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志愿者团队“晓岸”助芽团队赴重庆·石柱关注留守儿童
2013-09-03 13:40:50 作者:赵彦平 马晓岸 胡云磊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运动会合影</span>

志愿者们走访村民家庭
谭悦涵,5岁,沿溪镇留守儿童。父亲患病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现与奶奶生活在一起,最大的愿望是:上学。<span lang="EN-US">
刘炫麟,8岁,沿溪镇留守儿童。父母在广东打工,现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学三年级在读。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多和父母待在一起。<span lang="EN-US">
刘运海,12岁,沿溪镇留守儿童。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现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学四年级在读。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有一副好的助听器。<span lang="EN-US">
谭悦涵、刘炫麟、刘运海,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姓,不一样的脸庞,不一样的境遇,但是他们都有着同样的身份:重庆市沿溪镇留守儿童。<span lang="EN-US">
在家访中倾听,在感动中思考<span lang="EN-US">
“小妹妹,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8月<span lang="EN-US">21日,“晓岸”助芽团队在一次又一次的询问中开始了一天的家访活动。家访从沿溪镇滨江村的三条村内街道开始,挨户询问,分组进行,在逐步深入的交流中,团队成员渐渐取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听到了那些简单却又动人的故事。“我最想要的就是给爸爸买一副拳击手套,给妈妈买一条项链。”刘炫麟在与我们的交谈中说道,这是她最想给在广州打工的父母的东西。在一天的家访中,团队成员基本了解掌握了沿溪镇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并为他们分发了文具,鼓励他们好好学习。<span lang="EN-US">8月<span lang="EN-US">26日,团队成员走出街道,在裴圣愚老师及当地政府人员的带领下驱车来到了沿溪镇的清溪、陡岩两村,在这里,孩子们不一样的经历,直击着每一个人的内心。<span lang="EN-US">5岁的谭悦涵,父亲因白血病,未到而立之年便已匆匆离去,母亲至今音信全无,和奶奶相依为命,面对团队成员的提问,她的奶奶哭声不断,而这个五岁的孩子只是沉默,时不时地呆呆的望着远方。<span lang="EN-US">12岁的刘运海天生失聪,7岁才开始说话,在亲戚的资助下带着一副助听器,这是他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桥梁,父亲已逝,母亲亦杳无音信,队员与他之间的交流也只是断断续续。面对这样的两个孩子,裴圣愚老师以团队名义分别向二人捐款,团队成员也将准备好的糖果和文具送到了孩子们手中。“我们能力有限,这只是表达我们的心意。”队长刘晨旭说道。<span lang="EN-US">
深入田间,助力秋收<span lang="EN-US">
家庭作业一对一,有了难题也不怕<span lang="EN-US">
趣味运动会,激发孩子潜力<span lang="EN-US">
“加油、加油”的声不断从沿溪镇小学操场传来,<span lang="EN-US">8月<span lang="EN-US">25日上午,中南民族大学 “晓岸”助芽团队为沿溪镇留守的孩子们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为孩子们举行了特殊的智力和运动结合的夹气球、萝卜蹲、抱抱团、接力赛等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项目。独树一帜的做法,不仅让孩子在益智活动中体会到快乐,而且激发了孩子们接收和学习新事物的潜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的笑声引来了不少家长为他们加油助威。“真好玩,以后还有这样的运动会就好了,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玩,还有精美的奖品,我就不会再感到孤单了。”运动会的冠军向子豪说道。团队的队员逯苗苗说:“运动会不仅使孩子们身心得到锻炼,还拉近了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我也感觉自己像个小孩。”8月<span lang="EN-US">27日,中南民族大学“晓岸”助芽团队结束了为其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会忘记他们的微笑,他们带给我的是从未有过的感动。不是亲眼所见,我不会知道我们到底有多幸福。”队员邓昌花如是的说。八个人的队伍,从未割过水稻的大学生们,在一天的助秋收活动中既帮助了当地的留守儿童,也丰富了自己,不一样的经历,品尝着不同的人生趣味,但更多的是内心的触动,一群年幼的孩子,本该无忧无虑的坐在空调房里学习、读书,享受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但是他们却早早开始了起早贪黑、行走于田间地头的生活,“这样的反差,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去思考。”裴圣愚老师在最后的总结中发出这样的沉思。<span lang="EN-US">
据悉,中南民族大学“晓岸”助芽团队共<span lang="EN-US">7名队员,分别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以及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积极响应团中央全国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组成了200多支队伍进行社会实践,“晓岸”助芽团队就是其中一支。团队在沿溪镇开展以“民族大学生牵手移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为沿溪镇的留守儿童提供亲情陪伴、课程辅导等系列活动。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共收集到沿溪镇留守儿童资料<span lang="EN-US">56份,对<span lang="EN-US">80户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对<span lang="EN-US">10户特殊家庭进行回访,结合当地实践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类和陪伴类活动。此次社会实践还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span lang="EN-US">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