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汉族新闻

漫漫丝弦传承路 湖北老河口丝弦传承人余家冰_中国网

2013-01-31 21:21:54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漫漫丝弦传承路 湖北老河口丝弦传承人余家冰_中国网

  清风徐徐的早晨,当一轮红日染满汉江的时刻,位于汉江河边的老河口滨江公园,垂柳摇曳,鸟语花香,游人如织。公园中央,一支古色古韵的“丝弦乐队”正在激情飞扬地演奏着一首首古朴典雅的丝弦乐曲。这个乐队演奏的曲牌,就是被湖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名录的老河口丝弦。

  提到老河口丝弦,人们就会想到它的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老河口市群艺馆退休干部余家冰。

  在自家巷口结缘丝弦

  余家冰,1944年春出生于湖北老河口市一个叫杨家巷的巷子里。父母亲都是教师,父亲教音乐,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可以说她是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她自幼就对音乐有一种敏感和天赋。当她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认识了巷子里的一个人,从那时起,她就注定了要与丝弦结缘。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她所住的杨家巷南头,居住着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艺人。每到盛夏傍晚时分,那位老艺人就会在巷子里摆一方小桌,架一张古筝,戴一副眼镜,端坐桌前,神情专注地弹奏起来。双手弹、按、揉、吟自如,优美的琴声响起,左邻右舍的街坊们,呼啦一下,倾巢而出,将凉床、靠椅、席垫摆满了一街两行,“绘”出了街巷一景。一阵阵优美的琴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给炎热的小巷带来丝丝清爽。与小巷悠闲乐哉的人们不同的是一位小姑娘,她不待在父母身边享受亲情,也不与小孩们嬉闹。而是经常双手背后站立在老人跟前,听得入神。时间久了,老人偶然抬头问道:“你喜欢?”小姑娘微笑着点点头:“喜欢!”忽然小姑娘从背后拿出了一支短笛,扭扭捏捏地和着老人的韵律,咿咿呀呀吹得像模像样。老人惊奇道:“你怎么会吹我的曲子?”小姑娘说:“我住在巷子东头,父亲叫余立志,从小教我学笛,我天天在这里听,就会了你的曲子!”老人若有所思:“你就是余老师的姑娘!喜欢?我教你!”老人名叫王直夫。余家冰当时只有9岁。从此杨家巷又添了一景,老人的琴旁有了一位伴奏的乖巧小姑娘。

  王直夫出生于中医世家,然而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更令人惊叹,不仅擅长三弦、古筝、琵琶、洞箫、二胡、唢呐,而且熟悉很多民间小调,尤其对丝弦音乐有创造性研究,在老河口民间音乐界有“奇人”和“魁首”之称。

  拜这样的高人为师,是余家冰一大幸事。但拜师容易,学曲难。炎炎夏日,同伴们一放学,就山呼海啸般下河游泳,欢天喜地地去绿荫下粘知了;瑞雪纷飞的隆冬,同伴们一溜烟地去滑冰,欢呼雀跃地堆雪人,她却要跟随老师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学指法、奏乐谱、唱曲调。夏天被蚊虫叮咬得奇痒;冬天手背冻得红肿溃破。平时上学路上,背着书包还在背曲背谱。虽然苦一点,但两人名为师徒,却情同父女。在王先生的严格要求指导下,余家冰进步很快,小学毕业那年,余家冰基本学会了老河口丝弦的大部分曲牌。成为“老河口国乐研究社”的小骨干。

  “文革”中保护丝弦

  在老河口丝弦已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时候,遇到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民间音乐被诬为“封、资、修”,不准练、更不准演奏。一天王直夫把余家冰叫到屋里神秘地问道:“你害怕吗?”余家冰望了望恩师那忧虑的面容,摇了摇头:“老师不害怕,我也不害怕!”“好!一言为定!”继而老师面露喜色又开始高谈阔论:“丝弦是一天不练,别人不知自己知,两天不练,观众不知行家知,长期不练,未来不知良心知呀!我们要对未来负责,就来他个‘丝弦地下行’。”

  在那非常年月,余家冰和他的师傅将门关好,将窗帘拉上,还是继续练习和整理丝弦曲牌,有时怕琴声传出去,他们就打手势,传口喻,师傅叽里呱啦,学生心领神会,外人还当在说“医书”呢!有时老师讲不清音符,就在地上用粉笔画,起身时将其擦掉。余家冰一边学习一边整理,记录了三本厚重的资料,整理出100多个曲牌。

  与时间赛跑抢救丝弦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初,余家冰已调到老河口群艺馆工作。此时,她对老河口丝弦及其他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珍贵的民间音乐“遗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线,我理应承担这个历史责任,抓紧时间将老师的东西保留下来!因为当时,王直夫老人已80岁高龄,身体已不是很好了。俗话说:“人在艺在,人死艺亡。”余家冰开始与时间赛跑,抢救丝弦。

  由于“文革”那特殊年代中整理的曲牌,都是一些随学随记的草稿,比较“凌乱”,有的还停留在“口传”上。余家冰与老师商议,要保留丝弦的原生态。然而面临的问题是每个曲目涉及到的乐器达十种之多,哪一种乐器应该怎么演奏,只有王直夫知道,当时没办法组织一个乐队来一边演奏一边记录。于是余家冰找了个录音机,对每一个曲目,由她唱,王直夫则循着调儿,将每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示范给她看。就这样,一个示范,一个边录边记,然后整理成乐谱,再经王直夫过目定稿。

  后来,老师的身体每况愈下,不能起床了,余家冰就把录音机放在床头上,录下与他的谈话,把已整理好的乐曲唱给他听,请他校正。年长日久,余家冰的身体也有挺不住的时候。有一次她发烧,浑身打颤,躺在床上起不来,但一想到中午要到王老师家录音,想到他的时间不多了,就挣扎而起,挎上录音机到了王老师家。在严寒的冬夜手脚冻僵,站起来跺跺脚、搓搓手,活动之后又坐下来,继续记谱、整理,手、脚都生了冻疮。同行们说她太辛苦了,她说:看着桌上放着一叠叠自己整理好的曲牌时,心里感到美滋滋的、甜丝丝的。

  就这样,在王直夫老人去世前的两年中,余家冰赢得了时间,把老河口丝弦原生态地保留了下来,王直夫也将他的音乐,全部传给了余家冰。

  心血凝聚的丝弦“宝书”

  在余家冰家中,一架古色大气名为“神韵”的古筝前,摆放着一本名叫《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老河口分卷》的书,分卷中介绍到:老河口丝弦是民间艺人行艺和文人学士自娱的音乐,丝弦音乐兴于河南省开封,其主要成份是汴梁(开封)小曲,现有的曲牌名称如《坡下》、《打枣杆》、《银扭丝》、《叠断桥》、《劈破玉》等,皆属明、清流传于民间的小调曲牌。老河口丝弦属汴梁小曲的分支,由河南传入,距今有400多年历史。老河口丝弦在当时应属文人的高雅艺术形式,后经演变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乐种,且在民间流传开来,至清末老河口丝弦演奏已成规模。湖北老河口是这一乐种很有影响、年代悠久、人才集中、并具有相对稳定班社的地方,故称“老河口丝弦”。

  这本书的书名是手写的,里面内容也是手写的。这书以手抄的方式“出版”了两本,一本被武汉音乐学院收藏,一本被余家冰藏于家中。读者只能到她家里看,不外借、不外传,就连我这个“写手”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是的,这本书凝聚了余家冰40多年的心血,这是她与王直夫相遇相知,相教相学,传承研究,历经磨难,精心撰写的一部原生态“奇书”,还未正式出版,若是不翼而飞,那将是何等的遗憾。

  这本书约50多万字,记载了老河口丝弦的全部曲牌演奏方法、历史渊源、传承情况、艺术特征等。对《思情》、《思春》、《思乡》、《闺中怨》、《高山流水》、《打雁》等曲目都作了重点介绍。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史新民看后感慨地说:“有了这本书,老河口丝弦算是保住了。”

  让丝弦重放光芒

  余家冰退休后,仍担任着老河口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但她倾注精力最多的还是丝弦。她说:“一坐在古筝前就会兴奋起来!我要把这种兴奋传递给广大艺友,使更多的市民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和熏陶,让老河口丝弦重放光芒!”2006年在老河口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她开始奔走于各文艺协会团体,挑选丝弦演奏员、演唱员,组建了原汁原味的21世纪“老河口丝弦演出队”。她亲自培训、演示,一板一眼地扣,一音一调地定音,手把手地把老河口丝弦教传给队员。经过3个月的培训磨合,老河口丝弦开始走进街巷、公园、茶社、戏院演出,并参加老河口招商引资文艺晚会和全市宣传系统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演出。人们津津乐道:“国乐社又回来了!”老河口丝弦40年后重返舞台,像一位穿越了历史时空的老人,向人们投射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涂宏伟)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