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地方总汇

安师大文学院赴郎溪县“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服务团队圆满完成实践活动

2013-07-22 11:37:20 作者:陈滟莹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


\


\


\
 

安师大</span>文学院赴郎溪县&ldquo;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服务团队圆满完成实践活动

美丽乡村,文化相随。七月的郎溪梅渚热浪中含着真挚的期望,七月的文学院学子激情中带着年轻的梦想。安师大文学院赴郎溪县梅渚镇“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服务团队在指导老师白璐的带领下,走进郎溪县梅渚镇,将爱心支教和文化建设带入基层,圆满完成了为期九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span>

诗香词韵,经典传颂</span>

淳淳弟子规,悠悠圣人训。&ldquo;青青子衿”国学班于7月6日在梅渚中心小学开班。志愿者冯甄带领学生齐声朗读《论语》、《弟子规》等,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讲解。在“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rdquo;的朗朗书声中,引导学生懂得孝亲敬老,学会文明礼节。志愿者张君用浅近朴实的语言阐释苏轼的《水调歌头》,并教唱这首词,充分调动了受教学生的积极性。九天的学习,让学生们在经典诵读中,自觉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感受诗歌文化的魅力。</span>

趣味活动,多样展示</span>

彰显华夏之美,悠扬古典之韵。团队举办主题为“展华夏之美,扬古典之韵&rdquo;汉文化展演活动。队员们身着汉服,与小朋友现场互动表演了古代礼仪。其飘逸的衣摆,精致的图案,灵动的襟带,让学生感受了汉服的端庄大气、绝美华丽。《美哉&middot;诗经》表现了诗经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源头的深刻意蕴;古筝独奏《琵琶雨》让大家领略了古曲的优雅与恬淡;《惊鸿舞》展现了古典舞&ldquo;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及其所造就出的古典舞的真正内涵;汉服婚礼则向大家演示了古代婚礼的礼仪流程;《我的祖先名叫炎黄》更是深情地演绎出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讴歌,对泱泱大国文明复兴的希冀。</span>

此外团队还开展了“书香笔墨”书画比赛、&ldquo;我的梦想”主题演讲、&ldquo;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安全知识讲座、趣味运动会、儿歌教唱等系列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多样展示传统文化。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竞赛中提高能力。</span>

深入实地,文化调研</span>

调研美丽乡村,憧憬美好未来。志愿者就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对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队员合理选择调研人群,保证调研的合理性、科学性。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在队员们耐心、认真的努力下,顺利发放调查问卷15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span>130余份,为后期的调查报告奠定了基础。志愿者们还来到高塘村开展实地调研,四通八达的水泥路,色彩缤纷的鲜花,绘有水墨丹青的马头墙,呈现出一幅当代新农村的美丽景象。学生村官畅谈,基层奉献青春。队员们与梅渚镇黎明村大学生村官芮凯峰(安师大文学院12届毕业生)面对面交流。他详细介绍了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含义及就业情况,并分享了自己担任大学生村官一年以来的深切感受。他说&ldquo;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学习本领、实现价值、服务基层,是我无悔的选择。&rdquo;

建立基地,助力乡村</span>

为进一步加深与郎溪县的交流与合作,在郎溪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文学院赴郎溪县梅渚镇“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服务团队,在当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援建农家书屋,开展民生知识宣传,并为当地百姓精心编制了广场舞教学课程。为郎溪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注入了更加蓬勃的朝气。</span>

团队从校园迈入基层,从城市走进乡村,在短暂而又难忘的九天时间里,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播撒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种子,为千年古镇实现“中国梦&rdquo;架设了一道绚丽的文化彩虹。志愿者们为梅渚的七月增添了一份青春的活力,为乡亲带来文化的盛宴,为古镇的孩子描绘一个五彩的夏日,用实践激扬青春志,以行动编织中国梦。(文学院</span> 陈滟莹)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