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地方总汇

爱,无声的语言 松桃苗族自治县

2013-08-05 14:19:20 作者:唐义长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世上有很多东西,当你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但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这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无私的奉献,是无声的语言。</span>

凭职业,怎么也无法把张逢艳与爱心事业扯在一起。但是,就是张逢艳一片痴情与爱心,牵动了黔渝等地众多爱心人士的心,一个个爱心人士涌献爱心,点亮贫困山村孩子的希望与信念。张逢艳,一个在重庆华尔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贵州松桃分公司任总经理的“雾都”妹子,今年</span>41岁。</span>

去采访张逢艳的时候,她正在公司一不足30平方米的储藏室里,整理来自各地捐赠的衣物及学习用品。</span>

见笔者到来,她连忙起身,不停招呼,十分客气,脸上挂满了微笑。说起她的爱心故事,还得从在重庆那些点点滴滴说起……

爱,给&ldquo;雾都”山村贫困孩子点亮希望与信念</span>

爱,总是在无声无息中到来,就在一瞬间,是那么的炙热、那么的纯粹、那么的真诚。</span>

“雾都”重庆,一个充满热情与爱的城市。</span>

2006年,张逢艳在重庆金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任销售部经理,负责销售部的相关工作。</span>

一个初春的下午,张逢艳下班回家,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她看到一则消息:称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一个一岁多大的男孩得了肝癌,家庭耗尽所有积蓄,如今,已无力再支付住院费用,希望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让孩子逃过此劫,早日康复,挽回一颗幼小的生命。</span>

看了电视后,张逢艳心急如焚,躺在床上,碾转反侧,那晚,她彻夜未眠。第二天天刚破晓,她早早地来到公司。八点钟,还不到上班时间,她便迫不及待的把昨晚在电视上看到的消息告知了总经理简广兰,希望得到帮助。简总也是一爱心人士,热情,乐于助人。</span>

她十分关心这件事,并组织了捐款活动。该公司行政部梁经理、张逢艳等一行及时把公司员工的爱心善款及给娃娃所买的营养品、玩具、水果等送到茨竹镇患肝癌的男孩家中,得到家长与当地群众的深情感谢。</span>

爱是没有疆域与地界的。</span>5月初,张逢艳又在网上看到关于西藏一所小学老师所发的帖子:称学校很多贫困学生需要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哪怕是捐一些旧衣服、书籍等之类的,都十分感谢。</span>

刚好,当天,张逢艳正好与一从西安来重庆出差的朋友张喆在吃饭间,说起西藏一小学需要帮助捐物的事。张喆说,他是香港阳光助困网的一名志愿者,希望张逢艳也积极加入这个爱心团队,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与家庭。他还介绍说,香港阳光助困网是一个在香港特区注册的非政府、非营利民间爱心公益组织。张逢艳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积极通过网上注册申请,成为一名正式的香港阳光助困网志愿者。</span>

通过发动亲友,张逢艳把亲友所捐赠的几大包衣物按照指定的地址,寄到了西藏那所贫困小学。</span>

屋漏偏逢连夜雨。</span>5月</span>17日,重庆南川区庆元乡一名&ldquo;村官”高崇江在香港阳光助困网发出一个求助帖子,称庆元乡小学100余名学生需要衣物、书籍、学习用品等方面的帮助。</span>

不出一个月,张逢艳通过组织协调,发动爱心人士捐助,并所捐的衣物、书籍等物品,送到了庆元乡小学106名学生的手中,感动了全校师生。</span>

就这样,张逢艳被正式作为香港阳光助困网重庆片区的负责人,主要职责就是组织协调片区各种仁心仁爱的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在校生或辍学的贫困孩子,渡过难关,重返校园。</span>

8月</span>10日</span>,正逢重庆大足区一贫困家庭的孩子龙富贵10岁生日,父母都不在家,与伯父相依为命,十分可怜。张逢艳与喜宝、老王、平安、炜炜等几名志愿者,带着很多学习用品、水果,驱车来到龙富贵的家里,给孩子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span>

当天,张逢艳等几个志愿者还带上孩子去县城看精彩的世界,坐玩具车,给他买书,还买菜、买肉、买蛋糕、买饺皮等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张逢艳还给孩子买新衣服、漂亮的凉鞋和拖鞋,还有新书包,乐得小家伙笑得连嘴巴都合不拢了。</span>

回到家里,大家都七手八脚的,动起手来,有的洗菜、有的煮饭、有的包饺子……

山村苗寨,炊烟四起,村庄不再寂寞。老王是大家公认的“顶尖级&rdquo;大厨,最拿手的厨艺就是做回锅肉、酸菜鱼。每次搞活动,他都派上用场,做得一手可口的饭菜,大家都赞不绝口。</span>

明确分工,其他几个志愿者都忙前忙后,与孩子一起包饺子、洗菜。不到傍晚,香喷喷的饭菜都端上桌了,一桌味美的佳肴,可口的饺子,让孩子第一次吃到这样的美餐,高兴极了,活蹦乱跳的。</span>

Happy Birthday to you! Happy Birthday to you!!</span> ……”邻家的几个孩子听见欢快的歌声,也赶来了,大家欢欢乐乐的唱着生日歌。随着阵阵掌声,突然,龙富贵猛地吹了蜡烛</span>,然后吃着生日蛋糕,还有水果,现场洋溢着欢乐气氛。孩子们还互相抹蛋糕,追得屋里屋外到处乱窜,活泼可爱的脸颊上流露出天真烂漫的笑靥。</span>

夜幕降临了,与孩子们离别的时候,孩子们怎么也舍不得,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一个劲儿地拽着志愿者叔叔阿姨的衣角,总是不让离开……

2009年春节,张逢艳的身体不怎么好。可是,她仍然在重庆四处奔波,组织协调各方面的爱心人士,并深入到大足区、梁平县、长寿县等地区,为</span>30余名贫困学生实施资助活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尤其是在梁平县龙门中学的捐助活动中,张逢艳得知一个初一年级的贫困学生叫徐长青,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一家四口住在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屋子里,母亲、哥哥都患有精神分裂症,弟弟欢欢还在小学六年级读书。</span>

张逢艳不仅在物资上给予极大的帮助,还与一名朋友共同决定,每年拿出1400元钱,供给他们补贴家用,确保两名学生不辍学。</span>

     爱,使苗乡贫困的孩子亲切的叫张逢艳为&ldquo;张妈妈&rdquo;

爱,在燃烧;情,也在燃烧。</span>2011年初冬,由于张逢艳所在的公司在贵州松桃开了分公司,她被委任总经理一职。</span>

来到松桃后,张逢艳一边工作,一边在业余时间继续她的爱心事业,让爱的火炬不断燃烧,不断传递爱的精神。</span>

到松桃,对于初来乍到的张逢艳来说,这座位于武陵山主峰梵净山东麓黔湘渝交界处的苗乡城市,她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始终充满着神秘的梦幻感觉。</span>

尽管她来松桃呆不上几天,却深深的被这座美丽的城市所吸引,感受着苗乡的处处热情、处处温馨,让她有着“家&rdquo;的温暖。</span>

一天下午,一个偶然的机会,张逢艳在县城与一位卖核桃的残疾男子谈话间,得知他四十多岁,来自农村,朴实憨厚,具体叫什么名字却没有留下,只知道该男子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常年多病,卧床不起,下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大的是男孩,在念初二,女孩也在上小学,家境十分困窘。张逢艳听后,十分难过,不仅把剩余的核桃全部买了下来,还把身上揣有的几百元钱全部塞给了男子,要他回去好好照顾家庭,好好生活。</span>

2012年</span>3月,春意怏然。张逢艳的电话突然响起,一看,是香港助困阳光网负责人郝天永博士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上海和黄药业健康团队有一批图书、本子、铅笔等学习用品需要捐助,要求联系与明确一下捐助对象。那些时间,张逢艳四处打听,考察了多所学校,看看哪所小学符合捐助条件。</span>

一天晚上,我与几个文友一起散步,那时,我还不认识张逢艳女士是姓甚名谁,是经朋友介绍才知道张逢艳就是一直默默帮助贫困生的大善人。</span>

那晚,张逢艳还特别说了香港助困阳光网需要联系一个贫困学校作为捐助对象的事。后来,经筛选,确定捐助地点为长坪乡兴隆村小。</span>

一时间,张逢艳忙里忙外,还在松桃不断联系更多的爱心人士。</span>

大山的爱在不断的传递着。</span>3月</span>5日,张逢艳回到重庆,与当年她所念的重庆渝北实验小学班主任马道高联系,把松桃兴隆村小贫困的情况说了一大堆。马校长听后,十分感动,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他立即在学校发动捐助,要求大家积极参与捐赠活动。很快,学校的师生有的捐书、有的捐衣物、有的捐本子……所捐赠的物资就衣物就达1000余件。</span>

这个好消息,很快不胫而走,被传到苗乡,兴隆村小整个校园都沸腾了起来。</span>

张逢艳及时联系托运公司。中驰物流公司得知所托运的物资是捐赠给贫困的山区的孩子,深深的感动着,两次托运高矮都不收一分钱。</span>3月</span>10日,上海和黄药业健康团队所捐赠的物品抵达了松桃。</span>

 3月</span>16日</span>,这天,一个<span lang="EN-US">特别的日子,上海和黄药业健康团队等</span>8家爱心企业张逢艳一行来到长坪乡兴隆村小,为4名贫困同学和50名同学分别发放了资助金及书、笔、文具盒、书包等学习用具,张逢艳所在的公司重庆华尔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还为每名学生发送水杯</span>200余个及衣服。张逢艳对受助的学生们说,希望他们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祖国。</span>

活动中,松桃名匠发型形象公社并免费为孩子们理发,充分体现了爱心企业对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和关爱。在张逢艳的爱心传递下,她的一重庆朋友重庆富润成城市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栋先生也为长坪乡兴隆村小学捐赠10台电脑、</span>15把电扇、影像设备、乒乓球、羽毛球等及学习用品,还给每个孩子带去两双鞋子。</span>

大山的村小建立起电教室、图书室,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孩子们与老师都乐成一团。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的敲打着键盘,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享受着幸福美好的学习时光。</span>

在兴隆村的高坡坪组,彭约伍的家庭是最困难的一户,他与84岁高龄的奶奶、不惑之年的伯父、一个弟弟相依为命,他与弟弟都在在兴隆村小读书。据说父亲在老四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就病逝了。在他的家里,家徒四壁,仅有三张木床,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span>

六月,太阳炙烤着大地,气候炎热,尽管张逢艳拖着受伤的脚,她却依然顶着酷暑,冒着炎热,把两床棉被、衣物、水果等送去彭约伍的家里,送去爱心与温暖,家人都十分感动。张逢艳每个月都要去看望这些贫困的孩子,每次都带去食物、糖果、衣物及学习用品,孩子们一见到张逢艳,都亲切的叫她为“张妈妈&rdquo;。</span>

爱,让&ldquo;艳子爱心屋&rdquo;成为贫困孩子的最温暖的地方</span>

2012年一个初冬的早上,对于张逢艳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天,那天是她在松桃苗乡所建起的第一个&ldquo;艳子爱心屋&rdquo;。</span>

据她说,爱心屋都是建在村小内部,主要是用于储存全国各地爱心人士所捐赠的衣物等物资保存场所,学校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和需要,再把衣物等物资发放给困难学生。</span>

当天,尽管天气有点寒意,但在牛郎镇格老小学,“艳子爱心屋&rdquo;的建立,给校园增添了不少的温暖。满满的两车爱心物资,经过</span>2个多小时的颠簸与跋涉,终于抵达牛郎镇格老村小。到村头,孩子们看到爱心车的缓缓驶来,都欢呼雀跃了。车刚停稳,孩子们一窝蜂涌上来,七手八脚的动起手来,帮忙搬东西。张逢艳代表爱心团队为该校</span>70名孩子每人发放一本字典、一个书包,还有过冬衣物及足球、跳绳、篮球等用品。</span>

孩子们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格林童话》、《奥特曼》、《读点经典》等读物,一边爱不释手的翻来覆去欣赏新书包,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与喜悦。</span>

“有爱就有希望,不怕山高水长;有爱就有希望,不怕风雨阻挡&hellip;…”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一个个“艳子爱心屋&rdquo;在苗乡大地建立起来了,爱心与温暖在苗乡筑起一道道爱心城墙。成百上千件的衣物、书包、课外书、字典等物资进入世昌乡小学、沙坝河乡界牌村小、冷水溪乡石门村小、蓼皋镇樟桂溪小学等学校的&ldquo;艳子爱心屋&rdquo;。</span>

据不完全统计,</span>2012年以来,张逢艳与</span>50余位爱心人士一道,在松桃苗乡共走访调查10余个乡镇16所学校,捐赠贫困学校</span>12所,建立</span>9个&ldquo;艳子爱心屋&rdquo;,</span>1600余名贫困学生受到捐助,捐赠爱心物资价值</span>10余万元,温暖了贫困山村孩子的心,用她的执著与坚定播种着山里的希望。</span>

12月</span>18日</span>,张逢艳与两名爱心技师来到大兴镇敬老院,为老人带去冬鞋、棉裤与水果,技师们还给老人洗脚、修脚,给老人洗头、剪发。大家坐在一块,与老人拉家常,摆故事,老人们都笑得乐开了花,一点也不感到孤独。</span>

张逢艳十分低调,对于她的爱心事迹,很多媒体想采访,均被她婉言谢绝。她说,看到贫困孩子得到帮助,重返校园,渡过难关,她就非常快乐。多年来,尽管与其他的爱心人士一道献爱心,捐了很多物资,但她却从不留名,人们管她为&ldquo;爱心使者&rdquo;。</span>

她不仅经常捐善款,资助贫困学生,还十分关注贫困的老人。她说,把敬老院的老人当着自己的亲人照顾,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用她的话说就是:大家都要有爱心、热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处处充满爱,社会才会和谐。</span>

2013年春节前夕,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张逢艳终于病倒了,住进了医院。</span>

住院期间,她在与一位在医院做清洁工的李大姐在交谈中得知,与她同楼的24号病友是一个姓李的大哥,患了胃出血疾病,家庭经济困难,再也付不起医疗费了。</span>

张逢艳拖着虚弱的身子,买来牛奶、水果等礼物,来到患者李大哥的房间,硬是把十张百元大钞塞给李大哥的手中。李大哥感动得热泪盈眶。</span>

“人人都会有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最需要拉一把的时候,这样做我心里才会踏实。&rdquo;张逢艳的话朴实而厚道,诠释了大爱真爱的内涵。</span>

  张逢艳十分吃苦耐劳,那种敢于拼搏、敢于进取的精神让人佩服。由于她联系更多的爱心人士,很多衣物、书籍等物资源源不断的从北京、重庆、上海、山东、浙江、安徽等地寄来。她便把自己本已很狭窄的三十平米的出租屋,腾出一部分空间作为存放物资的地方。</span>

每一批爱心物资一到达松桃,张逢艳都要忙一阵子,经常都是一个人整理衣物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都还没有休息。她很细心,把所捐赠的衣物分类,一件一件的叠好,打包,贴标签。她的出租屋俨然成了“收发室&rdquo;。在医院住院没几天,病未痊愈,她便出院了,继续整理衣物。</span>

“要把爱心人士的爱心及时送到贫困孩子手中去,不得耽误,不让孩子们受苦。&rdquo;难怪张逢艳要急于出院。</span>

为了贫困山区的孩子,张逢艳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不管是母亲生病,还是孩子过生,她都从来没有陪在身边一次。</span>

她,把全部的爱给了贫困的孩子们。</span>

她,只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慈善行业中来,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及时的帮助,把更多的爱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span>

张逢艳,这位爱心人士,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矫情的粉饰,更没有“脱逃&rdquo;的念头。</span>

她是一个平凡人,却在做着不平凡的事。与其他爱心人士一样,她在默默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得到了一种别样的幸福。</span>

张逢艳,就是这么朴实、这么简单、这么纯粹的人。</span>

 

松桃自治县纪委<br />

关键词:无声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