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歌师吴玉竹 琵琶弦中流淌的音乐人生

2015-06-07 14:35:30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

 

\

 

\

吴玉竹(左)向老歌师学艺

    当笔者走进黎平县尚重镇西迷村,向一位老乡打听吴玉竹的家时,他说沿着小巷子往里走,哪家传出琵琶歌声,那就是吴玉竹的家。果然,进了小巷之后,就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琵琶伴奏歌声,觅着那动听的琵琶声,笔者来到一户木楼人家前,只见一位四十出头、身着侗族便装的妇女手里捧着琵琶坐在堂屋里十分投入地边弹边唱。她,就是侗族地区有名歌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玉竹。
    侗族琵琶歌起源于黎平县尚重镇盖保地区,每逢农历三月百花盛开的时候,盖保地区的侗族群众便会倾寨而出,到最高的阳岳山进行登山赏花赛歌活动,琵琶歌在这里得到尽情欢唱。吴玉竹从小就在这个花的世界歌的海洋里得到熏陶,这里的青山绿水好歌赋予她非凡的灵性和才华,造就了她美丽的嗓音。
    如果说这方水土让吴玉竹占尽了唱歌的先天优势的话,那么最终使她把琵琶歌唱响侗乡、唱到全国各地则与她个人的爱好及努力无法分开。吴玉竹1967年出生于黎平县尚重镇西迷村,和这个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吴玉竹从会说话时起,嘴里就时不时哼出模糊不清的琵琶歌腔调,琵琶歌一路陪伴她长大,进入小学课堂后,她开始偷偷拿起琵琶自学弹奏,在没有人指点的情况下,悟性极高的她仅凭两个月的摸索,即能把琵琶熟练的弹奏,这让村里人惊讶不已,她也开始被老一辈歌师视为琵琶歌的一根好苗子来培养。
    然而,由于家庭贫困,吴玉竹上到小学四年级时便辍学回家,文化上的欠缺给她以后识读歌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学歌过程中,面对浩如烟海的歌词,她深感文化的不足,于是在繁重的农活之余,她既要弹唱琵琶歌,还要拿着一本新华字典恶补识字能力。
    在与笔者的交谈中,吴玉竹不止一次地说到吴士恒,那是吴玉竹的恩师,也是第六代侗族琵琶歌师。正是在吴士恒的引导下,她开始步入了琵琶歌坛。侗族琵琶歌已有220余年历史,从创始人吴帅勇算起,经吴士奇、吴继发、吴正显、吴故享至吴士恒,一共经历了六代的薪火相传。而到了吴士恒这一代则是琵琶歌传唱的鼎盛时期。吴玉竹在述说当年学歌时遇到重重困难时,最深的感叹便是“如果没有师傅,也没有我的今天”。
    如今已经成为职业琵琶歌手的吴玉竹深受侗族人民的喜爱,但是她的绝大多数“粉丝”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外出要么打工经商要么求学,琵琶歌断层现象令她以及老一辈歌师心忧不已,“祖先留下来的遗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送啊。”吴玉竹这么想,深感责任重大的她毅然义务担当起当地小学的侗歌老师,白天学生在教室里学习课本知识,晚上则聚在一起学习弹唱琵琶歌,在她的带动下,侗族山寨又掀起传唱侗歌的热潮。
    吴玉竹不仅在琵琶歌的普及上尽自己的努力,对于专业琵琶歌手她也花费了不少心思,至今她已经收了11名徒弟,对于选徒,她有自己一套标准:不仅要有先天优美的嗓音,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她说要成为一名专业的琵琶歌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些人见她到处演出,甚是风光,于是就带着极强的功利性来学习,结果学不到几个月就半途而废。为此,她首先提出要求,要学歌的首先要不唱只弹三个月,能坚持下来的,就正式收为徒。
    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先后培养出了多名歌手,如今她的徒弟们也和她一样正在侗乡一心一意地传播着侗族琵琶歌这一灿烂的文化奇葩。

上一篇: 合水长号唢呐

下一篇: 四川皮影 巴蜀奇葩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