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地方报道新疆

建立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结构分析

2013-12-02 10:26:05 作者:卢丽 来源:新疆和布克赛尔慈善医院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摘要:依据和党办[2013]23号《关于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建立密切联系群众“五个一”制度的通知》为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帮助基层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的具体行动。慈善医院依照
摘要:</span>依据和党办[2013]23号《关于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建立密切联系群众&ldquo;五个一”制度的通知》为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帮助基层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的具体行动。慈善医院依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及时对和什托洛盖镇卫生院、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夏孜盖乡卫生院、查干库勒乡卫生院、巴音敖瓦乡卫生院等五个卫生院展开了调研工作。</span>
   前言:</span>我县医疗体制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深刻认识医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谐医改的新路径,不断以医患和谐推动城市和谐,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已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迫切现实问题。现阶段城乡地处资源配置失衡和利用效率低的背景下,而其中的结构失衡是导致资源浪费的系统性因素。<span style="background: white">正是在这个大前提下,如何实现卫生专业技术和大量医学信息的<span style="background: white">资源整合、卫生服务整合呢?</span>
   我院将围绕&ldquo;县委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科技卫生发展年&rdquo;活动,紧密结合本行业区域发展特点,</span>通过对区域医疗各项资源分布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打造医疗卫生信息和资源共亨平台,为广大患者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方便患者就医、节省看病费用,提高医疗卫生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在本次调研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的实现路径,解决</span>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以</span>促使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span>
 一、通过对和什托洛盖镇卫生院、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夏孜盖乡卫生院、查干库勒乡卫生院、巴音敖瓦乡卫生院等五个卫生院的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情况调查。共享存在的问题:</span>
(一)、基层医院技术力量薄弱。</span>基层医务人员编制不够,<span style="background: #fbfdfc; color: black">学历、职称普遍偏低,医学影像、麻醉、病理、全科医生等学科专业人才和学科骨干人才匮乏。</span>全日制专、本科以上学历及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很少。理论水平、基本技能、基础知识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各卫生院乡村医生占专业技术人员10%-20%,中级职称占3%-15%,还有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无执业医师证。且人才流动不对称。大部分仅是流出,没有或很少流进,而且流出的大部分是专业技术骨干。</span>
城乡卫生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机构医务队伍存在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技术相对落后、医疗信息滞后等问题。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基层医院医生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且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主要集中在常见疾病的治疗上,缺乏全面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咨询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调研中还了解到,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不够明显,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有所滑坡。由于卫生系统的行业特点,医务人员的加班、值班很多,医务人员的加、值班费纳入了奖励性绩效工资或科室成本;加之医务人员短缺,医务人员的收入差距不能很好地体现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span>
(二)、基层医院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提高。</span>政府对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对患者准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案还有赖于各种有效的理化检查。但各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普遍<span style="background: #fbfdfc; color: black">严重不足,要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必要的检验、妇科、影像检查还是需要的,有的卫生院房屋狭小,不能做到消毒隔离,易导致呼吸道疾病或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有的卫生院克服种种困难,以多种有效方式购置了影像、放射源等设备但缺少该设备所应有的防护业务用房和设施,同时,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当地人群的就医意识,其设施(备)利用率并不高。<span style="background: #fbfdfc; color: black">      
(三)、基层医院药品种类单一。</span>自从实行药品基药零利润后,药价便宜了,老百姓得到明显的实惠。但现阶段还存在显著的问题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卫生服务机构只能使用国家和省增补的500多种基本药物,但现有基层卫生机构的基药在250种左右,基本药物目录中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药物偏少、品种单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与基本药物(含增补)目录不完全吻合;上级医院与基层用药不衔接,从大医院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其在大医院的用药往往不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范围内,给基层医疗机构在急救、专科建设、重危病人的治疗和社区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span>这会导致基层医院病人重又流向大医院的状况,从而影响医改进程。</span>
(四)、基层医院和临近医院之间信息获取量少,缺少相互配合。</span>部分病人只要条件允许不管大病小病都喜欢往大医院跑,怕疾病被误诊、怕延误治疗,卫生院对各家县级医院所能开展的工作不了解,无法向患者建议转诊的方向和理由,这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医改的成效,也不利于基层医院的发展。</span>
(五)、区域医院之间未实现医疗资源网络信息化共享。 
如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有限的国家投入下促进城市医疗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医疗业务协同是指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通过平台实现业务的协同。通过医疗业务协同,可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现各医院间、患者和医院间存在<span style="background: #fbfdfc">患者个人信息、家族病史、药物过敏史、医疗信息等的重复询查和检查,将会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产生影响,为双向转诊工作增加难度。实现网络信息化可实现硬件设施的互补、</span>专家门诊预约、专家远程咨询会诊、跨医院转诊转检、双向转诊,治疗安全警示、药物过敏警示、重复检验检查提示等。</span>
(六)、住院比例的不断提高与业务用房矛盾不足突显。 
随着医改工作的深入,新农合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各卫生院住院人次急剧增加,医疗业务用房突显严重不足,导致患者积压。</span>
  二、</b>区域卫生资源共享的实现路径和实施办法
(一)、</span>为解决基层人手不足问题,根据我县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招聘、引进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各类紧缺型、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努力破解卫生人才缺乏难题。一是</span>医疗单位要按级别将床位按区域常住人口比例设置,按当前国家卫生行业有关规定配备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建议有关部门实行弹性编制,给各单位1-2个编制,用于挪动人员参加培训、进修时的短缺问题。二是按区域特点引进重点科室和特色科室的医疗专家,在招聘应聘医疗系的学生时,定向招聘、定向培养,提高学历起点,以便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在三年内培养后备人才,最终将人才培养形成阶梯式的框架结构。三是政府应加大财政经费的支持力度,使<span style="background: #fbfdfc; color: black">基层医院的业务骨干从繁重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外出学习,打破陈旧落后的管理和技能经验,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拓创新,加快基层医院卫生资源共享,</span>保证卫生行业的良性循环。四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与辽宁、安徽、自治区等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学院校的协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项目和最新诊疗技术,推动学科建设及医疗水平的提高。通过各种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县医疗救治水平,减少县外就医率,方便人民群众就医。</span>
(二)、基层医院间要加强互联互通。各医院间的医疗特色、人才分布、开展的项目、特殊检查时间等信息进行有效传递,针对居民(或患者)的健康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把相关的服务(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等)进行整合,以提供系统、连续、全方位的服务,以促进双向转诊业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span>
充分发挥卫生院服务在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作用,积极利用县级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加强协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引导群众及时、就近进行&ldquo;小病”医治,</span>努力形成“小病在卫生院、大病不出县,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新格局。<span style="color: black">要改善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在镇(社区)住院医疗的服务需求。</span>       
 (三)、<span style="background: #fbfdfc; color: black">实现医疗资源网络信息化建设</span> 
 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以慢病监控,双向转诊,“一卡通&rdquo;等载体为起点,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以社区为起点,以孕妇、儿童与重点人群健康档案等为起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出生信息、户籍信息、联系信息、健康信息、家庭健康信息、疾病情况、过敏药物、各种诊疗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是各个医疗业务部门在服务过程中都要频繁使用的信息,都是以个人基本资料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档案,以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建立满足区域内各医院、卫生院、社区医院及其他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数据集中保存、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信息平台和中心数据库,构建居民健康数据库。</span>
 实现区域内外联动健康档案信息共享、联动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span>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所、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村、社区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卫生(所)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卫生(所)室承担本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通过职能划分后,形成双向转诊流程,<span style="color: black">同时,构建一个面向管理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医疗从业人员、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展现和提供增值服务的区域医疗健康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卫生网站的形式,动态地公布各种公共卫生信息。以加强卫生政策的透明,加强社会监督机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开展健康业务服务,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实现网上办公等等。
 (四)、完善医院硬件设施建设和业务用房建设
随着镇行政区划调整、自治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开发,和什镇区域近五年内人口将增至7万余人,现有的镇区医院和卫生院硬件设施、医疗设备配置、医疗服务水平无法满足未来镇区发展的医疗卫生需求,镇辖区各卫生院由于规划、用地等原因,还缺少服务用房,面积也未达到医疗用房的标准化要求,需要尽早规划、扩建和重建综合性强的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以满足当地群众的医疗需求。</span>
 医学的发展和临床水平的提高是离不开仪器设备的。卫生服务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严重不足,对患者准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案都存在很大的隐患。除了</span>政府加大投入外,还可通过公益、捐助等形式,改善各卫生院妇检、影像检查、检验等医疗设备结构,<span style="background: #fbfdfc; color: black">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同时,完善设施配套的防护措施,</span>实现医疗设备的精密化、细微化、高效化和无创伤化,使先进设备与高标准的医院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五)、不断提高基药的种类品种,使其结构合理化, 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品种不够用等现象。</span>
   要适当增加药物供应品种,增补部分抢救必需、临床必需、专科必需的药品,让更多的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及时、有效、安全、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和专科建设水平。同时,政府安排专项经费保障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平稳过渡和正常运行<span style="background: white; color: black">,但随着医改的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经费紧张,且政府的对基本药物的补助未完善,医院自我循环、自我发展能力已大大减弱。</span>一要加大对基本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财政补助政策,保障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质。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尤其是提高居民的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合理设置门诊与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公共卫生资源利用率。</span>
三、区域卫生资源共享服务发展的方向
 区域卫生资源共享服务发展将会通过医疗行业的联合或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医院根据自身及其环境适当定位,根据人群需求、自身能力和对就诊范围的控制能力在协调利益均衡的基础上,明确机构功能定位和职责,强化机构文化认同和临床服务规范共享以及重视患者服务质量和健康产出评价。促进自下而上的服务整合,增加多机构服务提供的连续和协调,以提升组织内部的核心竞争力。</span>
卫生资源整合是每个组织在环境中希望保持各自的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但也希望通过联合或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易成本节约以获得额外资源,于长期的相互联系和相关作用而形成的基于相互信任和互惠而建立相对比较稳定的合作状态提高核心竞争力。</span>
 资源整合只是缓解资源配置不公、优化存量的一种方          式,而不是解决资源不公的根本路径。卫生服务整合方式包括服务计划、临床规范和保健指南等。因此特别注重疾病管理和标准化的临床路径、流程化的诊疗过程,以减少服务重复提供和过度医疗。所以它首先强调的服务整合,显然卫生服务整合不仅需要费用控制良好,还要求服务提供合适有效,甚至在为病人提供服务时尽可能考虑到患者的家庭情况,且服务结果符合质量、患者健康和满意度。因此,它需要对服务对象接受的保健进行评估,以获得其健康产出的实际效果。同时由于病人需求得到了合理满足,在相当程度上也促进了资源的优化使用,促进自下而上的服务整合,增加多机构服务提供的连续和协调。</span>
 
 

关键词:建立区域医疗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