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苏:振兴路社区着力推行“360阳光服务”
2013-11-13 12:20:02 作者:新疆乌苏南苑街道振兴路社区王玉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振兴路社区党组织坚持以“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共建和谐”为目标,结合社区实际,推行“360阳光服务”工作品牌。
今年以来,振兴路社区党组织坚持以“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共建和谐”为目标,结合社区实际,推行“360阳光服务”工作品牌。</span>
“3”,即“三心服务”:即用热心解决居民难题,用爱心帮助困难群众,用诚心构建和谐社区;“6”,即根据社区需要,开展知民、乐民、富民、助民、安民、便民六项服务项目,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关爱。“0” ,即倡导党群服务零距离,变“居民在我身边”为“我在居民身边”,让辖区的居民享受到全方位,阳光般温暖贴心的社区服务。</span>
以实施网格管理为抓手,实施“知民工程”。</span>社区将党支部划分成9个网格片区,以“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内容的“五百”活动为依托,社区网格员每人一本《民情日记》,要求做到家庭人员、居住地点、住房面积、收入状况、技能专长、家庭困难、建议要求、联系电话“八清楚”。并有针对性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改进服务工作奠定基础。</span>
以组织文教活动为抓手,实施“乐民工程”。</span>社区组织辖区居民群众,利用社区文化广场举办形式多样的节庆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社区先后开展了元旦联谊活动、春季徒步活动、“三.八”妇女节文体活动、迎“五一庆五四”运动会、“5.29”计生联谊晚会、学习党的十八大知识讲座、庆“七一”建党节活动、8月消防知识讲座、9月“关注民生 帮扶共建”、“国庆”居民趣味运动会、党员集中教育和道德讲堂等活动15场次,参与人数500余人次。</span>
以帮助下岗再就业为抓手,实施“富民工程”。</span>社区通过网格走访,不断健全辖区下岗、失业、待业、低保等人员档案和管理台帐,并联合市社保局不定期地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找岗”,对他们进行免费岗位培训。近年来,社区累计为 户家庭办理了低保,为120名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培训,推荐岗位50个,帮助成功就业12人。社区利用便民服务站广泛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岗位招聘信息,让失业人员更为方便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span>
以落实扶贫帮困为抓手,实施“助民工程”。</span>社区始终把解决好弱势群体的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贫困人员、空巢老人和重病困难家庭等开展救济、大病救助和精神慰籍服务。目前,社区干部和辖区共建单位与12名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向困难家庭开展爱心捐助钱款和物品28人次累计1万余元,开展帮扶服务40余人次。近15名党员组成的党员红帽子义工服务队,为社区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孤寡老人等家庭打扫卫生,提供精神慰藉。</span>
以做好治安防范为抓手,实施“安民工程”。</span> 社区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平安家园”活动,建立健全社区群防群治网络,组建“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加强社区治安防控,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管理、同服务。社区主动与街道司法所对接,不定期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组织普法讲座,强化普法意识,提高居民的依法维权能力; 利用社区宣传橱栏、电子屏等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开展居民畅谈、社情民意联络、流动人口关爱等工作,解决好邻里矛盾和纠纷,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法治满意度,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区。今年以来,由社区干部与社区十户长等组成的“义务调解小组”化解邻里矛盾纠纷5起,成功率达100%。</span>
以畅通民情通道为抓手,实施“便民工程”。</span>社区 “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居民医疗保险、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政策咨询等服务内容,全部集中到综合服务大厅,通过“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为居民提供“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快捷服务;为了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社区按照开通 “一线”(民情“帮帮您”服务专线)、设立“一箱”(民情恳谈信箱)、发放“一卡”(便民服务卡)、建立“一支”(民情联络员队伍)的标准,建起了“民情直通车”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组织民情联络员访民意,“两代表一委员”听民声,召集民情恳谈会谈民情,开通“民情信箱”传民愿,发放便民服务卡连民生,切实做到了社情民意随时知、民生事务及时办,打造了一条便民服务的绿色通道。</span>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