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佛教徒用什么方式祭奠亡灵?

2013-04-04 13:51:03 作者:编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编者按:又是一年清明节。千百年来,我们选择了在这一天与先祖进行心灵对话,用一种朴素而虔诚的行动,来表达内心深处的铭记。这个节日,既有着生离死别、慎终追远的深切情思,又包含了万物更新、生机勃发的欣慰与感怀。在长达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全世界的华人都会在清明时节踏青扫墓、祭祀先人。这无疑是个充满了神圣与庄严的祭奠节日,那么,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佛教又是怎么看待清明的呢?佛教的祭祖有什么特点?清明节为亡灵烧纸钱的习俗从何而来?佛教所说的鬼道众生与世俗传说的鬼有什么异同?生死轮回与清明节有什么联系?凤凰网华人佛教邀请中国佛学院教授宗舜法师及佛教学者凌海成,共同解读清明节的佛教内涵。文字实录如下: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主持人:观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您收看《问道》节目,我是主持人薛巍。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老师,宗舜法师您好,另外一位是凌海成老师,您好。清明节现在马上就要到了,或者说清明节刚刚过去,咱们现在所谓的俗人都去祖坟的地方上坟烧纸,上供。法师,您在清明节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宗舜法师:我们一般分寺院和个人了。作为寺院来讲,这时候一般举行一些超度的法会,大的举行水陆法会,小的也做一些诵《地藏经》,念普佛,还有晚上放焰口等等这些超度活动,主要是从佛教方面,对亡人、先人的感恩。

  作为我个人来讲,因为出家以后隐水生涯,不能够保证在每一个清明都能够回到祖坟,或者给先人扫墓、上香。但是我们出家并不是完全没有感情,也不顾亲情,不念自己是谁生的,谁养的那种感觉。我们会用自己的一些方式来祭祖哀思,那时候我们会在自己的房间里面专门诵一部经,有时候短的像诵《阿弥陀经》,长的像《地藏经》,《法华经》为他们祈祷,会专门为他们去做一些供僧,就是我们拿出钱来,替我们的僧人去供养僧众,用这样的一些方法来祭祖哀思。因为毕竟出家人也是人,出家人也还是会念自己的父母,乃至所有的亲人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主持人:凌老师,您呢?您在清明节是怎么做的?

  凌海成:我扫墓,晚上也会家祭。

  主持人:家祭怎么祭?

  凌海成:加祭就是做一点先人爱吃的东西,上供,然后我们鞠躬,全家人给先人鞠躬,有的时候也烧纸。

  主持人:您是烧纸,我在清明节的时候,我只能是春节才能回去,回家的时候要到我们家的祖坟上去烧烧纸。但是我问法师,好像有些书上说死人是收不到的,这个纸烧了也没用,那为什么凌老师也在烧,我也在烧?

  宗舜法师:关于烧纸的问题,我经历过一个反复的思想斗争。我在没出家之前,随着风俗也烧纸。学佛以后,就是归隐没出家,就觉得烧纸是迷信的,是跟佛教的意义不合的。佛教没有烧纸的传统,起码是在佛教的经典里面看不到这个记载,所以我那时候坚决反对烧纸,谁要烧纸我就要说谁。再等我出家以后,遇到寺院里做佛事,他们也在烧纸,要叠元宝,好多居士甚至都在叠,他们一边叠一边念咒,念亡灵咒,一边念阿弥陀佛,然后把这些纸都折好,一袋一袋的,最后在佛事结束后毁掉,这时候就对我的思想转变有一个很大的震动。

  我发现我们可能过去过于鄙视的一些很俗的行为,它里面含有它的一些合理的因素,你刚才说的非常对,对于亡人来说,他们并不能收到真正的纸,而且这个纸钱在阴间里也没有什么用处。如果这样的话,你像我们今天名利上起步的价格,都是以百万、千万、亿、几十亿,我不知道阴曹地府是不是也会通货膨胀,忽然来了这么多钱。

  凌海成:而且还不一样,还有美元。

  烧纸钱的习俗跟什么有关系

  宗舜法师:对,这个挺可怕的,从这一点来说,我看到古代的相关的文史资料记载,因为寒食是不许举火的,因为这个缘故,这段时间就要禁火,家里都吃冷食,寒食寒食要吃一些冷的,就是不取火的食物。纸钱也是不烧的,只不过压在坟头,所以我们这个烧跟最早的风俗就已经有变化。

  主持人:原来是不烧的。

  宗舜法师:对,原来是不允许烧的,那个时候是不能动火,而且取火是要有一个郑重的仪式,这个火由朝廷专门的官员取来之后,颁给大家,所以是有这么一个仪式。

  但是我们今天仍然烧纸,已经全然不顾这些了。我就在想,烧纸有用没用呢?我觉得这样说,从实际的角度来说,我们六道众生里面,鬼道众生、饿鬼的众生是一个,只是一道。那么如果你的亲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那里黄金为地、七宝为池、八功德水。那么在那儿,黄金只是一块儿地砖,是装饰材料,你烧给他一些人间的纸钱,在那儿连建筑材料的资格都没有,连做个地砖都派不上用场,所以你烧给他没用。

  如果他升到天道,天上的先人的福报比我们人间还好,他也不要你这个。如果是说他生活在鬼道的话,那我们讲,饿鬼道里面还有一些大势力,有多福报鬼,这个纸钱拿去的话,对他来说,这个福报也派不上用场。

  主持人:只有那些穷的鬼还用的上。

  宗舜法师:对,可能它如果有什么约定俗成,说不定有用,但是大部分还是没用的。我们觉得这种意义,多半是寄托了我们对先人的一种追思。如果你觉得是诚心的追思他,希望他的生活好一点,用这样的心去烧,我觉得能算是一个顺应风俗,无可厚非。

  主持人:那凌老师,您学佛那么多年,或者说接触佛教几十年,您可以说是一个佛学的专家,您也知道烧纸可能也没用,您为什么还烧呢?

  凌海成:这是活人心里虚,烧纸就跟像发纸一样,有时候说是溺水了,或者是水葬,我们看过电影或者纪录片,他把大枣放进去,他喜欢吃枣,他喜欢吃什么东西,我把这个倒到水里,实际上是喂鱼的,为什么?就是说我心里装着亡者,亡者喜欢的东西,生前喜欢的东西,我还得给他准备着,实际上是对亡者的一种缅怀、一种形式,尽管知道这件事,但是也还是做。

  主持人:现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我是烧不了纸,上不了坟,也祭不了祖的,因为家乡在外地。虽然说八宝山革命公墓人海人山,但毕竟是本地人,它是本地人来得多。但是像城市里面的年轻人,多数都是出来打工的,甚至清明节有时候放放假,都给忘记掉了。还有我打听过很多同事,他们根本就没有给自己的祖先上过坟、扫过墓、烧过纸。您对现在人对祖宗观念的这种淡漠怎么看?

  凌海成:我觉得是这样的,这跟教育有关,跟影响有关。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最突出的是孝,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也就是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阶级斗争被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那么在阶级问题,所有的情感都是阶级情感,所以这个情况下,孝就是阻碍推行阶级斗争的一个阻力。

  因为可能他父亲是地主、资本家、反革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阻断你对先人的这样一个情感,所以一定让你要把你的父亲、你的亲人看作是阶级敌人,要划清界线。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祭祖

  所以这时候如果你提倡了一个孝道的话,这个事情就很难了。所以它一定要打破你这个,长达几十年,不提倡孝。那么一旦阶级斗争这个理论已经不提的情况下,但是孝这个东西也很难恢复到原来那个地步。

  主持人:现在大家也都开始突然间意识到了,比如说人大政协两会要提出恢复繁体字之类的,现在就存在一个问题,他意识到了可是已经晚了是吗?

  凌海成:也不晚,什么时候都不晚, 放下屠刀都能立地成佛,这种事情怎么会晚呢?我们现在从小孩子开始教育,告诉他父母恩重,父母不容易。

  宗舜法师:是,我非常赞同凌老师说的,我们首先是要把这个观念先找回来,然后培养足够的诚意。找回这个观念,就是说把我们失落的这种良好的传统,因为这种孝道不单纯是一种基于血缘的,我们一般讲到是血缘关系,它其实不是,它更多的是讲社会的关系,它讲社会的分工、社会的责任。因为这个分工就意味着责任,长幼有序,我们看到的好像就是一种不公平,现在很多人说要平等,就是说儿子要像老子的命,你是我的老子,你就得做我的主。女人就说我要跟男人平权,因为觉得我的权还不够,我要和你一致。

  主持人:妇女半边天嘛。

  宗舜法师:对,其实他们想的可能都没有问题,这种想法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大家都希望平等,人生下来都平等。要从佛性的角度来说,连佛、心佛、众生上的差别,本来就是平等的,佛都还愿意跟我们平等呢,我们干吗不愿意跟自己的儿孙去平权呢?不愿意跟女人平权呢?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哪儿呢?其实他们忽略了一点。

  社会的分工角色的不同,它其实是代表了相应的一种责任的,作为长辈对幼辈是有抚育的责任;作为幼辈对长辈,将来在他们老的时候,病的时候有赡养的责任。它其实更多的标榜的是社会需要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之上,所以强调孝道不再单纯只是所谓的血缘的追溯,不是的,是我们要维护这个责任的基本原则。

  主持人:由于我们参加不了祭祖扫墓,现在网上开了一大堆,包括祭祖扫墓,交钱的也好,不交钱的也好,现在都出现这种形势了。法师,您对这个怎么看呢?这个有用吗?

  宗舜法师:我刚才讲了,刚才凌老师说,什么时候只要能够把传统找回来都不晚,我非常赞同。第一,首先要找回这些传统;第二,要有足够的诚意。这个足够的诚意的意思就是说,我做的一切是发自我内心的,清明从世俗也好,从佛教的角度也好,它都是表达我们古人所说的“慎中追月”,就是很谨慎的、很严肃的、很庄严的对待生死了结的大事,然后追怀先祖对我们的养育,希望我们能够继承他们的遗志,能够把这个世界发扬光大,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有一个虔诚的意思,我们如果是局于时间、地域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我们不能够亲自去做。那么你出钱请人做,代做,这个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在网上现在也出现了虚拟的银行、虚拟的佛堂,我不知道凌老师您看到了吗?

  凌海成:对,我也去做过佛事、念佛。

  身在外地的人可以用哪些方式祭奠先人

  宗舜法师:你把网页打开,有捐赠箱、供果,还有点的灯,那么很多人不喜欢这件事,说你们把敬佛的仪式庸俗化了、简单化、商业化了,或者说速食化了,就是快餐文化那样了。但是它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教化的事实,也就是说,这一帮人他点一下鼠标,就为佛献了一盏灯,为佛上了三支香,种了一个佛缘。这个是平时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他看来这个还是好事儿,他可能根本就不会想到做这件事情,这也是对诚意的一种培养。但是如果是原本你有这个能力去办这样的事儿,你甚至放弃了在佛面前很简单的供一杯水、点一盏灯、烧一支香,依赖于网络去虚拟一下……

  主持人:那看来我如果上不了香的话,我在网上也可以这么做。

  宗舜法师:对,你可以在网上这么做,同时你可以在你哪天工作结束的时候,回来静心地诵一遍经,我想这才是一个最好的祭奠的方式。

  凌海成:我说四个字“不拘一格”,我有一个朋友,是佛教界里面的古筝大师叫杨秀明,非常有名。他在每年母亲去世的那一天,从早上弹古筝一直弹到夜里,几乎是一、二十个小时,不吃不喝,全部的时间不停地弹。

  主持人:为什么?

  凌海成:缅怀他的母亲,感恩他的母亲,他所有弹的琴都是他从出生到成长以后,母亲对他做的每一件事情,他回忆她的恩德,他感恩,他用这种形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每年一次。

  主持人:真的很虔诚。

  凌海成:你能说他没有诚意吗?他是福建人,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宿舍里住着,他不可能回去,坟也不可能扫,他用这种形式,我觉得远远要比扫墓还要感人。

  主持人:是,确实是。

  凌海成:他不仅是这样,而且他早课、晚课也是用琴来做,为什么呢?他最能够表达感情的是他的琴声,不是他一定是歌手,或者是我用唱的,早课、晚课他都用琴必做,我觉得这无可厚非。我们每个人可以用完全不同的形式,甚至于你就坐在那儿,好好回忆一下父母的音容,我觉得就很不错了,什么都不做,你就回忆一下。

  宗舜法师:这是最好的祭奠方式。

  凌海成:所以并不一定要用那种形式,说我一定要去扫一下,匆匆忙忙,然后回来之后就算了事了,完全是形式主义。

  宗舜法师:有的人现在也把它变成踏青。

  凌海成:你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回忆自己跟父亲、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关系,回忆一下他生前的样子。

  主持人:确实是,这个感情还要真的是发自自己的内心。

  凌海成:你不能忘了,不能忘恩,这个形式就不要了。

  主持人:形式可以没有是吧?

  凌海成:对。

  主持人:法师,老百姓老是觉得人死了,会变成鬼。我就不知道为什么老百姓都那么想呢?一梦到死去的亲人,就觉得是缺东西了,我就要去烧纸。

  宗舜法师:是,人死为鬼的观念是中国古往以来就有的,这属于一个本土的信仰观念,这个观念跟佛教应该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尊重大家的信仰,但是我们也可以给大家一些佛教的意见,比如说对于佛教的思想观念,我们是这样看的,我们人死为鬼的观念,跟佛教里面的鬼道众生还不是一个概念。

  人死为鬼跟佛教鬼道众生是不是一个概念

  主持人:那是什么呢?

  宗舜法师:是这样的,我们佛教一般讲有六道轮回,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其中饿鬼道就有点近似我们常说的,比如说山神、土地、城隍,都归在饿鬼道的财鬼。

  主持人:这个跟老百姓说的鬼不一样吗?

  宗舜法师:对,它这个鬼是类似神的,有财鬼,它是属于这种的。小鬼那些在古代里面就是少财鬼,有的是无财鬼,就是腹大如鼓、咽细如针,他想吃点东西,但吃不进去,就是无财鬼。这些鬼还不完全是我们说的人死了以后变的,我们说人死了以后的鬼,大部分指的是佛教的中阴状态的中阴身,中阴身是人的另外一个生存的形式。是说在我们人死以后,躯壳被抛弃了,就离开了我们的身体。这个时候它有一个时间的限度,就是在当神识离开人体以后,这个时间开始,一直到49天以后,就是整个49天的时间里面,他将由他的业力来决定他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堕落到生死轮回,是这样的。

  49天之后他一定会投生到某一道,或者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哪个佛国区,他不可能永远徘徊在中阴身的境界里面。如果说刚好他投生到饿鬼道里了,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变成鬼的状态,但是如果他福报多了,升天了,或者又投胎成人了,那他就不再是六道轮回了。

  主持人:我跟您的观点不一样,我在一个书上看,它上面写的是中阴身有一种情况是出不来的,就是人自杀了以后,中阴身是永远停留在那里,然后每七天要重复一下他自杀的过程,除了他要找到替死鬼,他才能再去投胎。您觉得呢?

  宗舜法师:凌老师,您看这个观点呢?

  凌海成:我当然不同意。

  宗舜法师:您当然不能同意吧,因为我们好像没有看到有佛经记载里面,说到人自杀死了以后,神识是离开不了身体。我们讲神识是寄住在我们的躯壳里面,一旦我们的房子、我们的肉体坏掉以后,它就离开了。

  主持人:他一定要再找一个身体是吗?

  凌海成:对,如果不找的时候,它的中阴身有49天的时间是在中阴身的状态,它是有一个细微的无欲,他也有一个像你一样有人的样子,有一个无欲的身,眼耳鼻舌什么都有。但是它是很细微的,我们人看不见它。它有一些神通的本领,像穿墙入壁。但是,它会受它的业力和愿力这两种力量的引导。愿力就是如果说我生前发愿,我愿升到西方极乐世界。由于愿力的引导,阿弥陀佛建议他,就把他送到西方极乐去了。

  如果这个人说,我活着我就喜欢干坏事,死了以后由于恶业感召,他可能就送到“畜生道”被人家千刀万剐。那么这个又是他过去干坏事。有人说,我打算下辈子当畜牲都不要紧。这是你的愿望,业力、愿力两个力一牵引他就去了。

  自杀是什么?自杀是因为不能忍受这些生命,他是断了。

  主持人:那他会得到因缘果报吗?

  凌海成:在佛教的因缘里面讲,由于自杀的人他是断掉了自己的命根,也就是从我们这儿来说,他就是杀人。杀人在五戒里面是持重戒,所有的杀生的恶业是没有杀人重的,杀人是最重的。

  那么你刚才说他要七天以后重复一次自杀的状态,甚至还要找到一个替身,才能够得到解脱。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还要在杀一个人,或者让另外一个人自杀,他才能够获得解脱。

  佛教里有没有清明节一说呢?

  那等于说,他的自杀行为,导致必须要少到两个,乃至两个以上的生命,一环扣一环。我得到解脱,另外一个人得不到解脱,他再去害一个人,这个有点危言耸听,这个不是佛教的正知见。佛教的正知见,我们说人自杀要承担自杀的恶业,要到地狱里面受苦,这个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并没有一个所谓的需要找一个附体,或者找一个替身,能够替代自己,这个应该不是佛教的正见。

  主持人:那看来我还是迷信,这个应该叫迷信吧。

  凌海成:只要不是正信或者不是正直的,那都是迷信。

  主持人:因为清明节咱们谈了这么多,包括鬼。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请宗舜法师法师您跟我们谈一下,清明节的时候大家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

  宗舜法师:清明节在某种意义上,大家觉得就是跟死、亡、鬼关系比较近,就像我们常说的佛教的七月十五、七月半。

  主持人:佛教里也有清明这种节日吗?

  宗舜法师:佛教是没有清明节,但是佛教有一个佛欢喜日,就是七月十五日。由于七月十五日它是因为佛的弟子目莲尊者,他的母亲因为不幸堕落到饿鬼道。那么目莲修法得到神通之后,发现他母亲在饿鬼道非常痛苦。于是想去救济她,给她饭吃。但是由于她母亲饿业太多,饭还没有到手里,就已经变成烧红的炭。

  主持人:那个饿是饥饿的饿吗?

  宗舜法师:饥饿的饿,饿鬼。所以说饿业就是他干的坏事。那么导致想吃饭到嘴边就变成火炭。于是目莲尊者就非常痛苦,虽然我有神通,我却不能救她。所以他就到佛那,求佛说:“你看怎么样能够使我的母亲解除痛苦?”佛就告诉他,七月十五这一天,是佛安居圆满,因为安居有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的时间是所有比丘,都共住在一块,大家用心修道。这个时候大家每天坐禅、听经、修行,心静用功修道。等到七月十五这一天刚好安居结束,大家都得到或多或少的进步。所以佛陀看到僧团获得这么好的进步,于是感到非常欢喜,就给大家集合在一起。于是居士们也为僧团的和合、进步感到高兴,他们会拿各种各样的食物来供养僧团。佛说,你在这个时间,你置办各种饮食、卧具、衣服,种种百味珍馐,拿来供养僧团。

  由于你供养僧团的功德,回献给你的母亲,她就能够解脱饿鬼道的痛苦。所以从那个以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就赋予了救罚饿鬼的功能。其实它的重点并不完全是超度饿鬼,它更多的是讲述,佛这一天看到大家用功进步很欢喜,所以跟我们的清明是有点类似。

  主持人:因为大家都认为亲人死了会变鬼?

  宗舜法师:的确是,然后说七月十五是鬼门开,七月十五都要打开把饿鬼放出来。这个其实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觉得和大家还要有一个正念,还要告诉大家,对鬼、神不要有一些恐惧,如果人是一身正气,原本的鬼道众生是跟我们杂居在一起的,所谓杂居就是他就是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他有他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一般不会打搅到他,他们同样也不会打搅到我们。所以我们不要老是疑神疑鬼,这个疑神疑鬼会给自己带来心灵上的影响,我觉得这个是第一要注意的。

  生前多尽孝,可以死后不烧香吗?

  我们人要学会建立一个观念,人死以后,我们还有很多光明的去处,比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要是有一方流来的净土,都是我们亲人们应该去的地方。所以我们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是祝愿他们往生净土,往生天道。不要老在心里有一个观念他们都要做鬼,这个做鬼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在内心要给他们一些正面的加持、一些正面的祝愿。由于你生生世世的祝愿,可能他们逐渐感应了,真的就通往西方极乐世界,永远得到解脱,所以我们在心里要有这样一个正念。

  第三个,我们从方式来讲,清明节这天从佛教的仪式上来讲,可以在佛像的前面摆一张自己亡人小小的照片,摆在矮的地方,佛的前面。然后在他面前摆上茶水、点心、水果、燃上清香,然后在他的面前可以诵经。

  主持人:供肉好吗?

  宗舜法师:我们主张还是要供养素食,因为我们毕竟要培养慈悲心,所以我们尊敬传统,一般的来讲是供养清净的东西,然后诵一句经,如果你没有时间,如果诵经像《金刚经》、《般若心经》、《阿弥陀经》、《地藏经》都可以。如果不行的,你没有时间,至诚合掌在那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所以这些方式,就像刚才凌老师说的不拘一格。如何能够完全表达自己内心对先人的尊敬和追念,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去做,就可以了。

  主持人:那凌老师呢,您对清明节,跟观众朋友有什么要说的呢?

  凌海成:法师刚才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我想一个方面,我们能做一点好的事情,比如说佛教道理,这个刚才法师提到了。因为你具体的做一件事情,一方面对你自己也是一个修行;另一方面对亡人是很大的好处。刚才法师提的目莲救母,实际上这是很传统的一个戏剧,《宝莲灯》就是这样,他当时就是为了宣传这样一个孝道,后来这个戏不演了,梅兰芳就演过这个戏,实际上是佛教的一个戏剧。

  现在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有关“孝”的这样的影视教育给年轻人看,但是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影响他。一方面我们自己做到;另外一方面通过不同的形式,比如法师开示,清明开示。比如他在他的博客上有这样一段,大家看宗舜法师讲清明开示,才知道原来清明是应该这样做,我觉得这个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说的。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还是刚才说的不拘一格,什么形式都可以。只要是你觉得恰当的、不勉强的,不是形式主义的,我觉得就比较好。还有一个就是清明的时候,在追念自己先人、先祖的时候,要考虑到活着的亲人,你怎么对待。不要等着他已经离开人世了,那么我做多少事情,都不如你在他生前的时候做的好。所以想其中一个意义,对于一个世俗人来说,如果你母亲在世,如果你父亲在世,如果你其他的亲人在世。我觉得不要等到他不在世的时候,再去有什么孝道,这个就是我的一点希望。

  主持人:非常好,非常好。好,感谢您收看《问道》下期节目我们再见,谢谢。
 

上一篇: 佛教造像的经典著作《造像度量经》

下一篇: 漳州有座奇特小庙 远看像庙近看像冢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