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蒙古族人物

郭纯:用心看病,大医情怀

2010-01-21 18:13:21 作者:56china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用心看病,大医情怀——记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院长郭纯

【人物小传】

\

  郭纯,1955年10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技术五级,大校警衔,兼任中华妇产科学会内蒙古分会常委、武警医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研究生导师。先后任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外科医师、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副院长,2004年4月任院长。

  从医35年,他主刀手术32000多例、安全接生婴儿13000多例,无一偏差。在内蒙古妇科领域创造了第一个腹膜外剖宫产腹壁横切口技术,采用中西医结合自行研制的“消瘕丸”成功治愈妇科附件囊肿、乳腺增生达12000余例。先后获武警部队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医疗成果奖13项,其中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专利1项。多次被自治区和武警部队表彰为“先进医务工作者”、“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草原农牧民亲切地称为赛额木其(蒙古语:好大夫)。

  2008年4月,郭纯被确诊患直肠癌,手术后不久,他便提前返回单位,化疗期间仍然主持日常工作,照常出诊、手术、每天早晨6点半查房。从军39年来,为了草原人民和官兵的健康,他把自己的生命安危置之度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白衣战士的敬业情怀。

\

刘润娥(左)对记者说:“认识郭院长是我的福气,他是我最信赖的大夫!”

  夏末初秋的一天,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院长办公室里来了三位客人,家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化肥厂住宅区的刘润娥、卢凤丽、段玉凤三个老姐妹,拿着西瓜、葡萄、自家地里收获的玉米,还有亲手腌制的咸菜,前来看望她们的“老朋友”——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院长郭纯。

  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心愿:希望自己永远不要去医院。一个人无端端的经常去“拜访”医院、医生,不言而喻,他的身体健康状况肯定是不大好的。刘润娥、卢凤丽、段玉凤不这样想,虽然她们都是患者,可是她们并不害怕,因为郭院长医术高超,有郭院长在,她们很安心。如果不是怕打搅郭院长的工作和休息,她们真希望能经常来医院看望看望她们的这位好大夫。

  今年60岁的刘润娥是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认识郭院长是我的福气,他是我最信赖的大夫!”得知记者来医院采访郭纯院长,这是她跟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1988年,家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八拜乡的刘润娥患上了梅核气,感觉嗓子里老有东西堵着,咳不出去咽不下去。当时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在八拜乡设有养殖场试验点,刘润娥的亲人偶然得知试验点里有位叫郭纯的军医,便把他接到家里,经过郭纯针灸治疗后,刘润娥的病情得到了治愈。此后的30多年里,刘润娥又患了热淋、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好几种病。她说:“我这大半辈子,患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病,我是不幸的,可我又是幸运的,认识郭院长后,他每次都能用他精湛的医术把我的病痛降到最低,郭院长不仅技术全面,而且医德高尚,有一年因为住的地方离医院远,他就让他的爱人帮我抓好药,叫我先回家第二天再去取。去年郭院长刚做完癌症手术,我知道了很揪心,那时关节炎又犯了,我就去办公室找他,那时他刚出院,可他依然像以前一样,热情地询问我的病情,耐心地给我讲解治疗方案。”

  之后,刘润娥陆续介绍了二三十个病友来找郭纯看病,卢凤丽、段玉凤就是其中的两位。两人高兴地告诉记者,困扰她们多年的妇科疾病经过郭院长一年多时间的诊治,现在已经痊愈。

  这一天,她们三个约好拿上自己家里产的“绿色食品”一起来看望郭院长。她们特意煮了10个玉米,希望郭院长的工作生活十全十美,希望郭院长事事如意。

  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近郭纯,这位患者眼中的好军医、牧民心中的“赛额木其”、同事眼中的“领头雁”——

  救死扶伤,患者安危大于天

  “前几天我来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做复查,我把我的孩子带到郭院长面前,告诉他,‘这就是当年救你一命的舅舅,快谢谢舅舅’”, “郭院长救了我和我儿子两条生命……”从山西来内蒙古打工的刘晓燕今年44岁,刘晓燕永远忘不了1996年的8月11日。那天上午,怀孕8个月的她突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血压高得吓人,脸肿的有脸盆那样大,双目几近失明,家人急忙送去医院,两三家医院转下来,有的因为从未遇到这样的病例建议她转院,有的说作为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保住的几率几乎为零,有的直接拒绝收治。这时,家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钱没带够不要紧,先安排住院,情况危急,必须马上组织手术!”时任妇儿科主任的郭纯当天下午为刘晓燕做了剖腹产手术,一个5斤6两的小生命呱呱坠地,手术没有任何后遗症。如今,刘晓燕一家已经在呼和浩特定居,儿子上初中一年级,学习很用功,刘晓燕说:“我们全家的幸福生活全是郭医生带来的!”

  14年来,刘晓燕每年都定期到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复查,郭纯也从当年的妇产科主任成了现在的院长,但是刘晓燕觉得,郭医生在她眼里还和以前一样,一点没有变。平易近人、耐心细心,“比亲人还亲”。

\

郭纯在手术中

  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不管患者多贫困,手术风险多大,他总是挺身相救。1992年下午5点,家住呼和浩特市的戴秀琴上班时突然肚子痛的厉害,同事赶忙把她送到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检查确定是宫外孕大出血,必须马上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郭纯赶忙召集医务人员从血库调血,实施手术,做完手术已是晚上8点多,戴秀琴终于脱离了危险。这时大家才知道,戴秀琴来时情况紧急,身上一分钱都没带;联系不到戴秀琴的爱人,手术同意书上也没有家属的签字。还有一次,从牧区转来一个小女孩,被货车从腿上轧过,骨头白花花的露在外边,主治医师主张截肢,这样可以避免引发毒血症。郭纯觉得这个问题不能草率,检查后,发现女孩肢动脉没断,便主张保留肢体,三个月后,小女孩自己走着离开了医院。

  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患者今后的人生不留缺憾,郭纯甘愿冒险。

 德艺俱佳,常怀悬壶济世心

\ 

为基层部队官兵送药

\

战士们等候检查

  保障官兵健康,就是保证战斗力。内蒙古总队营区散落在八千里边防线上,没有来过草原的人,理解不了“辽阔”的含义。基层官兵驻地大多处在草原戈壁和大漠林海,偏远地区官兵看病就医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郭纯到部队巡诊的脚步从未停息。从医35年,郭纯进沙漠、踏草原、穿林海。据不完全统计,到部队累计巡诊300余次,先后为50余名患重病、慢性病的官兵超标准治疗,每年从对外医疗收入中补贴部队伤病员医疗费1500余万元,赢得了广大官兵的赞誉。“变坐在医院等战士上门的被动式服务为走进训练场主动跟进式服务”,针对边远支队,医疗队带着医疗设备和药品年年奔赴基层,总行程达数万里。给官兵检查身体的同时,积极抓好医疗卫生骨干培训,共同研究攻克常见的疑难病症。

\

郭纯为四子王旗牧民乌云大妈义诊。

\

依依不舍军民情

  “作为一名驻守边疆草原部队的医务工作者,为农牧民群众解除病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郭纯经常讲的一句话。

  40岁的牧民梁翠兰患病已有半年有余,由于家境窘困她一直拖到肚子痛得实在坚持不住了才来到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检查后确诊患有子宫多发性肌瘤,查房中郭纯发现梁翠兰总是面带愁容,交谈后得知她付不起手术费,院务会上,郭纯提议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决定为梁翠兰免费诊治。郭纯亲自主刀为她进行了腹腔镜手术并获得了成功。

  8月11日至15日,郭纯带队行程近千公里,对武警内蒙古总队四子王旗、西苏旗、二连浩特市三个偏远中队及周边牧区开展了巡回医疗活动,在四子王旗牧民乌云大妈的毡房中,郭纯为乌云大妈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多年的牧区生活让乌云大妈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综合病症,郭纯一边检查治疗,一边邀请乌云大妈来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随后,为闻讯而来的牧民一一进行了检查和治疗,牧民们高兴地说,“赛额木其(蒙古语“好大夫”的意思)又回到草原来了!”从医35年,郭纯带领医疗队深入驻地农村、牧区巡诊40余次,为广大农牧民送医送药、宣传科普防病知识,治愈患者上万名,先后在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土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武川县等偏远贫困地区建立6个医疗扶贫点,为当地农牧民赠送了80余万元的药品和医疗器材。

  从医35年,郭纯碰到许多给他送“红包”的病人,他从来都是婉言谢绝。他同情病人的处境,了解病人的疾苦,牢记自己的职责,他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在医患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来自巴彦淖尔市的患者燕秀明由衷地说:“郭院长治好了我的病,我想表达一点心意就准备了几个红包,可郭院长和其他大夫硬是追着给我退了回来,郭院长真是在‘用心看病’!”

  开拓创新,“四步”走活一盘棋

  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来说,却真正是换了人间。郭纯任院长的短短5年时间,医院总收入飚升到2008年的6200万元,是2004年的11.4倍,自行补助部队官兵医疗费突破2100万元,医院对外医疗收入和接诊、住院人数每年以50%速度递增,接诊患者从5年前每年3.6万人上升为21.6万人,妇产、血透、骨科、检验等6个科室首次同步处于内蒙古地区领先地位,医院全面建设进入部队先进行列。

\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外景 

  如果说“院有重点、科有特色、跨越发展”的发展思路激活了一潭死水,那么“育人才、添设备、抓管理、创品牌”这四步棋,对于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的发展则无异于快马加鞭。一方人才兴一方事业,身为院长的郭纯清醒地认识到:要适应现代化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形成保障、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力,人才可贵,尤为重要。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医疗队伍,2004年以来,他从健全人才培训任用机制上入手,先后派出120多名技术人员进修,培养硕士、博士31人,40多名业务骨干被重用到科室领导岗位,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开展对外合作,弥补了人才技术短板。从一名普通干部走上医工科副主任的徐明智说,自己这匹“好马”是遇到了真“伯乐”,郭院长在“选才、爱才、用才”方面发挥得真是淋漓尽致。妇产科护士长朱洪玲说,郭院长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由于院长倡导的突出医院技术特色,采用能者上的原则,现在年轻人都学习成风,对工作责任心更强,觉得医院的工作更有奔头了。

  培育保留人才为医院发展奠定了基础,更新设备也刻不容缓。任院长不久,郭纯大胆地提出要融资1000多万元引进当时内蒙古地区最先进的40层螺旋CT,这个超前想法把其他班子成员吓了一大跳——1000多万元的成本短期内能收回来么?医院冒这么大的风险值么?结果是机器到位后,来做检查的患者多了起来,也带动了其他科室的业务,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每年还有40多万元盈利。之后,医院陆续添置了数字X光机,发光免疫分析仪等设备,医院的就诊质量进一步提高。

\

郭纯在病房了解病人康复情况

  “居高声自传远方,群雁高飞靠头雁”。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副院长张智勇说,医院的变化凝聚着院长的心血,九年来院长从没有休过假,每天都在医院忙碌着,他每天早晨6点半准时查房,近乎苛刻,即使在手术后化疗期间也不例外。他的优点是认真,而他的“缺点”就是特别认真,他对每项工作都抓得特别细,大到医院的发展,小到捡起医院过道的一个烟头,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激励着大家对自己从严要求,整体得到了提高。医务处主任吕新亮说,郭院长懂行、敬业,即使癌症手术背后也依然坚持每周两天坐诊,他的心从没有闲下来,即使在病床上休息想的都是医院的事。而已经退休的医生张开远对院长的评价是:无私无畏、认真负责、实干创新、以民为本。

  随着医院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经济效益的逐年增加,一个创品牌争名牌医院的蓝图又在郭纯的脑海中开始描绘,他3次分批带领院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到区外先进单位“取经”;请武警总医院、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教授来院讲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创建合作医疗体系,上马了碎石中心、肿瘤中心、妇科中心等8个合作项目;精心打造出妇产、血透、骨科、检验等6个特色科室,同步处于内蒙古地区领先地位。医院先后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百姓放心医院”和“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百尺竿头,脚步匆匆不言歇

  2008年3月,郭纯感到身心疲惫,腰腿酸软,出现了便血,身为医生的他感到病情严重,他没有告诉家人和同事,独自一人来到外三科,让外三科主任王廷杰为他检查,王廷杰在直肠内意外地摸到一个硬块,顿时感到一种不祥的征兆。接下来在驻地医学院专家会诊中,再一次证实了王廷杰的诊断:直肠癌!

  确诊这天是2008年4月4日,身患癌症的郭纯反而去安抚含着泪水的王廷杰:“没事,我患直肠癌的事只有你知道,不要告诉任何人。”

\

广大武警战士排队验血,情如潮水温暖青城。

  确诊当天下午,医院120急救车接回一个63岁的叫李翠莲的车祸病人,经诊断为脾破裂,必须马上手术,化验血型发现,李翠莲老人是非常罕见的B型RH阴性血,手术需用800毫升血,而中心血站只有200毫升备用血,情况危急。从医学院回家的路上郭纯得知了消息,“回医院”,他立刻告诉司机。在返回的路上,郭纯电话指示“所有值班人员和卫勤中队战士到检验科化验血型;政治处马上向内蒙古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求救血源信息”。晚上10点,血源找到了,李翠莲老人成功得救。这天,郭纯做会诊检查,加上抢救病人,没吃一口饭。身患重症的郭纯,早已经把自己的病情远远的抛在了脑后。

\

谈及郭院长身患重病忘我工作,任喜存不禁泪流。

  患者抢救成功后,郭纯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医院温波政委,温波随即把病情向总队领导做了汇报,总队领导指示郭纯:放下工作,必须马上到北京肿瘤医院实施手术!第二天一早,郭纯把医院建设计划书和近期重点工作安排交给温波,郭纯的妻子安荣业告诉记者,为了赶完计划书,他整整写了一夜。

  郭纯患了直肠癌,住院了。消息传出,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武警内蒙古总队的领导来了,医院的医生、护士来了,驻地老百姓来了。大家默默地祝福,盼望他早日康复,祝愿他一生平安。

\

北堡乡村民欢迎武警医院前来义诊的医护人员

  手术比较顺利,这位被同事们称为“铁人”的院长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铁”的目标:三天下床,一周自理,两个月出院。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他咬牙坚持。本来要进行4次化疗,郭纯做了2次就嚷着要出院,“汶川发生了地震,医院要派医疗队到灾区救援,我得回去!”。从北京回来的第二天清晨,科室、病房里又出现了郭纯的身影。每天早上6点半查房,雷打不动……

  郭纯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妻子、儿子和女儿都是他事业的支持者。郭纯的妻子安荣业说,作为部队家属,理应为他排除后顾之忧。作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妻子,她在丈夫背后默默奉献,不计得失,承担了大量的义务和责任。勇挑家庭重担,教育儿女、孝顺老人、照顾亲友、接待患者。儿子也受到父亲的影响,成长为内蒙古武警指挥学院的一名优秀军人。谈及家庭,郭纯既感到骄傲,又有一丝歉意,骄傲的是家人给予他的支持和理解,歉意的是自己忙于工作,对家庭照顾的太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做工作,做好工作。

  面对成功,郭纯并没有固步自封,沾沾自喜。郭纯对记者说,他的一切都是是党和人民给的,他忘不了国家和人民对他的培养,忘不了同事给予他的关心支持、鼎力相助,忘不了广大官兵和患者还有家人对他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他的话语平实、质朴而坚定——“知恩、知足、知报”是他的人生信条;“只想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做点事”、“生命有长有短,有生之年多做有益的事”是他的人生格言。

  谈及医院的发展愿景,郭纯保持着他那独有的军人气质兴奋地为我们勾勒了这样的一幅蓝图:一是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二是培养建设医院人才梯队,三是医院年收入突破一个亿。

  铿锵有力,落地有声。郭纯的脚步匆匆,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的脚步匆匆,他们为着前方不远处的这张蓝图,为着今后的一张张蓝图,超越、开拓、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记者赵文萃)

关键词:情怀郭纯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