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汉族新闻

"聚元号"传人杨福喜的"角弓雕翎"情缘(组图)_中国网

2013-01-31 21:21:54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聚元号"传人杨福喜的"角弓雕翎"情缘(组图)_中国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系列之二:

屈建军 文/摄影

杨福喜取出家传老弓

杨福喜取出家传老弓

杨福喜收藏和制作的传统弓

杨福喜收藏和制作的传统弓

在北京朝阳区团结湖附近的市水利局家属宿舍大院里,一溜坐东朝西的平房中有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面堆满了各种木工工具,以及各式弓箭的半成品,墙上挂着各式弩弓,这就是“聚元号”第十代传人杨福喜的工作室。

2006年6月,“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的传统弓箭行业现只剩下北京“聚元号”一家弓箭铺。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很少有具体数据可以参考,杨福喜说:“弓箭制作全凭工匠的技艺和经验,必须师傅手把手地教才能学会。材料都是天然的,像木材、桦树皮、牛筋、牛角等等,没有一根一模一样的,无法像现代工业那样用卡尺或者天平计算使用多少材料,只能用眼睛看、用手摸。”

大量运用天然材料也给材料采购带来了难度,杨福喜说:“清朝时候有专门的原料采购商,现在很多原料都难找到。比如牛角,能用在弓上的水牛角的长度起码要在60厘米以上,也就是说需要五六岁的水牛,但一般水牛长不到这个年龄就已经进了屠宰场,现在市场上一吨水牛角大约有350只至400只,能够长到这个长度的只能找出十几只,不好的时候连十只也找不出来。我真的担心有一天再也找不到这么长的水牛角了!”

杨福喜说,我国的这种传统弓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做“筋角木反曲复合弓”。从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制作弓箭所需要的主要原料:筋即牛筋;角是指水牛角;木则多用产自江西的竹子,因为那里产的竹子比较粗壮、结实耐用。除此之外,制作一张弓还需要20多种天然材料,2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制弓的步骤大体可以分为“白活”和“画活”两步。

“白活”指制作弓的主体,首先需要用竹子制成弓胎子,两头插上木制的销子,外贴牛角,内贴牛筋,上板凳帮助弓的主体成型,一张弓的主体就基本做好了。

“画活”主要是对弓体进行装饰,这一步使弓看上去更富神韵。首先用桦树皮和鲨鱼皮把弓包起来,再涂以颜色,画上图案。就这样,一张颇具东方艺术美感的古式弓就做好了。据考证这些制作弓箭的原料、工具和技法与《考工记》、《梦溪笔谈》、《天工开物》所载非常相近。

现在制作一批弓10张至12张,一般需要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

杨福喜深有感触地说:“一个手艺人从二十几岁开始,做到不能做,大概做不了一千张好弓。如果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做的话,从40岁开始,这一生能做几百张弓,全世界也就这么几百张弓。”他认为这些弓箭有收藏价值,所以要给自己和后代留几张好弓。

一张弓、五支箭卖3000多元。当买主把弓箭取走的时候,他总觉得缺点什么。现在的买主大多对这传统弓箭的来龙去脉了解甚少。“听老人讲,以前的买主对弓箭都能说出个一二,下订单的时候都能说出来要什么花样的”。杨福喜说,如今他要培养一批懂弓箭的买主,“这也算是历史赋予我的使命吧”。他喜欢“以弓会友”,遇上谈得来的朋友,“宁愿少卖些钱,也得交个朋友”。“我现在制作的弓箭主要是满足一部分博物馆的收藏、展示的需要,也有部分出售给朋友或由朋友介绍的顾客,买者中大多喜爱弓箭制作工艺或射艺活动,也有作为民间工艺品收藏的。”

杨福喜从倚墙而立的架子上取下一张制作精良老弓,弓身舒展匀称,刷成红、黄、绿三色,弓的正面绘有龙纹。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只见弓的内侧,刻着“道光三年毅甫制”几个字。他说,这张弓是“聚元号”掌柜为纪念弓箭铺成立百年特制的。“文革”时,为避风险,杨家人曾把这把弓锯为两段,藏在劈柴垛里。

清道光三年即1823年,以此推断,“聚元号”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