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民族访谈

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性建筑的再思考

2012-11-20 17:45:55 作者:赵海翔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民族性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立位置的建筑形态,经过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建构

 

 【内容提要】民族性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立位置的建筑形态,经过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建构,对民族性建筑的理解与价值评判在全球化语境中产生了新的思考与认知标准。本文通过对民族性建筑流变脉络的梳理,重新审视了民族性建筑以及建筑的民族性、地方性在当今全球化社会中的内涵与意义,着力强调其中不可忽视的民族自尊与民族意识的社会性隐喻。</p>

  【关 键 词】全球化/民族性建筑/建筑风格/建筑观念

  民族建筑亦称“风土建筑”,是指适应当地特有的环境与文化,为当地人创造出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与形态。民族建筑有很强的历史性、民俗性、地域性,是对原始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建筑主要受地理条件、气候环境、风俗文化、历史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地制宜,反映其民族、地区、时代的特点与生活理念,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它不仅是民俗生活的场所,也是民俗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它反映着特定民族的社会观念和审美观念,因注重伦理而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p>

  民族性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立位置的建筑形态,然而,近年来经过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建构,对民族性建筑的理解与价值评判在全球化语境中已产生了新的思考与认知标准。因而,当代全球化的语境,既是我们讨论民族性建筑表现形式与风格特征的基本背景,也为相关主题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视角及思考方法。经过一系列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颠覆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重构,建筑设计中的民族性、地方性内涵及特征似乎重获新生,引起我们的再度审视。</p>

  一、建筑设计多元化流变与民族性建筑的独立角色

  “如果说现代主义建筑将不同条件的场址和地形地貌彻底推平,是一种技术上的姿态,那么它事实上已间接地成为现代建筑所表现出无场所性的先决条件和特征。&rdquo;[1](P147)像现代建筑技术上的强势消解掉场所特征一样,现代主义也曾经推平了对建筑文化的多样性疑虑,“强调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坚决反对复古、反对建筑的外加装饰;追求抽象的几何美学原则”。这些现代派建筑的部分共同点,在当代,作为示范效应已从大城市到村镇,延续了一波同一化的匀质性建造。然而,这一短暂的同一化过程,后来被实践证明了是作为建筑更加多元化发展的前奏。</p>

  相对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建筑形式上过度强调功能与技术的表现,从50年代起,人们开始关注建筑中对地域性,包括自然条件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这可以看作是对现代主义建筑形式雷同与过度理性特征的一系列回应。而从60年代起,第三世界国家由于政治与经济的独立和发展,除了在建筑中关注本土的、地域的文化,&ldquo;民族性建筑&rdquo;又重新作为一个独立的话题,在新的语境之中被提了出来。</p>

  民族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包括宗教信仰、家庭伦理思想和民族心理意识等深层文化心理。深层文化心理深深影响着民居建筑。同时,自然、历史、地域、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对民居建筑都有影响。[2](P257)根据“民族”的概念和定义,&ldquo;民族性建筑&rdquo;通常可以被理解为:由于一个民族在历史中长期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文化特征,而在建筑形态呈现出有别于其他群体的各种文化特点,并在建筑中能够反映特定民族的宗教信仰、习俗制度、行为准则和文化心理等,是相对稳定的、历史性的状态。无论是从概念定义,还是从广泛的建筑设计实践来看,民族性建筑都在现代建筑体系中占据了一个差异化显著的独立位置。</p>

  二、对“民族性建筑&rdquo;与建筑&ldquo;民族性&rdquo;、&ldquo;地方性&rdquo;的再理解

  相对于被明确定义的民族性建筑,同样值得我们进行持续关注的,还有更为广义的建筑设计中呈现出的民族性、地方性内涵及特征。民族性建筑的概念,本质内涵在于其社会文化属性而非建筑技术层面的属性。从民族性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存在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角度,如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就文化而言,民族性建筑所具有的象征性,能够呈现出地方历史、表达民族文化认同;就政治和经济而言,建筑可以象征权力和地位、容纳族群的政治制度,体现并保持社会分区、层级关系,体现族群的经济生活形态。正是由于民族性建筑语言意义的丰富性,对民族性建筑的重视一直贯穿于建筑史之中,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而以不同的方式作为回应。其中,近现代建筑对民族性的探索,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几个不同的阶段:</p>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出现了政权变革。包括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1922年意大利和1934年德国更严格地实施法西斯统治等,也有一些被殖民地区和国家推翻了殖民统治而获得民族独立和自治权,促使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建筑努力寻求一种在美学上既能够代表国家政权力量,又能够代表民族自尊的形式。[3](P234)然而,一些复古性建筑形式虽然因在形象上与旧政权相联系而被抛弃,但新的建筑在轴线对称、构图、比例等方面却没有太多的本质变化,具有强烈的纪念性特征,在形象上放弃了古典的装饰,转向寻求能够代表国家、民族传统的符号语言。新政权或民族国家的建立,出于国家认同和改造国民的需要,推动了建筑中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政府行政性建筑、纪念物和民族认同教育空间等类型建筑的建造,使得民族国家与建筑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直接的政治话语。[4](P107)

  2.对民族性建筑的另一个探索高峰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战后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埃及、新加坡等,在政权独立之后,经济得到发展、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在建筑方面,它们需要既符合生活需求、又不同于他人、不同于以往历史的选择,探求现代建筑与民族建筑相结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他们一方面发掘并接受本土的、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建筑形式,并认为&ldquo;这些文化不会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外来文化的屈从者&rdquo;。[5](P7)同时,也不放弃分享现代建筑所带来的变革。</p>

  3.民族性建筑在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出一种新的建筑趋势和面貌,它不同于过去那些强权政治话语下的建筑,也不同于布景式的、在“民族风格”名义下带有煽动性的民族性建筑模式,它们的目标都指向创造一种具有&ldquo;场所—形式”关联性的建筑,一种有归属感的、&ldquo;公众”的建筑,即建筑适合特定的环境,关注如何回应特定的场所,包括自然的地形、气候,当然也包括民族传统、族群特征的因素;积极寻求场所中自然和文化特征的转译方式,在不拒绝现代建筑先进性的同时,也不认同存在&ldquo;普世文明”的观念。</p>

  民族性建筑作为一种自觉的课题,在现代主义建筑取得全球范围的认同之后,对本土的、本民族建筑的探求,却以惊人的相似性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一方面是全球化的&ldquo;普世文明”;另一方面是个别国家或民族文化的衰弱。正是在这种对全球与地方、普世性与民族性的反思中,&ldquo;民族性建筑&rdquo;被各种不同的方式所定义和重新诠释,从而能在融入全球文明的同时,又能体现地方的、民族的文化价值。</p>

  虽然民族性建筑可以是多种形式和类别的,但在建筑功能上却存在与其他建筑类型明显的区分,这些区别的依据是基于社会和文化上的一种独特话语。以上所论及的这些例子,就足以说明民族性建筑在不同的时代与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差异。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出发点,以此来理解不同语境之下民族性建筑被生产出来的不同的社会隐喻。</p>

  《文化帝国主义》的作者汤森淼曾引用&ldquo;发明出来的传统&rdquo;的概念,对一些民族国家以一种&ldquo;正统而权威&rdquo;的文化幻觉来加强自身的认同进行了批判。[6](P156)如果我们仅从政治和权力的角度看,可以认为“民族性建筑&rdquo;同样也是虚构的系统,这些“社会需要&rdquo;是国家干预社会生活领域的产物,会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被不断地创造和改变,而且这些创造和改变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阐释方式,它们或许是文化认同建构的工具,也可以视为一种驯良控制的手段。</p>

  当前,&ldquo;全球的、普遍的”与&ldquo;地方的、民族的”关系,表面上似乎是二元对立的结构,但却隐含着“中心—边缘”权力话语结构。在这样一个结构中,&ldquo;民族的&rdquo;作为一个概念,如果被看作是“中心”以外的&ldquo;边缘”地区的文化,就会存在“失语”的危险。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对于民族建筑的探求之路,实际上所对抗的正是西方的文化强势和霸权。</p>

  “在其属下能说话吗”?美国匹兹堡大学印裔女学者斯皮瓦克在谈到关于第三世界文化身份时,认为其处于世界中心话语时的边缘压力之中。斯皮瓦克倡导,在抹去“臣属”殖民化色彩以恢复本民族&ldquo;历史记忆”的过程中,不能消隐自己的文化身份,而是重新书写对自身的文化认同。她进而认为,应该将文化研究与经济、政治、法律研究等相互联系,对自身文化话语进行重构、重新&ldquo;命名”。[7]德里克的后革命理论中也提到他对全球化的认识:“中心—边缘”关系只能塑造一个由少数人支撑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大概只有占世界人口20%的人会受益于全球化。事实上,正是全球化和普世性的语境,使建筑的地区性和民族性获得了新的意义。当下,一个讨论民族性建筑的基本现实是,世界由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民族文化”所组成,在当今的文明背景下,人们可以用全球的视角去思考地方的、民族的文化。但是,我们必须看到,&ldquo;民族的&rdquo;和&ldquo;世界中的民族的&rdquo;是两种不同的观念,最重要的是其中隐含着的民族自尊与民族意识的主体本位。这表明传统的民族性和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性存在着本质的语境差别。地方的和民族的文化,在今天通常被作为&ldquo;世界文化”的地方折射。</p>

  三、来自业界的评判:从阿卡汉奖看建筑设计的民族性、地方性</p>

  最近,世界著名建筑奖项——阿卡汉建筑奖的评委方在评价获奖建筑时提到:&ldquo;通过优秀的设计以及对生活质量的提高,连接有文化差异的地区,促使社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变,这是将普世价值与民族的、地域的主题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的纽带。&rdquo;阿卡汗建筑奖从最初&ldquo;表彰在穆斯林社会中&rdquo;占重要地位、反映社会需求和愿望的优秀建筑作品,逐渐将关注的范畴扩展到了全球领域不同文化区的建筑作品。从获奖建筑作品上看,这个奖项并不是一个专门针对伊斯兰建筑的奖项,更不是针对伊斯兰建筑的独特性和为了强化其风格,也不仅限于建筑本身的形式美学。评委方声称:建筑应当尝试从人类活动及居住场所这一更宽泛的概念上对建筑、景观、城市进行表达。[8](P116)由此,我们可以重新阐释对建筑的&ldquo;民族性&rdquo;特别是&ldquo;地方性&rdquo;的认知标准及其价值取向。</p>

  一个地方或民族文化的概念是一个悖理命题,[9](P116)它不仅会产生民族的与全球的普世性之间的基本对立,也如H•H•哈里斯所说: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所有文化的内在发展都依赖它与其他文明的交替培养。所以,从这种意义上看,“民族性建筑&rdquo;,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其边界是多向度的。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虽然存在各方面巨大的差异,但只有在坚持承认民族性、地方性特点,不忽视民族自尊与民族意识社会性隐喻的前提下,摆脱“中心与边缘、主导与从属”的观点,并认可民族建筑之间的“共时性相互影响&rdquo;,才是当下进一步讨论&ldquo;民族性建筑&rdquo;及建筑中“民族性&rdquo;、&ldquo;地方性&rdquo;的重要基础之一。</p>

  【参考文献】</p>

  [1]沈克宁.当代建筑设计理论:有关意义的探索[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赵秀琴.瑶族文化探骊•文化心理与瑶族民居建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3]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赖德霖.解读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林少伟(张钦楠译).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锦(第十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7]罗纲,等.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世界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9][美]费兰姆普敦(张钦楠译).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