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地方总汇

昌宁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亮点纷呈

2013-08-05 09:16:05 作者:穆尚勇 马宏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文化创建显特色</span> 服务群众暖茶乡</span>

 ---昌宁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亮点纷呈

 

 昌宁位于大理、临沧、保山</span>3州市结合部,素有“千年茶乡”的美誉。全县辖5镇</span>8乡、</span>118个村6个社区,总人口</span>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1%。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区位优势独特、生态环境良好、物产资源丰富、特色经济明显。</span>

 

自</span>2011年</span>6月保山市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云南省昌宁县就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西部)》的要求,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了县级示范区文化创建服务基层群众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目前,示范区各项创建任务基本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已经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总结昌宁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可谓&ldquo;领导重视、典型引路、点面结合、全面推开、亮点纷呈&rdquo;。</span>

 

组织领导到位,保障体系完善</span>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昌宁县充分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及时成立了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和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span>,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抓落实。下设办公室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span> 由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span>2011年</span>12月</span>10日召开了创建示范区动员大会。会后,13个乡镇、</span>124个村(社区)都相继成立了文化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制定了文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总的创建思路和工作要求,全县13乡镇、</span>124个村(社区)均成立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委员会,并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多形式培训业务骨干,为文化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打牢了基础。</span>

 

宣传引导到位,培训指导扎实</span>

 

制定下发了《保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昌宁县宣传方案》。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活动,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深度报道,大力宣传示范区文化创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昌宁的文化品牌、文化人才、文化形象,营造重文化、抓文化、兴文化的浓厚氛围。在昌宁城乡各主要街道、公路入口、广场制作宣传标语;利用“三下乡&rdquo;活动、重大节庆日,印制宣传材料,向群众广泛宣传示范区文化创建工作的意义、公共文化服务有关内容。截止目前,全县共制作&ldquo;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rdquo;永久性标语</span>146条,制作创建宣传牌</span>18块,悬挂跨街横幅标语88条,粘贴创建小标语</span>20000余条,印制发放宣传标语</span>100000余条,新建报栏</span>26个,开办专栏</span>68期,电台、电视台播出新闻稿件42条,印发创建活动内容简报</span>31期。县创建办及时组建工作组深入各乡镇、村(社区)进行工作调研,对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十八大精神和文化创建工作的网络设施建设、文化服务供给、示范站建设、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村文化室建设、业余演出队建设、文化品牌打造、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村(社区)情展室及农家书屋制度建设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县创建办共组织召开阶段工作推进会</span>10次,业务培训会</span>12次,印发创建工作业务学习简报</span>18期。新华社、中新社、云南日报社、云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记者于7月底到昌宁县就创建工作做了专题宣传报道。目前,昌宁县先后在《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文情快讯》、《云南文化聚焦》、《保山日报》、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新浪网、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文物网、云南网、保山新闻网、昌宁新闻网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发表稿件超过</span>1000条,在昌宁电视台、《昌宁宣传》、《昌宁时讯》推出专栏新闻,滚动播出文化公益广告,为全县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提高了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span>

 

经费落实到位,工作得到保障</span>

 

在创建过程中,积极加大对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ldquo;两馆一站&rdquo;建设等各种文化体育项目的安排上优先保证资金支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创建过程中,共筹措资金达6585.5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span>1202.95万元,省级资金</span>1318.14万元,市级资金</span>110万元,县级资金</span>3491.68万元,乡级资金</span>462.7万元。</span>

 

目标责任到位,监督检查认真</span>

 

在创建工作动员会上,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代表县人民政府与</span>13个乡镇主要领导签订了示范区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创建工作中双方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等进行了明确,层层分解和细化任务。同时,县人民政府将文化创建工作纳入2012年对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考核管理体系,进行了年终考核兑现。县委、政府成立了文化创建工作督查组,制定下发了《昌宁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督查方案》,定期不定期对创建工作的责任单位、领导班子参与和组织创建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期间,随机发放创建工作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测评表</span>1000余份,对薄弱环节及时引导、加以整改,并将督查结果及时通报。</span>

 

重点突出到位,网络设施夯实</span>

 

一是抓实重点、亮点工程建设。在创建实施过程中</span>,县委、政府将县体育馆、县图书馆、温泉乡“整乡推进”、龙泉村、达丙社区上达丙自然村文化活动室、龙泉村竹园自然村文化活动室、温泉乡光山村李子树自然村文化活动室等作为创建重点、亮点工程打造,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县体育馆已于2012年</span>8月</span>19日竣工并投入使用,内设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业余少体校训练中心、老体协活动中心。占地</span>8.12亩、建筑面积</span>4057平方米的县图书馆已于2012年</span>12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温泉乡通过实施“整乡推进”建设项目,整合新农村和党建等项目,在全乡建设李子树等自然村文化活动室33个,基本做到了全乡自然村文化活动室全覆盖。龙泉村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三龙”文化广场1个,竹园等自然村文化活动室</span>5个,基本做到了全村自然村文化活动室全覆盖,从而实现了辖区村民15分钟文化活动圈。达丙社区投资</span>400多万元,建成上达丙等自然村文化活动室5个,基本做到了社区自然村文化活动室全覆盖,从而实现了辖区民</span>10分钟文化活动圈。二是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县</span>13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在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支持下,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拥有业务用房300平方米以上,乡镇情展室</span>50平方米以上。三是抓实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建设。</span>124个村(社区)均已挂牌成立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150个自然村利用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及片区党支部活动室建设项目整合建成了文化院。</span>124个村(社区)及柯街农场均建有20平方米以上的农家书屋。</span>

 

改革创新到位,服务惠及民生</span>

 

一是按要求对县文工队进行转企改制,注册成立了昌宁县杜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激发活力,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下乡巡回场次从每年60场增至</span>80场。二是文体广电旅游系统人员编制紧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从根本上解决了有人做事的问题,县图书馆新增编制</span>4名、</span>13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均在3人以上,124个村(社区)均配齐了兼职文化干事(由村副支书、副主任、医保业务员、大学生村官兼任),在全县选聘了</span>233名文化志愿者。三是</span>13乡镇挂牌成立了&ldquo;农文网培学校”,整合了科技、教育、妇联、共青团、供销社等资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效显著。四是抓实乡镇综合文化站装备建设。</span>13乡镇综合文化站均配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脑</span>12台以上,配有照相机、摄像机、传真机、多媒体、广场音响设备、篮球场、体育健身路径、乒乓球桌等设施,文化站各种功能室齐备,118个村配备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电脑</span>1台,6个社区配备了5台电脑,成立“农文网培学校基层服务点&rdquo;,组建了176支农民业余文艺表演队、两个洞经演艺协会、一个文化发展促进会。目前,县、乡“两馆一站&rdquo;实现100%常态化管理及免费开放服务,积极开展&ldquo;欢乐乡村大家乐&rdquo;、数字电影放映、&ldquo;送戏下乡”、&ldquo;校园之星”大赛等特色文化品牌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乡村文化、特色文化调研,注重文化挖掘,</span>2012年县文化馆辅导人员共深入13乡镇举办广场操舞培训30场次,受训群众达5000余人。目前已完成《昌宁苗族服饰》、《昌宁民俗》、《千年茶乡》</span>MTV、《千年茶乡</span> 田园昌宁》昌宁旅游宣传推介专题片及第三届市运会主题歌《携手昌宁》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昌宁文化词条》已完成采编整理第三稿;电影《茶乡法官》成功上映;电影《苗岭霓裳》拍摄完成</span>,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昌宁县摄影家协会、县文化馆联合举办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爱我家乡&middot;大美昌宁》摄影展已开展半年多。为结合创建工作宣传,县杜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创了歌曲《昌宁红》、情景舞蹈《文化服务进村来》、三句半《说说我们的大家庭》等节目,开展&ldquo;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惠民行动&rdquo;下乡巡回演出,进行创建知识抢答</span>,深受群众欢迎。成功举办保山市第三届体育运动会,并获得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二名。市运会期间,成功策划、创作完成了开幕式文艺演出《携手昌宁》和闭幕式文艺演出《同唱辉煌》的演出任务。开幕式《携手昌宁》大型文艺演出开创了昌宁有史以来参演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文艺盛会先河,演职人员达2806人。其间,县文化馆还组织了4场&ldquo;群众大舞台&rdquo;系列文艺活动,参加演出人数</span>200余人,观众达上万人。</span>

 

“政府补助、企业赞助&rdquo;的文化服务模式初见成效。鸡飞立夏节、湾甸泼水节、温泉茶叶节、耈街苗族花山节、珠街彝族火把节节庆活动质量得到提升。</span>

 

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昌宁苗族服饰二期保护工作圆满结束,并通过国家验收。积极配合省市考古专家对龙泉村大甸山</span>198座青铜古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和发掘,出土文物</span>280余件(套)。</span>

 

目前,昌宁县扎实有效的文化创建工作已经顺利通过了省级检查验收,正在全力做好迎接国家级检查验收的准备工作。</span>6月</span>25日至26日,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峻带队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省级检查验收组领导及专家一行到了昌宁县的柯街镇综合文化站、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创建办、达丙社区文化活动室、达丙社区上达丙自然村文化活动室、龙泉村文化活动室、龙泉村“三龙”文化广场、龙泉村竹园自然村文化活动室、右文村三甲自然村文化活动室、温泉乡综合文化站、大甸山青铜古墓葬考古发掘遗址和湾甸乡综合文化站等对保山市昌宁县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黄峻对保山市昌宁县创建工作做出的主要成绩和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保山昌宁在创建工作中,通过政府坚定不移的投入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取得文化建设从环境到观念、从条件到工作的大变化大发展。领导懂文化,政府抓文化,文化工作者由做事情向做事业转变,文化工作由做活动向做项目转变,基层领导观念从“要我做文化&rdquo;到&ldquo;我要做文化&rdquo;转变,形成良好的机制和齐抓共管的格局,形成全民的文化自觉、自信和文化共识,通过开展文化创建服务基层群众系列活动,从而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昌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穆尚勇指出</span>: “昌宁县自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进展,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县、乡、村、自然村文体设施不断得到夯实,真正实现了设施网络化;二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实现了服务供给体系化;三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文化工作,组织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四是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专门的经费投入和有具体人员来抓,正真解决了有钱办事,有人管事;五是形成了一整套文化工作开展的长效机制,以上成绩的取得,真正实现了“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rdquo;的目标。&rdquo;谈及文化创建工作给广大村民带来的实惠和变化,温泉乡党委书记马玉春高兴地说:“近两年来,通过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温泉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提升了</span>,干群关系密切了</span>,矛盾纠纷减少了</span>,幸福指数提高了。&rdquo;漭水镇党委书记周世珍也指出</span>,漭水镇通过认真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实现了镇有多功能齐备的综合文化站,有农文网培学校,9个行政村实现村村有综合文化室,有农家书屋,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有文体活动广场,有农民业余演出队。漭水洞经古乐文化产业初显成效。基本实现让人民群众活动起来、欢乐起来、先进起来、富裕起来、文明起来、共建和谐社会的目标。</span>

 

云南省昌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穆尚勇</span> 马宏

关键词:文化创建特色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