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朝鲜族人物

作曲家郑律成

2013-09-29 23:37:23 作者:阳化杰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作曲家郑律成

郑律成

郑律成

郑律成1918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中国作曲家。朝鲜族 ,原名郑富恩。世界上两个国家的军歌都出他一人之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都是他谱写成的。

1918年8月13日生于韩国全罗南道光州杨林町,1950年加入中国国籍。1976年12月7日逝世于北京。郑律成自幼学习音乐,1933年来中国,在南京、上海等地从事抗日活动,同时从师学习声乐和钢琴、小提琴。1937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抗战胜利后,1945至1950年,郑律成回朝鲜工作。任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在此期间,他谱写了歌颂朝鲜人民斗争和中朝友谊的作品。1950年在北京定居,并且加入中国籍,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事音乐创作。新中国成立以后,郑律成的足迹踏遍了中国大地,到处寻找新的创作原料,到1976年12月7日他病逝的时候,为人们留下30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作品

有歌曲《延安颂》、《延水谣》、《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兴安岭组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为毛泽东诗词谱曲合唱《十六字令三首》、《娄山关》,歌剧《望夫云》以及少儿歌曲《我们多幸福》等。

在延安,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延安颂》的歌声。很多人知道郑律成的名字,都是从听他的歌《延安颂》开始的。

简历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这就是郑律成21岁时为八路军谱写的进行曲,从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成千上万的战士唱着这支歌冲锋陷阵一往无前,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

郑律成是我国杰出的作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1918年他出生在朝鲜半岛南部(现属韩国)全罗南道一个贫苦的革命家庭。他父亲是个爱国者,三个哥哥先后为朝鲜和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1933年,年仅15岁的郑律成随着一批进步的朝鲜青年来到中国。他一边在沪宁道上从事革命活动,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1937年10月,19岁的郑律成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延安,并于1939年1月在那里加入中国共产党。

郑律成从1937年到1942年,一直生活、战斗在延安。期间,他耳闻目睹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秋收起义、井冈山业绩、遵义会议、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辟根据地……,这些都激励着年轻的郑律成,成为他音乐创作的食粮。

1950年9月,郑律成的夫人丁雪松女士回国。不久,周恩来总理亲自写信给金日成主席要调郑律成回中国。郑律成手拿周总理的信件和金日成主席的批文迟迟不肯离开他正遭战火蹂躏的家乡。郑律成说,"我的同胞现在正在受难,在这个时候离开朝鲜,心里非常不安。"朝鲜的同志就劝他:"既然周总理亲自来信要你回去,你切莫放过这个机会。说到心里不安,你回中国去还有机会弥补。你还可以以一个中国音乐工作者的身份,再到朝鲜来,做援助朝鲜的抗战工作,不也很好么?"

1950年12月,志愿军已胜利完成了第二次战役,收复了平壤和三八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创作组的成员,郑律成和刘白羽、欧阳山尊、凌子风、李瑛等同志一道去了朝鲜。据凌子风同志回忆:"那是在一座断墙下边约二三层楼深的地下室内。我们作为从中国来的客人,受到劳动党中央的热情接待。尽管外边炮火连天,平壤已被敌人的炮火夷为废墟,但地下室内却宁静温馨,……,朝鲜东道主很熟悉刘白羽和郑律成,餐桌上宾主交谈甚为融洽,金日成和郑律成还不时用朝语攀谈,彼此开开玩笑。

有感于两国军队的大无畏气概,郑律成要求作家刘白羽:"作一首歌给奋勇作战的同志们唱罢!"就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他和刘白羽合作写了《歌唱白云山》,他和魏巍同志合作谱写了具有浓郁朝鲜风情的《亲爱的军队亲爱的人》,他和欧阳山尊同志合作谱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和《志愿军十赞》,这些歌曲,唱出了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凛然正气。郑律成的作品之所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于他寄予作品中的情感与祖国人民的心声,与革命军队的意志共鸣于一体。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在音乐家冼星海写成的《黄河大合唱》的影响下,他同公木合作,写了《八路军大合唱》,把自己对人民军队的热爱谱进了乐曲。大合唱中的《八路军进行曲》后来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隆重的开国大典上,这支名曲回响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以后它又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

建军初期,军歌主要以古曲、民歌、旧军歌、外国歌曲填新词居多,新创作的歌曲比较少。如果说,诞生于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可作创作军歌的标志,那么,以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八路军大合唱》中的《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则是中国军歌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的形成,或者说标志着军歌创作已经成熟,并在中国音乐史上耸立起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八路军进行曲》自1939年问世以后很快广泛流传于八路军各部队和抗日根据地,1945年后在华北等地区传唱中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这首军歌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之后的30多年间,这首历经战火洗礼的军歌的歌名几经变换,最后于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它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具有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首军歌既是人民军队的形象的写照,又是中国军队的音乐标识,广泛传唱于军队之中。它伴随着我们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迎来了一次次的胜利和荣誉。 抗战胜利之后,郑律成带夫人一道回到了朝鲜。他奉命出任朝鲜保安队(朝鲜人民军前身)俱乐部部长(相当于我军文化部部长),全力以赴地投入朝鲜人民军协奏团的筹建工作。他以旺盛的创作激情,为朝鲜军民谱写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朝鲜解放进行曲》、《图们江》大合唱、《东海渔夫》大合唱等十余部作品。在谈到《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时,中国音乐评论家和作曲家唐诃同志曾评价道:两个国家的两首军队进行曲,均出自一位作曲家之手,这在世界音乐史上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正是这首激昂的《朝鲜人民军进行曲》鼓舞着在抗击美军侵略的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朝鲜人民军战士,使他们终将能够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一起打败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