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苗族工艺

台江苗族服饰

2013-09-29 21:26:30 作者:阳化杰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台江苗族服饰

  台江苗族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形成了迥异的审美观念、审美对象和审美情趣,创造了服饰造型独特、纹样风格,款式殊异、质地精良的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美术。它不只是一种实用品和艺术品,而且已构成内涵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在绣衣的图案语言里,记录着人类起源的神话,记录着苗族先民悲壮的迁徙历史,是穿在身上的图腾,是用心血绣染出的民族情结,是写在衣上的史书,是民族的外部形象识别标志。因此,苗族服饰是无文字文明的重要载体,待人破译、解读、启悟。它涉及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保留着历朝历代乃至人类早期的服饰特征,是苗族艺术观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县境内苗族服饰款式风格,大至可分为方你、方鸠、方囊、嘎东、方白、方秀、方黎、翁芒、后哨等九种类型,男装简朴、女装繁华。男装有对襟或大襟右衽上衣两大类。中青年男子多着对襟上衣,老年男子多穿右衽长衫,包青布头帕;下着一尺许宽的大裤脚。近年来,大部分地区中青年男子多穿中山装。女装有右衽大襟和胸前交叉圆领两类,每类又有众多的样式和盛装、便装之分。除部分地区经过改进的女便装外,绝大部分地区的苗族妇女的盛装衣裙,保存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方你型 幼女戴瓢形花帽,五六岁即蓄发穿耳,十六岁以后挽髻,按逆时针方向换成螺纹状发髻,置于头顶中央,髻后根部横插一油黄色半月形木梳,代笄约发,保持发髻稳固。便装时,包一块用浅蓝色方格布制成长的方型头帕,打结于梳子下方,很少露头发,耳戴圆形牛鼻或梅花形大耳环。盛装时,头包一块较硬的藏青色长方形头帕,讲究起角,起直线,帕的两角交叉于梳子上方,用针别住,起燕尾形,称为“富代给”。着银饰时,不包头帕,头戴银冠,前插银钗、银角(呈牛角状),右插银簪,后插银梳,头髻插满各种形状的凤鸟,花果等银花及珠链;颈带两三只项圈(链泡泡项圈,犁索项圈,六方项圈,实心项圈,猴子链项圈,环锁丝链项圈)和项链,高齐下颚,甚至隐住嘴巴。胸前配戴腰子形锁式“压领”,浮雕龙凤等图案。上衣为大领半体衣(即胸前交叉式),袖短而大,卷袖,后摆略长于襟,袖、肩、领等部位有花饰,领略后倾,苗语称“沤坝”。老年妇女的便装,喜用平挑花,即以绿色丝线在蓝色或青色土布挑绣叶子或小花朵,形成纹样规则的连续图案,以作衣袖等花饰。老年妇女盛装,喜着数幅小粗花和数纱平挑有几何图案的新装。青年女子则穿大朵大花,大幅大样,构成密集的段子花纹,银纹和“领各介”,在最好的自织纹布上,用编线卷积成的花衣等。花饰色采以红绿色为主,喜红衣绿花,浅蓝衣菜花和亮铜片镶成的狗牙瓣,集编卷、缠绣、织花、平挑花、十字挑花、贴花等工艺于一身。银衣以数十件四方形、长方形、圆形的银肩片、银背角片、银泡、小银铃等在衣服相应部位纵横交错镶缀而成。银饰图案有人物、花草、飞禽走兽和几何图形,腰束银花腰带。裙子为桶形百褶裙比各地均长,盖及脚腕,无花饰。盛装时,有的穿百褶裙,外还套上片式绣花的带子裙,即“古罗裙”,苗语称“库达”。裙正方围有围裙帕,宽约48公分,帕面饰有各种方块花鸟图案,多用几何纹样的织花或线条粗壮的绣花,老年人则用无花饰的素帕。手饰空心镂花手钏,实心雕花手钏和犁索手钏等,一般戴两副以上。腿饰,老年妇女冬季均饰青土布裹腿,夏季饰家织青布或购买阴丹士林布缝制成的夹袜,袜后跟绣一长方形花草图案,袜尖及袜帮挑绣鸟类图纹。年轻女子无论冬夏,大多赤腿或穿商店买来的袜子。鞋有布鞋、胶鞋和草鞋,布鞋以青布或缎子作面,鞋帮绣花,鞋尖勾鼻,布壳纳底,无跟。草鞋为糯稻芯编织的平头无后跟的勾鼻无跟拖鞋。

  方你型主要分布在台拱镇、台浓、南省、方省、红阳、登交、坝场、报效,革一的排生、台水,革东镇的养窝,宝贡的嘎丢、掌留、松郎,麻栗的麻栗、方陇、翁拜、养门等乡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