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安)土楼与古寨的渊源探秘

2012-10-13 19:13:53 作者:编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在参加福建(华安)土楼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对土楼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根据目前有关方面专家的确认,福建土楼有福佬民系的土楼,有客家民系土楼,两大民系的土楼其历史文化有所不同,但建筑风格基本是一致,其建造背景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和重大社会变迁与动乱中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的民族传统基础上构成的。福建(华安)土楼属福佬民系的土楼,它的产生、发展,似乎与旧时代的兵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福建土楼的产生与发展

  福建土楼大致产生于11-13世纪,经过14-16世纪的发展,17-20世纪上叶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作为生土夯筑而成的建筑物,风格独异,其土木结合、外闭内敝、规模宏大、造型优美、就地取材、构思精巧、聚族而居,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突出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

  福建土楼现存比较完好有2900多座,华安现存重点保护的土楼68座,分布在全县境内9个乡镇,大部分建在小山巅、山腰,部分建在田野间,并且均以单体形式出现,其中圆楼22座,方楼46座。从华安土楼建造历史记载(即有碑刻时间)看,属于16世纪后土楼建造技术达成熟时期的土楼。各地土楼在选址构建中均能按照中国古代周易风水学说安排规划,与山川四周和谐统一,能很好地利用当地石材和生土夯筑、构建厚厚的石基与墙体,配置泄沙漏水和铳孔观察窗等防卫功能。大地土楼群的二宜楼还设有逃生甬道。整体构造兼有单元式与通廊式的特点,建筑十分科学,在福建土楼中独俱特色,鹤立于神州大地,留下“土楼之王”、“民居瑰宝”等诸多的美誉,并于1996年首先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事实胜于雄辩,福建(华安)土楼是我国不同历史文化时期社会变迁的真实见证,体现了先民利用生土建筑的建造技术达到巅峰,更是人类适应自然社会环境的杰作。

  二、福建(华安)土楼的由来

  华安各地的土楼是典型的福佬民系土楼,每座土楼的产生构建都与当地居住家族传承、人口迁徙联系在一起,简言之是各家族为防御侵扰、确保生活、生产的安全而建造的。人们知道,旧时代的封建社会是以土地私有为条件的,人口的增加必然向外拓展,开劈新的领地,有的是以家族为单元,举族而迁。“兄弟同堂出异乡,任从随处立纲常”。为了拥有生存间,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和防卫要求,需要一种既能适应家族共同居住条件。于是福佬民系的世族早期从闽北、闽中向闽南迁徙,他们选择适合当地特殊地理条件,就地取材、便于建造,在经济成本、建筑材料的获取等方面具有可行性的建筑,建筑土堡、兵寨,并在土寨形式演化下,遂步过渡到土楼的建筑形式。福建(华安)土楼应是这种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随着海口的开放、对外经济交流的发展,闽南地区经济有了重要的进步,迁入的福佬民系世族经过十几代人的耕耘,家族人口急剧增加,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为了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几十人或几百人聚族而居,以适应家族的兴旺,居住的安全,模仿兵寨建筑的圆形、方形和府第式等丰富多彩的土楼应运而生,从记载时间看,华安至今保存完好的68座土楼都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演变而建筑的。

  根据《漳州府志》卷7《兵防志·土堡》条目云:“漳州土楼旧时尚少,惟巡检司及人烟辏集去处设有土城。嘉靖四十年(即公元1561年)以来,各处盗贼生发,民间团围的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地方尤多(具例土城、土寨、土楼69座)。卷十四又例出土楼23座,当时龙溪县二十五都(华安县),已有上坪、丰山、汰内西坑、归德(高安)上村、华丰、西陂、宜招(仙都)七座土楼,约占龙溪县的40%,显然其历史证据胜于说明的。华安高车乡石示头村济安楼现存一份《石示头社济安楼会盟同立约序》记载,为了约束本楼以防寇盗事,于岁崇祯十七年甲申正月谷旦立震升书。其本意十分清楚,兹因流劫弗 掳掠,乡、都所以防御之术而恐人心不一,乃集众共推震升为楼长,加强管理,以后同心协力,以壮众情云。僻处闽南山区的华安百姓建了土楼,仍因盗贼流窜而惴惴不安,所以有会盟立约共守土楼。

  清乾隆初年建造二宜楼的大地蒋氏世族,其始祖是由闽中的大田县迁沿海地区,为避兵乱又由福建海澄县(现代的龙海县)鹅养山举族迁到大地肇基,至明末清初大地村的蒋氏宗亲人丁兴旺,经济、文化方面人才辈出。楼主蒋仕熊在沿海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条件下,于是萌发回乡建筑土楼。根据其几十年来往于九龙江水道所看见的兵寨,起初是想建一座大土寨,后来经地方堪與风水学家的点拨下,由想建土寨改为建一座大土楼,并根据四山峰拱遂的地理建筑蜈蚣吐珠的圆土楼。

  到过二宜楼的许多专家,都深深认识二宜楼有许多特点是典型针对时代变迁动因而构建的。一是有特别厚实的石基,二是有异常牢固的楼门,三是有奇特泄沙漏水设备,四是有独特的隐通廊,五是有便捷传声洞,六是设有秘密逃生甬道,七有一个宽阔中心活动大内院,八科学设立门户单元。其精心设计,精巧构建应是参照古兵寨建筑方式而进一步构思而来。

  三、对华安古寨的解读

  从《华安地名录》看,旧时的华安有很多的寨,这些寨大致可分为二类:一是兵营寨,二是民间的土寨。寨的建筑形式早于土楼。公元七世纪时,蛮獠人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形成庞大民族的洞獠就有十八寨主。据《汉畲两种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一文记载,这个时期,福建的泉州府与广东的潮州府之间,确实成了畲苗洞獠的独立王国,十八寨主遥相呼应,割据一方。唐总章年间,陈政奉旨“率府兵三千六百将士,自副将许天正以下一百二十三号,从其号令,前往七闽百之界缓安县北方平乱……,受阻而被洞獠围困,自以为众寡不敌退保九龙山筑寨,秦清益兵”。唐王朝只好又派其兄陈敏、陈敷“领军校五十八姓来援”。这是华安九龙山一带有兵寨最早记载。

  唐仪凤2年(公元677年)陈政殁,其子陈元光“袭其职”,代领其众继续向西平定啸乱。公元686年(垂拱2年)啸乱基本平定,陈元光上疏朝廷,在闽增建“一州于泉潮间以控岭表”。唐王朝准其所奏,并任陈元光为漳州刺史,领州牧事。陈元光为了改善与蛮獠族(畲族)的关系,相应采取怀柔政策,招抚畲民,缓和矛盾,对“归附”畲民,日将山獠化编为民,予以编图隶籍;并逐步按照唐朝的赋役制度,征收赋税。其改造政策集中体现在指定一些地方让畲民居住,命名为“唐化里”,意为受唐朝政策的感化的人居住的地区。据有关专家考究,“唐化里”政策教育是非常成功的,除了在重要关口设立兵寨固守,对畲民进行汉文化教育,有力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华安是古畲都之域,根据《闽中记》述“南安郡西南有 汰溪,古畲邦之域也”。《北溪纪胜》载“汰水西汇大江,以小舟入,古称桃源洞,蓝留所居,令号汰内”。这里记载的与华安畲族民歌的流传是一致的。汰内一带为畲民所居,汰口九龙江畔建有兵寨是相对称。至今流传的丰山下尾有尖尾寨,汰口有兵寨,江口有朝营(兵营),由汰口溯江而上有下寨、中寨和顶寨,黄枣对面有山寨,仙都大地有刘家土寨,蒋氏有灯火寨、张家有奶头寨、李家有田中寨等等。一系列寨建于何年,不外源于兵营守寨,产生于动乱的年间,早于土楼建造年代。

  由于上世纪“文革”的原因,许多史传资料烬于祸乱之中,对华安的兵寨历史,现在很难找到有力的印信,只能史海寻豸,佐录一些资料,逐步加以解读。

  沙建汰口古寨,号为百谷朝宗古兵寨,又有全保楼之名。何时建寨于汰口,根据汰口寨老人庄水淼提供《族谱》,其开基十三世祖,讳望、号西池、排行二十八郎,乃古山公第四子,自青阳迁漳州之长太衡山,南宋登进士,任江苏淮阴总兵。宋南渡杭州,伦陷后,迁都福州,未几战,事危急,扌疑 欲退守海南避难,再图复宋。我祖奉诏率师,暨兄弟五人护驾至广东崖山,遇元兵狙击,因敌众我寡,殁于王事,帝 昺瞿其忠,赐御葬于石码南山,封义勇将军,享年四十又八。望公归西,庄氏族人沿九龙江上溯到汰口,看到兵寨,便出银买到兵寨,为庄氏定居。后来经过几次维修,仍保留原有的规模。一千多年来,人口增长,都是向外地迁居,寨周边盖了一些房舍,但没有破坏兵寨的整体景观。

  按照庄氏传承史推理,汰口寨的建造时间,应早于南宋,而北宋年代,华安一带没有战争,九龙江沿江平缓地带为什么要设兵寨,渊源应该是唐末“唐化里”的建制结果。在没有泉水的小山包密林中建寨子并且一直延续下来,只有一种解释,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未敢松驰。走进寨中的天街(中间大道)和地巷(环寨墙的通道)其构造十分科学,与南唐、北宋时期的兵寨完全一致,为后来郭氏在上坪岱山建造齐云楼和蒋氏在大地建造二宜楼设置隐通廊提供典型范例。或许有人不相信,这么简单的寨子会是土楼的鼻祖,看似很平凡,其实很惊奇,湾湾小道上山来,森林密布安自在,狭小寨门似营垒,硕大古樟说年代,天街大堂两石窗(刻有麒麟图案的圆石窗),地巷民居一线开。百谷朝宗山川秀,万千思绪令人猜。假设汰口古寨渊源于“唐化里”时期唐朝派兵扼守的兵营,督促蛮獠人进行改造的产物,其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尽管人们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它的建筑构造确确实实为后来建造土寨、土楼提供了模型,是华安古建筑的真实见证。

  四、福建华安大地土楼群当地四寨的历史追记

  大地土楼群的当地有四个古寨,根据目前考究的史料看,大地四寨建造时间晚于汰口寨,早于大地土楼群,大致建于元末明初。仙都龟山格内的大地,早期应是古蛮人住居地,龟山格古迹遗址曾出土的许多新石器文物。福佬民系的先人来到大地较早的是朱、魏、陈宗族,现在留下许多地名,大多与之有关,后来不知何因,不知他们迁往何地。根据仙都《林氏族谱》载,其开基祖林宗鲁,名次,因避兵乱,于南宋孝宗(公元1163-1189年)期间,徙迁龙溪二十五都宜招定居,入籍二十五都四图差贯承炉户,娶朱氏为妻。林氏七世祖林均禄,名天爵,生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娶朱氏为妻,生永康,永忠、永尧、永春四子,卒于明洪熙元年(1425)。从上列记载可以看出。元朝时代,朱氏宗族已在大地(即二十五都四图)有了一定的人口,“朱西庵”应是真实的庙名。

  大地刘氏族谱已失,但根据有关资料觅踪,大地刘氏属于历史刘姓的桃源支,即汉末汉昭帝第三子之枝,由蜀迁徙江西南昌府进贤县紫溪村。根据刘壮肃于光绪初年编写的宗谱,宋淳祐年间,刘氏有官由金陵到闽,遂成家业。据考证,由金陵入闽的正是万四郎,名为隆汉。万四朗之胤十三朗居龙溪县二十五都宜招大地,生三子,长(伯)仲华,次(仲)仲达,三(季)仲玉。仲华之子孙世系旧谱弗辉。仲玉返回南京居住,世次莫考。仲达生二子,长赐苟,次成苟,字永遂。仲达公乃奉令解饷游三山别配传胤,子南台未回而逝。永遂于大地传承后嗣,人丁兴旺。永遂公生跃宗,跃彬,四世后开建刘家寨(因形似是匏子,又号为匏子寨),民间传说,于元至正年间建,笔者走访寨中老人,没有找到记载的石碑,目前寨门已倾履,无法找出有文字石刻的石匾。然,按照编撰宗谱的昭穆推算,应建于十三世纪中叶的元朝时期。大地刘家寨建在大地埔下的山包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圆形寨,直径约150米,有两个二宜楼的面积。环寨墙一圈二层高寨楼,有一条圆形大通道,中间有二排大厝,成二条大街道。只有一个寨门,先前寨门前有一条大河沟,用于防守外贼的侵扰。寨中街道错落有序,不失是一座山城堡。由于刘家族谱已失,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考究。

  根据《宋卿上张族谱》记载,送坑张氏号为上张,宗祖睿轩是宋朝上大卿,派出福建兴化府仙游县,宋高宗绍兴30年迁居漳郡长太邑石盘里,置民田六百亩,人丁六口,建瀛山祖祠乙座。立户名张一鹏,生三男,长房兴宗于宋朝迁入龙溪渔招保(仙都)居住,又相传于九世祖子惠,立社名宋卿。《宋卿上张族谱》又载兴宗公于宋高宗建炎三年故,葬在本处黄山寨。显然送坑村张氏的开基时间应是南宋初年,这个时期送坑已有黄山寨、考塘寨、岩陂寨。后来张氏子孙发达了,又在寨仔山创建奶头寨,以防寇匪。据考证,送坑社中地理为出水莲花,奶头寨与之相配,符合地方风水学说。而奶头寨建筑真实需要的缘由,是张氏宗族为了固建安全屏障,防止寇匪的掠夺。

  唐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奉旨入闽平蛮獠,李伯瑶、马仁为左右将军。漳州府建立后,李伯瑶被封为卫国定远侯,其第三子李蓬袭父职,后裔李八千曾授延平府防御团练使,并兼巡闽江水道关津隘口。南唐势失,先祖知世明哲,徒迁大田县,再迁龙岩宁洋聚贤里(上坑)归隐,分瑞峰派,生育六子,长子政一、次子政二到华安下坂开基,传承分脉为下苑(下坂)和上苑(仙都上苑村)。李氏宗族现已传承近三十代。上苑李氏宗族从华丰下坂(下苑)迁徙过来逾十代时,人口与经济已有了相当的发展,李氏世族便在上乾建造田中寨。目前寨墙已平履,寨基依存。根据上乾李氏老人回忆,田中寨是方形,是一座大土楼,楼中有十字形街巷,寨墙上设有通道和许多铳窗,主要是因为旧时代盗匪掠夺而建的。由于上苑李氏族谱原稿烬于上世纪“文革”动乱,现在很难作出详细的解读,人们依稀还记住田中寨在旧时代防匪防乱起着重大的作用,有效保护了李氏宗族的生活与生产。

  大地蒋氏在创建二宜楼之前,其六世祖乾辅、乾兴曾建造著名的大地蒋家大寨,又名灯火寨。传说五世祖蒋佛保排行第五,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世家人,其兄长善读书,佛保勤开荒(开垦农田),整天找土地开垦,开得农田一片片、一丘丘,开得日下龟山、月上东山,其妻经常把饭送到田头。在开垦大地东山下的那一片农田时,佛保经常忘了天色已晚,只见得山边总有一大油灯一直照亮着,使他开垦了大片的良田,为后代子孙建下良田基业,后来其儿子乾辅、乾兴秉成其志,便在灯火常亮地方按照圆山形状建造大寨一座,取名灯火寨。按蒋氏宗谱世次推算,大致于建造十五世纪中叶。从尚存的旧寨楼的结构看,颇似刘家古寨,比刘家寨大体晚200来年,应是仿刘家寨建造的。目前灯火山寨只存一半,一半已倾履,难于寻得记载古寨的石刻匾额。今年三月三漳平市福满村蒋氏寻根谒祖而至,证实其长房长孙传承历史,也证实古寨建造年代。元朝至明朝初期,大地相继建造四座古寨,不难说明那是时代改朝换代、社会十分动荡的原因,刘、张、李、蒋为了保护自己家族生命安全和既得的生产成果,防卫匪乱,相继建造古寨,这正是后来为建造土楼提供科学思路。上列佐证资料虽然不足,但已是民间难得的一些记载,有待进一步考究,以正其说。

  五、“楼母”齐云楼与郭氏

  早期文明史黄汉民先生认为,圆土楼的根在漳州。早期福佬民系从中原进入福建,带来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也把北方扼守 要地的圆形建筑带入福建,而闽南地区开发比较迟,蛮獠啸乱的习惯长期存在,福佬民系的宗族进入漳州,为了保证生产、生活的安全,特地构建比较坚固的土堡、土寨和土楼。地处闽南北部山区的华安至今保存完好土楼的大都有楼名碑刻,而且有准确的纪年,如沙建上坪的齐云楼,仿汰口兵寨式样,雄踞于山包之巅,楼高两层,底层外墙石砌,二层生土夯筑,单元式,设有生死门与隐通廊,楼门刻石纪年“大明万历十八年,大清同治丁卯年吉旦”重修,而上坪《郭氏族谱》的明确记载为“明洪武四年大造”(1371年),是我国最古老单元式住宅的土楼。曾五岳先生称它为“楼母”。古建筑学术界对“楼母”之称尚有争议,一些颇有研究的专家也提出许多质疑,然就福建土楼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十四座土楼,其明确纪年均晚于齐云楼。在漳州其它地区也有许多古老的土楼,就石刻碑记也不能与齐云楼相提,笔者认为称齐云楼为“楼母”是当之无愧的。

  华安县文物普查明确记载,华安县以前建造的土楼上百座,其中有5座是明朝年间建造,齐云楼(明洪武四年)、升平楼(明万历二十九年)、日新楼(明万历三十一年)、均处于上坪,为郭氏所建。济安楼(明崇祯十一年)处于高车,锦治楼(明崇祯六年)处于绵治。在上坪宝山村宝斗对面的山包还有一座早于上坪土楼的土寨,名为“柯林寨”,外形酷似一座大谷仓,为早期上坪林氏筑建。上坪这些古老的土楼均系福佬民系的土楼,渊源于福佬民系早期从中原带来的文化与文明。

  据上坪《郭氏族谱》记载,上坪郭氏宗族是唐玄宗时期节度史兼中书令郭子仪的后裔。安史之乱时,郭子仪带领七子八婿平叛敌戎,建立奇功,盛极盖世,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家,郭家世代为相封将,子孙勤勉守志,世代相传。郭子仪长子郭日瞿 ,官为太子少保,传二十六世祖郭文达,号少岳,正蓬元世祖占领中原,魏州兵乱,少岳携家族徒居于漳,避乱隐处于昇平村(上坪村)。文达公生于元世祖五年正月初四日,据此推算,郭文达徒居上坪应是十三世纪中叶。旧时上坪五岳一带为南安郡古驿道,是南安郡守西出蓝水的必经之道,而上坪之西的汰内小盆地为古畲族蓝雷所居。《西山杂志》载“《闽中记》述,南安郡西南有汰溪,古畲邦之域也”,古称桃源洞,蓝、雷所居。陈元光平定啸乱后,曾建立“唐化里”,对古畲民进行长期“唐化”政策文明教育,儒将陈元光之孙陈谟继任刺史,依然坚持文明教化,位于汰内两头的要塞设立兵寨是历史上的真实现象,汰口有兵营扼守,而上坪也应有兵营扼守要卡。因而留下许古兵寨的遗迹。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元世祖入主中原,官宦世家的郭文达徒迁漳州上坪,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郭氏人家建造了齐云楼。从齐云楼建造文化风格看,与近邻的汰口古寨十分相似,上坪郭氏三世祖建造土楼有可能以兵寨为例构思整体防御方案。人们知道郭氏先祖从中原带来先进的文化文明,特别是郭子仪的儒学传统,着力世世代代影响着后世子弟,其文明精粹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上坪郭氏的先祖郭继仍稿的《岱山记》曾十分生动描写上坪美丽山水,字里行间充分体现唐诗的风韵,是郭氏早期文明的见证。

  综上所述,古寨与土楼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是一脉相承的历史关系,也是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关系。在漳州是由陈政、陈元光戍漳时,福佬民系把兵营发展为城堡和山寨,经过一个相当时期生产发展,人类文化文明的进步,再演变成为规模庞大的多层环形生土夯筑的土楼。当人们在二宜楼看到科学宏大的建筑,当年创建者蒋仕熊或许真实到过汰口寨看过齐云楼,经过再三思考,才萌发建造二宜楼构架,其隐通廊应是从古寨地巷模仿的,其壁画彩绘天下第一家不正是郭子仪家的写照吗?天下奇缘奇遇还有比这种关连更能说明历史的原诿吗!



 

上一篇: 八角碉:展现嘉绒藏族民居独有风采

下一篇: 桑耶寺,西藏第一座寺院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