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蒙古族人物

古稀老人胡尔查捧回民间文艺最高奖

2010-01-21 18:15:42 作者:56china 来源:北方新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去年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一位古稀老人从苏州捧回了“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这是颁发给德高望重、对中国民间文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的顶级奖项。这位老人名叫胡尔查,现为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他几十年来一直以抢救、挖掘内蒙古民间文化为己任。4月23日,胡尔查老人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从小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

  胡尔查老人居住在内蒙古大学附近一栋简陋的居民楼里,他的家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78岁高龄的胡尔查老人身体健朗,精神矍铄。

  胡尔查于1930年11月出生在赤峰市宁城县一个蒙古族家庭,出生后不久便随家人迁移到了巴林右旗。回忆起童年时代的生活环境,胡尔查说:“故乡山清水秀,水草肥美,那里有丰富的民间文学宝藏。平日里,那些土生土长的草原艺人提着胡琴、马头琴走家串户,传唱各种神奇动人的故事。这些表现真善美的口头文学,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

  1948年春天,胡尔查和许多蒙古族青年告别了故乡,进入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当时,学校组织胡尔查等蒙古族青年把各自所记忆的民歌全都记录下来,他们还经常到学校附近的喀喇沁蒙古族村民家中搜集民间文化。

  战火中搜集整理民歌资料

  1948年冬天,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胡尔查和同学们被迫结束了学业向锦州进发。途中,学校领导命令除了行李之外,扔掉一切随身携带的物品,轻装前进,可是胡尔查舍不得扔掉自己随身携带的尚待整理的百余首蒙古族民歌资料。结果,胡尔查背着这些宝贵的资料日夜兼程,走肿了双脚,才抵达了锦州城。

  在当时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胡尔查和一位名叫许直的助教在国民党曾经占据的北大营内白天训练新学员,夜间便在没有门窗的营房里整理和翻译蒙古族民歌。夜间寒风刺骨,冻得双脚疼痛难忍时,他们就在屋子里小跑一阵,再坐下来继续工作。他们就是这样熬过了整整一个冬季,使《蒙古民歌集》的初稿得以完成。

  1949年春,冀察热辽联合大学宣布解散,学校的大部分师生被编入随第四野战军进关南下的鲁迅文工团。胡尔查登上南下列车等待启动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让他下车随原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著名音乐家安波去沈阳。抵达沈阳后,安波出任东北文协文工团团长,胡尔查被安置在该团工作。在那里,安波让胡尔查继续进行《蒙古民歌集》的翻译修改工作。同年9月,胡尔查奉命离开沈阳,回到了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乌兰浩特,联系出版《蒙古民歌集》的相关事宜。两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民歌集《蒙古民歌集》终于出版了。

  钻进民间文艺宝库里无法自拔

  自从《蒙古民歌集》出版后,胡尔查便一头钻进了内蒙古民间文艺宝库里无法自拔。

  1953年8月,胡尔查和玛拉沁夫、安柯钦夫(即漠南)奉命赴北京进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深造。在这里,胡尔查聆听了郭沫若、茅盾等大师们的教诲,阅读了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著,使他的眼界豁然开朗。在深造期间,胡尔查在饱览了古希腊史诗、印度史诗后,他觉得蒙古族的一些伟大的史诗一点也不逊于那些世界著名史诗,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胡尔查在学习期间与漠南合译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著名诗人纳楚克道尔吉、达木丁苏荣、达·曾格等人的名著《我的祖国》、《白发的母亲》、《和平鸽》等,将其汇成集子,交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

  1955年,内蒙古文联成立了民间文学研究组,胡尔查任组长。这年夏天,胡尔查与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副团长阿民布和到鄂尔多斯采风,亲身体验了采风的艰辛。

  胡尔查说:“鄂尔多斯是歌舞之乡,那里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够吹拉弹唱。但是,由于那里到处是戈壁沙漠,中午热得不能走,只能天刚亮时就趁着凉爽上路,走到上午10点左右就得找个人家歇息,直到下午4点才能继续赶路,天黑之前如果找不到人家就很容易迷路。有时由于找不到人家,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饭。”

  就这样,胡尔查和阿民布和克服了重重困难,走访了一个多月,才搜集到鄂尔多斯地区普遍流传的蒙古族民歌100多首。可惜的是,这些来之不易的珍贵民歌交到出版社正要出版时,胡尔查被错划为“右派”,出版社单方面撕毁合同而使出版事宜夭折。

  笔耕不辍老而弥坚

  1958年,胡尔查被错划为“右派”后,仍然没有气馁,一直笔耕不辍,积累了许多译作。遗憾的是,在10年浩劫中,他那些费尽心血的结晶都被毁掉了。对此,胡尔查至今痛惜不已。

  1979年,胡尔查得到平反,他的艺术青春再次焕发。此后,胡尔查历时4年完成了两万多行的世界名著新疆卫拉特史诗《江格尔》(十五章本)的翻译工作,这也是他翻译史上的扛鼎之作。胡尔查说:“汉译《江格尔》的难度极大,首先是它那好来宝式的句式,很难断句;其次是它那卫拉特蒙古语的方言和民间土语,非常难懂。”1990年,该书获得了自治区政府颁发的最高文学奖——“索龙嘎”文学翻译一等奖。

  从1979年至今,胡尔查先后担任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主席、名誉主席等职务。在自治区的历届文学评奖中,他搜集翻译和主编的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诸如《蒙古民歌集》、蒙古族中短篇史诗集《勇士谷诺干》、蒙古族中篇史诗《乌赫勒贵来魔记》等都受到过嘉奖。200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成果表彰总结大会上,中央文化部授予胡尔查特殊贡献个人奖。如今,胡尔查家里的获奖证书已经有高高的一大摞。

  去年年底,胡尔查应“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组委会的邀请前往苏州市,捧回了“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此次获此殊荣者内蒙古仅他一人。此时,恰逢胡尔查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工作整整60周年。据了解,“山花奖”是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文艺大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每两年评选一届,从1999年首届颁奖活动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 (文/张弓长)

关键词:古稀文艺民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