铿锵有力的马靴声,一下子给了他灵感:能不能把蒙古人的马靴,做成马靴鼓?

  发明一个打击乐器哪有那么容易。他拆了五六种鼓,研究里面的空间结构和使用材料。河北、吉林,很多地方都留下过他寻找制鼓艺人的足迹。花费了七八万元之后,目前总算基本成型。生产出来的马靴鼓一边在演出中使用,一边继续改进。查干的目标是让马靴鼓在中国打击乐协会申请专利,“那个蒙古大汉的马靴声一直在我脑子里,现在还达不到那个高度。我必须拿出一套成熟、科学的声音数据。”

  北京是我家

  只要在北京,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查干一定会登上天安门城楼,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叩首,并且买回很多带有毛主席头像的纪念品,当成最珍贵的礼物送给朋友。“这种情感,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也许和我的经历有关。”这种国家意识还体现在查干和朋友们的聚会中。他的朋友们都知道,查干酒喝到一定程度时,一定会说3句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喝一杯;伟大的祖国万岁,喝一杯;各族人民团结万岁,喝一杯!

  记者的采访在查干北京的家里进行。查干家的客厅,有一巨幅成吉思汗的皮制画像,在它的侧面,还有一张他特别喜欢的画,画中有羊羔、狗、蒙古包和一家老少。他指着画面中的小男孩笑着说,瞧,这就是我。

     对  话

  记者:你的音乐作品中,蒙古族题材和汉族题材的比例是怎样的?

  查干:一半一半。对自己民族的东西太熟悉了,反而找不到突破口,写其他民族的作品却有灵感,也许是观点、角度不一样。我喜欢农村题材的影片,能把音乐写得很煽情。其实里面有蒙古族音乐的元素,只是一般人听不出来。

  记者:你的文化背景有没有跟北京不相适应的地方?

  查干:没有。我可能比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更爱北京,因为他们对北京太熟悉,已经没有感觉了。我这么多年的奋斗,就是奔着北京来的。我曾经去过很多国家,每次坐飞机回国,我最喜欢听机上的广播:再有半个小时,将抵达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

  记者:对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满意吗?

  查干:很满意。我目前在北京可以说打开了市场,现在主做电影电视音乐和大型晚会。每年创作三四部电影音乐,一两部电视剧音乐,发行两到三个CD或MV。

  记者:在北京从来没有陌生的感觉?

  查干:没有。我不仅融入,而且太喜欢了。每天都在激动,每天都在学习,北京给了我很宽的视野。有时候帮内蒙古策划晚会,大家都说,看查干的作品,就知道他每年在进步。为什么?不说别的,国家大剧院我每周必去一次,保利剧院我每两周必去一次,那种学习,使我每天都在进步。

  记者:你打算长期在北京发展?

  查干:对,永远不离开。

  记者:连落叶归根的想法都没有?

  查干:没想过这个问题,可能年龄还不到,也可能是在北京安家的时间并不长。记者 俞灵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