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地方总汇

防暑降温 市中医院专家教你科学养生

2013-08-01 00:27:44 作者:王玉霞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连日来,我市的气温开始飙升。从清凉到高温,这种突然的天气变化让很多市民难以适应。走在大街上,热浪一阵阵扑面而来,火辣辣的感觉顿时传遍全身。市民们在高温下出行备受“烤&rdquo;验。为了抗暑,空调、电风扇、冰啤酒、冰镇西瓜、冰镇冷饮、竹凉席、湿毛巾……一股脑儿地被市民搬出来对付炎热的暑气。</span>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注重保健的市民越来越多,近来,前往市中医院接受冬病夏治的病人络绎不绝,而且向老中医咨询防暑降温良方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何科学合理地度过炎炎夏日,是市民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span>

对此,市中医院医务科主任姜广鑫医师认为,从中医的角度看,夏季具有暑热炽盛、湿邪当令的特点。人们在夏季心火易旺、脾胃易伤、气阴易伤、肺肾易伤。如果不注意保健,一味地因热贪凉,则很容易引发一些疾病。</span>

那么,在这一年中最热的时刻,如何科学合理地保养身体呢?姜广鑫医师认为,要注重起居、情绪、运动、饮食等几个方面问题。</span>

防暴晒。在日常生活方面,大暑期间,炎热的程度达到高峰,日光中紫外线的含量较高,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室外,以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和中暑。如果一定要外出,需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并适当使用防晒霜。</span>

不贪凉。&ldquo;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的指导理论,人要和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夏季阳气散发于外,相对来说体内阳气反而不足,这时如果过于形寒饮冷,就容易伤害阳气,所以中医养生学强调夏季“养阳”,就是告诫人们夏季不能过于贪凉,否则可能导致很多疾病。中医古籍《养老寿亲书》里指出:&ldquo;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rdquo;应做到夜卧早起,睡眠充足,室温适宜,防止受凉。此外,夏季湿热重,人易于出汗,腠理空虚,易受外邪侵袭,生活中应注意护阳气、避湿气,即不露宿、不睡地板、不淋雨、汗后不要立即进空调房间。</span>

心地静。从五行来讲,夏季属火,对应五脏为心,心属火。古话说“心静自然凉&rdquo;,所以夏季要做到真正的凉快,重点在养心。而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或苦味食物,比如小枣、莲子、百合等,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span>

适出汗。姜广鑫医师说,中医认为,夏天自当汗出,汗出则气机得以疏泄,火热得以外散,此为夏季的自然之道。《黄帝内经》云:&ldquo;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专家表示养生应该以热除热,洗热水澡、热毛巾擦身、热水洗澡、加强耐热锻炼。提高体温调节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大汗淋漓,挥汗如雨,这容易耗气伤液。而选择运动锻炼的开始时间以傍晚为宜,此时不仅人的身体状态非常好,阴阳相对平衡、气血流畅、不易受伤,外界环境也非常适宜———夕阳斜照、微风拂面、气温适宜。</span>

饮开水。运动后切忌喝冰镇饮料,可以喝普通的白开水,水温最好与运动后体温相当,以减少对内脏的影响,且饮用时宜少量多次。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过多摄入,反倒易口渴,因此,夏季在一般情况下最好还是首选白开水。</span>

保营养。夏天,人的活动时间较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吃鸡、鸭、瘦肉、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同时,多食一些夏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以及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可补充水分,又能满足身体营养之需。此外,汗水中含有</span>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含氮物质,损失它们会让人感觉虚弱乏力,要记得喝些杂粮豆粥,补充B族维生素,也别忘记吃些咸味的蔬菜。</span>

     用草药。市中医院为广大市民提供几类清暑热的中药,用这些中药煮汤、泡茶、煮粥均可。</span>

清热解毒消暑类:健康人群、火旺体质者适用。这些人需要清热解毒消暑。中药主要有金银花、菊花、薄荷、荷叶、连翘等。</span>

  健脾除湿类:湿阻中焦、脾胃虚弱者适用。这类中药有解暑化湿、理气和胃、利水健脾的作用。常用中药有藿香、佩兰、莲子、薏苡仁、茯苓、红豆等。</span>

清心安神类:脾虚、睡眠不好者适合。常用中药有茯苓、麦冬、红枣、莲子心、银耳、百合、竹叶等。</span>

补益肺肾类:主要作用是鼓舞肺气、防止出汗太过。常用中药有枸杞、生地、银耳、百合、桑葚子等。</span>

中医提醒市民,尽管推荐的夏季保健中药安全性大,但是每类中药的作用功效有差异,因此建议,一定要依个人体质特征使用。如果市民对自己的体质类型不清楚,可去市中医院进行中医体质检查,辨别体质类型,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span>

单位:乌苏市中医院</span>

审稿:王洪芝   作者:王玉霞</span>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