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汉族新闻

谭元寿:我不是国宝,京剧才是国宝(组图)_中国网

2013-01-31 21:21:54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谭元寿:我不是国宝,京剧才是国宝(组图)_中国网

谭元寿,京剧武生、老生。出身梨园世家。曾祖父谭鑫培为京剧老生谭派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均继承谭派。谭元寿是当今谭门的代表人物。他功底扎实,文武兼备。常演剧目有:《定军山》、《南阳关》、《桑园寄子》、《问樵闹府》、《打金砖》等。1964年在现代戏《沙家浜》中饰郭建光,颇有创新。

昨日,在北京京剧院初次见到80多岁的谭元寿,一个精瘦老头,一寸长的头发早已花白,脸上是和蔼的笑容。如果他不在《群英会》排练现场走台,饰演鲁肃时一招一式,字正腔圆,你绝对想不到他就是谭派的第五代掌门人,他在《沙家浜》中饰演的郭建光更是家喻户晓。排练完了,记者单独与他聊起京剧和谭门艺术的来龙去脉和传承现状,老人思维清晰、十分敏捷。一见家乡的记者,他一开口就用武汉话说:“我是武汉人呀,我的祖父谭小培经常说,我们老家在湖北武昌府江夏县大东门外。”言谈中,流露出浓烈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近一小时的专访中,谭元寿谈及他小时候学戏吃了很多苦,但远不及他父亲谭富英学戏吃的苦头多,老人长叹一声,说不下去了,沉默良久,眼里泛出泪花。

采访手记

总算圆梦了

文/记者 袁毅 图/记者 熊波发自北京

-回到江夏认祖归宗,你高兴吗?

谭元寿(以下简称谭):江夏是我们的发源地和家乡,回到江夏认祖归宗,我非常高兴和激动。一百五十年来我们谭家人始终没有认祖归宗,终于回家了。湖北武汉我去过很多次了,每次都是为演出而去,没时间去老家。这次回到祖居地,总算圆了我的梦,总算替我祖上圆了回家的梦。

-今天要如何传承谭派艺术?

谭:谭派艺术能文能武,唱法高亢,大气磅礴。要传承谭派艺术,就要从自己做起,从我、儿子和孙子做起,尽量让观众喜欢。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老戏迷已经作古,而新戏迷能否接受京剧、喜欢谭派?您有信心让谭派艺术再传200年?

谭:我有这个信心。票友当中学谭派比较少,因为谭派艺术比较难学吧,要文武兼备比较困难,年轻人肯下苦功夫的比较少。但我充满信心,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发扬光大的。从谭家来说,我又很着急,孙子谭正岩还没结婚,连女朋友都没有,他脑袋里没有别的,就是想办法继承谭派,能传承下去。

打戏打戏,不打不成才

-您很景仰常香玉先生德艺双馨、“戏比天大”,您的座右铭也是“戏比天大”吗?

谭:对,我的座右铭也是“戏比天大”。我们干这一行吧,就要干出点样子来,不能糊里糊涂,混饭吃绝对不行!

-今天您第一个到排练场,现在生活很有规律,平时练声、吊嗓,还写写书法,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谭:第一个到排练场,我起得早啊!起床后就去遛弯了。遛弯完了,压压腿、踢踢腿,活动筋骨;一个星期,总要吊那么一到两次嗓。我最大的愿望还是把京剧发扬光大呀,多多争取观众,让观众知道咱们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1938年您入富连成科班元字科,受到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您怎么看待富连成科班和当今戏校的区别?

谭:最大的区别,过去科班是“打戏打戏,不打不成才”;新中国不许打人了,同学们学戏也心情舒畅了,不像我们那时是封建主义教育方法,学戏方法截然不同。

-谭富英在您眼里是个怎样的父亲?

谭:我父亲谭富英对我非常严格,培养我能够继承谭派,别到我这就断了。我的兄弟们很多,只有我从小打心眼里喜欢京剧。我1935年开始演戏,一直演到现在。

-您在戏校被打了30板啊,屁股都打烂了,血肉粘到了裤子上。父亲谭富英看了却说:‘你这叫挨打啊?还不到我的三分之一呢。’”有这回事吗?

谭:有这回事,我父亲确实是说过这句话。可想而知,我父亲学戏挨打比我还要挨得多得多……(老人哽咽着说不下去,眼里渗出泪水)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