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抓创新,圆“致富梦”,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3-11-19 12:54:51 作者:马军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坚持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总揽工作全局,通过领导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将理论学习结合到实践中,大胆创新,通过实施“两地一区</span>”集约化发展模式,引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圆农牧民的致富梦,强中国梦,推动了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span>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强理论武装。</span>一是</span>抓责任落实。年初及时调整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span>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与各村队、站所签订工作责任书,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做到年初有部署、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b>二是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span>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开展了自治区党委、</span>地委和县委扩大会议精神<span style="color: black">学习活动;</span>通过组织巡回宣讲团</span>,</span>逐户宣讲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开展</span>“送学下乡”、举办知识竞赛、</span>“那吾热孜节</span>”、党员承诺主题实践活动等大型宣传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等编排在文艺节目当中,易于农牧民接受,成效明显;建立健全了中心组学习电子档案;围绕具有时代特点和牧场特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形成一批有思想有深度,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优秀理论成果。截至目前,共撰写调研文章</span>12篇。<b>三是抓好每日晨学,提高干部素质。利用每日</span>晨会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将牧场中心组学习范围扩大至各村支部书记、队长。加强培训力度,构建场、村两级党员干部培训体系。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span>2期</span>4次,组织机关和村干部参加了计算机、业务知识等培训,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今年有6名领导干部参加了地、县两级党校培训,拓展了视野,提高了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span>
(二)围绕科学发展,营造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span>一是</span>突出中心宣传。紧密围绕牧场党委和管委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大力宣传党委和管委的工作决策、举措和实效,营造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良好氛围,在全牧场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b>二是突出重点宣传。</span>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和有益经验,大力宣传和谐社会建设中所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努力凝聚人心、树立形象。同时,积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计生、安全生产、普法等方面的宣传。<b>三是突出宣传管理。实行机关干部承包村队制度,认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优惠政策及致富信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及时开通官方微博,截至目前,微博粉丝数量达252人,原创达到214条,提高了牧场的知名度。建立网络舆情监督机制,有专人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监督管理,杜绝了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b>四是认真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工作。按照县委宣传部的要求,制定了详细</span>的分配计划,将任务落实到村、站所。</span>2013年的征订任务超额完成。</span>
(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牧场知名度。</span>一是</span>努力提高外宣工作实效性。制定《牧场</span>2013年度外宣工作要点》,确定外宣指令性任务分配方案;完善《外宣工作奖惩办法》,实行“三稿酬</span>”(即媒体、县、牧场三兑现)激励机制,积极与各新闻媒体加强联系,提高外宣能力和水平,截止目前共奖励资金22233元,圆满完成全年外宣任务。<b>二是采取措施,扩大对外影响力。与自治区、地区新闻媒体记者加强联系,及时发布最新信息,扩大对外宣传影响力。截止目前,向各级网站、报刊、杂志累计投稿</span>8000余篇,发表</span>7510篇。建立和完善外宣资料库、媒体记者站档案,注重加强典型事例的报道,采取有效手段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用足用好现有的新闻资源和新闻人才,努力调动通讯员和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完成了电视新闻报道任务。</span>
(四)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全民素质。</span>按照“巩固、延伸、提高</span>”的要求,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span>“创建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为契机,狠抓村队、站所文明创建;以自治县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为契机,深挖身边的好人好事,激发农牧民讲文明、树新风意识。</span>一是</span>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制定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计划,明确了职责分工,量化了任务指标。</span>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形成了</span>“人人争做文明使者,争创文明单位”的良好局面。</span>二是采取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制定下发《</span>“公民道德建设月</span>”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宣传方式,营造浓厚氛围。在各村显眼的位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对活动月中涌现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力开展诚信建设,增强诚信意识。通过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活动,营造了良好信用环境;大力开展文明餐桌行动,通过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标语、发放</span>“文明餐桌”倡议书、</span>“爱惜粮食不剩饭菜从我做起”百人签字等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文明用餐、健康生活的良好社会风气。<b>三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此项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实,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形成</span>“三位一体</span>”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定期对学生进行面对面宣讲,为全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b>四是以道德讲堂为主线,推动精神文明创建进程。按照</span>“道德讲堂”要求,通过学唱一首</span>“道德讲堂”活动主题歌曲、讲述一个典型事例或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讲述道德事迹、诵读一批具有道德影响力、感染力的书籍,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职工阅读,交流感想,促进道德素养的提升。参加</span>“道德讲堂”的全体人员,依据自身实际,主动做出承诺,推进了牧场文明创建进程。</span>五是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丧喜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尚。为杜绝婚事大操大办,包村领导和干部下村宣传政府令</span>1号令,与各村队、餐厅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责任;对不按规定大操大办仪式的农牧民,安排专人前往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制止大规模的访亲、请客、送礼和迎亲等铺张浪费行为。据统计,今年为农牧民节省开支</span>30余万元</span>,狠刹了婚丧事大操大办的风俗习惯。</span>
(五)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文化生活和谐健康。</span>一是</span>利用元旦、春节、五一、周末文化广场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span>二是以开展</span>“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那吾热孜节”等</span>活动,使主题教育活动进社村队、进站所,增强群众的爱国爱疆意识。</span>三是邀请自治区文化导游栏目组来我场,对哈萨克族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和发扬。四是</span>充分发挥文化站的作用,开展了系列农牧民群众文体活动,为牧场宣传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span>
(六)加强党建带群建工作,群团组织作用发挥明显。</span>群团组织紧紧围绕牧场党委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文体活动。<b>一是</b>开展</span>“三八”评比表彰、</span>“三学三比”、</span>“巾帼建功”活动,提升妇女群众素质。<b>二是贯彻落实《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利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维护农牧民群众的合法权益。<b>三是抓好基层大团委建设,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span>“走进青年”、</span>“青年志愿者服务</span>”、</span>“青春建功”、</span>“青年农民增收致富”等活动,激发青年活力,引导广大青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span>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